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為人不忘本,處世不忘恩

胡雪巖:為人不忘本,處世不忘恩
胡雪巖:為人不忘本,處世不忘恩

為人,不能忘本;處世,不能忘恩。

忘本,便失了本心;忘恩,便寒了人心。

做人丟了根本,也就失了人品。

為人,不可忘本

胡雪巖說:“欲想做事,先學做人。”

一個人要成事,僅靠才華出眾是不夠的,還要有上等的人品。

為人之道的根本,就是在於誠實守信。

古人云:“人而無信,百事皆虛。”

意思是說,做人要講誠信。

人而無信,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就什麼事都做不成。

其實做生意與做人,本質上是一致的。

作為商家,更要誠實守信。

胡雪巖:為人不忘本,處世不忘恩

年輕時,家中長輩生病,胡雪巖去藥店抓藥,卻發現藥是發黴變質的。

他很生氣,就跟藥店夥計理論。

藥店的夥計說:“本店只有這種藥,你若要好藥,儘管自己開家藥店!”

胡雪巖一氣之下,立志要開一家誠信不欺的藥店。

多年後,胡慶餘堂開張之際,胡雪巖親筆題寫了“戒欺”匾額。

他說:“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

胡慶餘堂講究“真不二價”,即藥材保真、價格最低;

在人員上,胡雪巖高薪聘請有真才實學的藥工;

他還訓誡員工,要以顧客為上,遇到藥品質量不高,要收回調換,直到顧客滿意為止。

胡慶命堂因其誠信聲名鵲起,胡雪巖本人也被譽為“江南藥王”。

隨後,胡雪巖的生意越做越大,逐漸涉及當鋪、絲業、房產多個行業。

胡雪巖經商一生,始終堅守“誠信”二字。

也正是因為他的誠實守信,才成就了中國晚清最著名的“紅頂商人”。

處世,不可忘恩

《菜根譚》有言:“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人活一世,最不該記人怨,最不該忘人恩。

過河不忘搭橋人,吃水不忘挖井人。

不論飛得多高,曾經拉過自己一把的人,一定不能忘。

人這一輩子,最不能忘這些恩:

一不能忘父母養育之恩,二不能忘夫妻患難之恩;

三不能忘良師栽培之恩,四不能忘長輩教導之恩;

五不能忘貴人提攜之恩,六不能忘知己幫襯之恩。

胡雪巖:為人不忘本,處世不忘恩

受人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

胡雪巖十幾歲時,在雜糧店裡當學徒,收入微薄難以果腹。

雜糧店隔壁,有位善心的錢莊老闆。

他見胡雪巖小小年紀甚是可憐,便讓胡雪巖轉投到自家店裡。

胡雪巖感念錢莊老闆的恩情,做事格外勤懇。

學徒的四年時間裡,胡雪巖幾乎沒邁出過店門。

除了跟著師傅學本事,他還為老闆掃地、做飯、打醬油、倒尿盆。

做起這些髒活、雜活來,胡雪巖也是毫無怨言。

錢莊老闆見他知恩圖報,心裡大為感動,去世後竟將整個錢莊都贈予他。

感恩,是一種做人態度。

懂得感恩的人,品行一定不壞,運氣一定不差。

人越是懂得感恩,遇到的貴人也就越多。

不忘人恩,你的格局才會越來越大,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寬。

懂得感恩的人,眼裡看見的都是別人的付出與辛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