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權利的隱蔽角落

1.不理解請尊重

前段時間,在一個工作組聊天中,偶然涉及了同性群體話題,某同事講到在街邊看到一幕景象,大概是情人節還是520什麼的,兩位男性在上海街頭擁吻。一位律師評價說,真噁心,然後掀起了一陣爭論。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生活在上海這個國際化都市的、年輕有為的體面律師,說出這種評價,我其實是有點驚訝的。有些事情,你可以不支持,但請儘量去理解,如果實在理解不了,那就儘量去尊重。

同性權利的隱蔽角落

從一些在綜藝中出名的同性群體,到我接觸過的一些同性朋友,他們身上沒有一絲跟粗俗、噁心的關聯,反而都是非常精緻、品位不俗、工作體面、見識超群。當然他們也僅僅是同性群體的冰山一角,不能代表全部,但我想說的是,這個群體其實很龐大,他們不止在八卦裡,在綜藝上,在影視劇中,他們也生活在我們身邊。在根本不瞭解他們的情況下,不要妄下評判。

2.愛過才知無權

因為工作原因,我曾參加過一個關於意定監護主題的討論會,活動主辦方是一個同性群體的親友會,參加活動的除了律師、公證員,更多的是同性戀群體和他們的親友團,浩浩蕩蕩大約小一百人。在互動環節的一些提問,尤其是來自於父母的提問,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他們的矛盾和糾結、關注信息的及時、思考問題的深度,複雜的超乎我的想象。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寫點什麼。

同性權利的隱蔽角落

首先,關於同性婚姻,結論是至今在我國是不受法律認可的。很多人為此做過努力,2000年修改《婚姻法》時徵詢專家意見,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知名學者李銀河首次提出同性戀在婚姻方面應享有與異性戀同等的權利。2015年兩會上,李銀河老師又再次提交關於同性婚姻的提案。很遺憾,我們最終沒有看到什麼實質成果。

但是,同性戀群體本身又有組織家庭的意願。在這次親友會上,我感受到了這種意願很強烈,來參加活動的很多人都是成雙成對。他們的關注點基本聚焦在與家庭生活息息相關各個方面,比如同性愛人之間的財產繼承問題、子女收養和代孕、對老人的贍養義務等。

最後,對同性群體來說,一旦他們組成家庭生活,其實在財產分割、撫養、扶養、繼承等問題的需求上與異性戀沒有什麼區別。但法律上對異性戀來說那些天經地義的權利,確實同性戀要小心翼翼爭取和期盼的東西。

3.愛子女則計深遠

那次討論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老阿姨,年齡怎麼著也有70多了。開放提問階段,她是最後一個站起來的,這位阿姨說,我知道自己兒子是同性戀的時候,我開始真的想死了算了,經歷過跟兒子很多次談心,兒子給我找了很多關於同性戀的知識,法律,我開始慢慢去了解這個群體,後來我知道這不是我兒子的問題,他的人生他開心就可以了。想通之後我慢慢的接受了並且變成了熱線的志願者,去勸導那些想不開的家長,然後我們一起變成子女的親友團。

同性權利的隱蔽角落

她講到這裡,大家都開始鼓掌,覺得這個兒子很幸運,有一個理解和支持他的媽媽。但我更想給阿姨下面這段話鼓掌。

因為阿姨接著說,我兒子有權利追求他的幸福,但我也有權利考慮我的幸福,如果我兒子找到了愛人,組成了家庭,我就想問問各位專家下面這幾個問題怎麼解決:

1、他們如果想要孩子,國家會不會允許他們收養?

2、如果我兒子發生不幸,他的另一半會不會跟我搶遺產?

3、我兒子的另一半,對我有沒有贍養義務?

4、如果我兒子病到不行了,誰有權決定拔管?

最後專家們也只能探討這些問題,因為現階段沒有答案,但是,能理性的思考,勇敢的提出,大方的去討論,本身比答案有更大的意義。

4.他們的認可和期盼

有人會說,有真愛就行了,婚姻不就是一紙證書嗎,沒什麼實際意義的。或者說,你看那些明星,很多不都是隻生活在一起,沒有結婚證嗎,也不影響他們恩愛啊。恩,這事要是硬槓就無休無止了,那你上學要畢業證書幹嘛,學到知識不就行了。你工作要勞動合同幹嘛,每天干活就行了。孩子跟姓幹嘛,是你養大的不就行了。

存在必有其合理性。第一,我們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有時候就是需要依靠和歸屬感;第二,名分這個東西,刻在中國人的骨子裡,中國人喜歡講出師有名,古語就有名不正言不順則致事不成的說法,很多時候,有沒有這張紙,真的有天壤之別;第三,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看,人是需要被認可的,上面那位阿姨的認可是基於親情,而一紙證書,就是社會和法律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