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真的如後世所言的那樣痞性十足嗎?

古人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句話放在劉邦身上,簡直是恰如其分,為何這樣說?在筆者看來,他能忍,在關鍵時期,可以做出一些有悖倫理之事來。比如:在楚漢爭霸時,他曾在逃跑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女兒魯元公主,眼看楚兵追得急,他一狠下把魯元公主推下車。虎毒不食子,但是劉邦卻做到了,就這一點而言,似乎在古代帝王之中,還沒有人能與之媲美。

漢高祖劉邦真的如後世所言的那樣痞性十足嗎?

在面對生死時,想要活下去的信念便可充滿整個腦海,作為一個人,劉邦考慮自己也是無可厚非。此時的劉邦,身份和地位早已不是一個普通之人,他可是三軍的統帥,是一個可以與西楚霸王爭天下的的男人,在大肆宣揚儒家學說的秦漢時期,他的所作所為,與一個父親或者是與一個執掌天下牛耳的君主而言,一點都格格不入。

漢高祖劉邦真的如後世所言的那樣痞性十足嗎?

但是,劉邦就是這麼做了,在一般人眼裡,他是一個薄情寡義的男人。其實不然,這只不過是他的一種手段,是他自己政治智慧的使然。他之所以敢將自己的女兒推下車,是因為他相信一個人,這個人便是夏侯嬰,是自己的心腹,也是好基友。

因為他知道,縱使自己親手將女兒推下了車,作為自己的心腹,在自己身後壓陣的夏侯嬰,定然不會見死不救。所以,他才敢如此放心大膽,在士兵面前上演了這麼一出苦情戲,其目的就是做給追隨自己的士卒看的:看吧,在本王心中,你們還是很重要的,我寧可不要自己的女兒,也不會虧待你們,帶著你們逃出楚軍的追殺。

漢高祖劉邦真的如後世所言的那樣痞性十足嗎?

從這一點可看出,劉邦就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英雄豪傑,起碼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前前後後湧現出數百位君臨天下的王者,又有幾個像劉邦這樣的帝王呢?或許還真找不出來一個,雖然他不是一個完美的帝王,但他絕對是一個偉大的皇帝。

但在後世的評價中,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諸如說劉邦不是真君子,明知項羽抓住了自己的父親,想以此要挾他,但是他的表現卻不是一個大丈夫所為。面對自己的老爸可能會被項羽烹煮的情況下,劉邦竟然表現出一副面不改色表情,還對項羽說:“吾與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漢高祖劉邦真的如後世所言的那樣痞性十足嗎?

不管是他膽小怕事也好,還是自私自利也罷,他是真的如世俗所說的那般,猶如“痞子”一般嗎?在筆者看來,劉邦都是一個智慧十足的人物。他胸懷大志,周遊四方,愛打抱不平,面對一個暴秦的統治,他敢言語三番,甚至會以身犯險,不惜觸犯法律也要幫人討回公道。試問,這樣的行為,真的是一個“小混混”所為嘛?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天下大亂之際,黎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際,出身草根,一介布衣的劉邦,欣喜天下蒼生,縱然編出了一些超出常人所認知範疇的理由,但也不能就說他是一個“小人”。

漢高祖劉邦真的如後世所言的那樣痞性十足嗎?

要知道,史學家司馬遷可是稱其為聖人,與堯帝相媲美;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曰:“夫古之英雄,惟漢高帝為不可及也夫!”就連新中國的奠基者毛主席都盛讚劉邦,曰:“中國古代封建帝王中最厲害的一位!”在其統一中國後,外和親匈奴,內發展生產,其目的就是讓百姓休養生息,不必再飽受戰亂之苦。

劉邦不是神,也不是仙,他也是一個有血有肉之人,他心中裝的是天下,裝的是黎民百姓。舍小家、為大家,在天下百姓利益面前,所以他才忍痛做出了犧牲,棄女兒於不顧,棄父親於不顧,可為了天下大業,才擺出了一個“無毒不丈夫”的形象。

漢高祖劉邦真的如後世所言的那樣痞性十足嗎?

或許有人會說劉邦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置親情於不顧,果真如此嗎?大腳丫想一想,如若真的如項羽所=那般,分封天下數十個王,當時的中國豈不仍是一盤散沙?百姓還有安寧之日嗎?在骨肉親情和黎民百姓之間,孰輕孰重?這一點,想必不說大家也會明白。

事實也證明,劉邦舍小家、為大家的選擇是正確的。自漢朝以後,華夏族逐漸被稱之為漢族,而劉邦所創建的漢朝,也和同時期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強國。

漢高祖劉邦真的如後世所言的那樣痞性十足嗎?

就連外國友人約瑟·湯恩比都曾評價:“人類歷史上最有遠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位政治人物,一位是開創羅馬帝國的愷撒,另一位便是創建大漢文明的漢太祖劉邦。”如此可見,劉邦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