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核增疫情相關數據:中國的能量不在於聚焦失誤,而在於改變

就在今日武漢市防疫指揮部通報了疫情相關數據核增情況:核增325例確診病例以及1290例死亡病例。這一做法無疑昭告天下,之前的數據有缺漏。

對此,中國國民的態度是什麼呢?

顯然中國國民更聚焦於修訂態度本身,而非只顧著揪著痛楚不肯放手。

至少從大多數評論來看,大家痛心著同胞的苦難,但同時也讚許了此次的訂正。國民的包容度和容錯能力都比想象中的強得多,這就是中國的能量:有不足就認,有錯就改,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武漢核增疫情相關數據:中國的能量不在於聚焦失誤,而在於改變

從古至今也斷沒有因為些許不足就全盤否認付出的道理。

武漢核增疫情相關數據:中國的能量不在於聚焦失誤,而在於改變

比起失誤本身,中國人更在乎的是對待失誤的態度

人無完人,國同樣無完國。一場疫情突如其來,抗疫期間存在不足之處嗎?勢必是有的,理智愛國的人都明白,所以很多時候中國人氣的不是錯誤本身,而是不願認錯,不願意訂正。

所以這一次,公開宣告相關數據核增後,國民的表現就很好地說明了這點,只要實事求是,國民的聲音和態度就是公正的。

武漢核增疫情相關數據:中國的能量不在於聚焦失誤,而在於改變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強調的不是不能犯錯,而是知錯就改。自己的家難道還能因為一兩次失誤而廢棄了嗎?

小到個人,大到一國,誰能保證自己毫無紕漏?對待紕漏,如果果真堅持尋求一個毫無紕漏的國家,那麼如何在世界求容身之所,畢竟從未見過任何一個國家毫無缺憾,無懈可擊。既然紕漏不可避免,那麼大家聚焦的點就應該在正視錯誤,並積極推動改進了。

所幸這樣的道理在中國自古有之,這就是中國的能量:萬眾一心、將心比心地愛國。

武漢核增疫情相關數據:中國的能量不在於聚焦失誤,而在於改變

不是不許批判,而是不要偏頗

中國的正能量不少,不足之處也有不少。有時候正能量散見於各地,時不時爆出來,以至於強悍的中國正能量顯得遍地開花。一旦這時候有有心人將不足集合在一起了,事情就變味了:聚在一起的不好像月亮,而遍地開花的正能量像星星。

月明而星稀。

這是中國需要的能量嗎?這是批判的意義嗎?很顯然不是。中國從來不需要只顧著喊痛,叫罵的聲音,而是需要推動改變的力量。因為這樣的聲音除了動搖軍心外,毫無意義。

對,沒錯,我說的就是《方方日記》。

對於類似動搖軍心的日記,胡錫進先生的評論是這樣的:

一個強大的國家不會因為一本“方方日記”而坍塌掉,我支持這個判斷。

確實,中國人的自信心不會因為60篇偏頗的日記在外國出版就被擊垮,但是也很顯然,這份日記傷害了太多愛國的中國人的心。

武漢核增疫情相關數據:中國的能量不在於聚焦失誤,而在於改變

我們不可否認,中國確實需要有批判的精神,才能不斷髮現不足,並不斷去改進。

正確的批判精神在魯迅先生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既正視不足,也正視優勢。先驅之所以能成為先驅,絕不是另闢蹊徑譁眾取寵,而是公允地批評,但不忘積極地愛國。

任何只強調強調批判,而不正視正能量的聲音都是耍流氓。如果只是煽動性地喊痛,而不實質做出積極貢獻的人,那更是耍流氓了。

這樣譁眾取寵的行為或許可以矇騙得了公眾一時,卻絕對無法矇騙公眾一世。等到真面目被揭穿的那一刻,收割到的好感和支持都會頃刻坍塌。利用家國情懷,玩弄人心的人必遭反噬。

武漢核增疫情相關數據:中國的能量不在於聚焦失誤,而在於改變

這一波給武漢市防疫指揮部點贊,也給每一位理智客觀的中國人點贊。理智愛國,理智批評,則中國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