寶玉的“痴狂病”究竟是一個什麼病症?現在還存在類似的病症嗎?

詩心痴語


寶玉的“痴狂病”是文化理念病症,並不是具體每個人的病症。首先是情狂情痴病,即在其文化理念的骨子裡就是情,激情,有情,性情中人,情面等都是情。就是至今一些人衡量文化作品的好壞都是用情,用淚奔來衡量;殊不知,情文化是人類文化的外在文化,或曰皮肉文化。所以紅樓夢作者稱其為情孽,並在紅樓夢引子中發出:“開劈鴻豪,誰為情種?”的警示。此句並不是誰是情人,而是言智慧的文化沒有誰播種播撒情種子,因為情種子播種的空虛,是沒有收穫的,也即不能打破愚昧無知,鴻蒙就是昏暗愚昧,就是荊蕀荒蠻,沒有人類要走的路徑。只有播種勇於探索未知自然的種子,才能開劈鴻蒙,開劈出人類的道路。這就是老子說的“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寵辱若驚就是情或情感,這種感知文化是浮淺,“人之骨”文化是不會感知感應這些浮淺東西的,而是深感深探自然事物的內在,而是用手的探索逐漸由淺人深而最後感真取真的。另一個痴狂表現就是對名或對知名度追求的痴狂。

第三,寶玉的痴狂表現在對紅樓夢真意的隱藏保護上,是言書中的賈寶玉不辱作者用其假隱真的使命,也即千方百計不讓真暴露。


魏永臣550


寶玉的痴狂病,我們不妨拆開來看,他“痴”的是“女兒”,狂的是對功名利祿的態度。

寶玉為女兒痴迷

《紅樓夢》和以往小說的最大不同就是它開始關注女性,而且對女性充滿了讚美,寶玉的名言就是很好的例證。寶玉老是莫名其妙的長吁短嘆,在外人看來,這就是“痴”。賈府是個劊子手它殺害了很多可愛的女性,好多女兒都在這裡滅亡,因此寶玉難過。晴雯只是嘴巴說話硬氣了些,她便被王夫人以勾引寶玉為由趕走,之後就病死了。金釧又惹誰了?她卻含恨投井而死。漸漸地,家裡的女孩們都長大了,她們要嫁人了,寶玉又開始難過了。他知道這些女孩一出嫁就會遭受迫害,像迎春,他被丈夫活活打死。寶玉對這些女孩愛的深沉,同時對她們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寶玉寧願當和尚也不要官

寶玉是一個個性十足的人,說他不喜歡讀書這是不準確的。準確地說,他不喜歡讀孔孟仕途之道,他喜歡莊子的自然之道。我們去看看寶玉提對聯那一回就知道了,他引經據典、頭頭是道,這不是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所能說出來的。父親讓他接見賈雨村,他卻懶懶散散,要是換做一般人,家裡來了個做官的,巴不得去接見呢?寶玉的這種行為看起來就很“狂”,他最後棄官當和尚這更狂了。我覺得,這是寶玉對人生的一種態度,只是他敢於表現出來,怎麼想就怎麼做;別人要麼不敢做,要麼連想都不敢想。


睡前讀書


之所以痴,是因為心動了,之所以狂,是因為痴迷,或許這就是發自內心深處的一種愛的真實流露表現。風若不動,我又奈何,真實情感流露,無需遮遮掩掩,不摻雜任何虛偽表演成分,足以說明,當時寶玉內心深處對愛的至真至切!而現在現實社會,不斷髮現進步,人們不管是物質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進步改變,尤其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物慾橫流,日新月異。人們所向往追求也發生著天翻地覆的改變,正是缺少了,當時,寶玉這樣,至真至純的痴狂病,在現在的當今浮躁社會,就顯得尤為珍貴,罕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