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情傳奇故事

漢武帝時代(公元前141年16歲時即位,公元前195年71歲時病故,在位54年),居住在西南夷夜郎的濮人,特別喜愛一種鮮花,這種鮮花生長在六枝特區老王山的懸巖峭壁上,九層山的灌木剌叢中,在布穀鳥叫時盛開,開得繽紛熱鬧,美得驚世駭俗,猶如年輕的王子氣宇軒昴,更象妙齡公主的笑靨令人怦然心動。陣陣的清香散發在高山深谷間,芳香飄浮在村落庭院中,人們沉醉在愛情的夢鄉里,高尚的氣質不同凡響,就連夜郎侯多同會見漢使者唐蒙(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建元六年)也公然說出了:“漢孰與我大?”的名言,使“夜郎自大”傳承至今兩千多年,夜郎因此名聞遐邇。

傳說中的這種花,就是六枝各族群眾俗稱的“抱姑花”,傳說是夜郎故都一對青年戀人的化身。男的叫“開米格仁”(仡佬語譯為六枝),女的叫“末佐苟妹”(仡佬語譯為毛口),她倆是一對錶兄妹,原住在黃果樹瀑布白水河源頭三丈水。開米格仁身強體壯,從小就有一種剛健雄武的性格和氣質,耕田蓋屋,逐兔射鷹,各項技能超過其他男人,為人誠實守信,正直善良,樂於助人,深得仡佬族人的喜愛;末佐苟妹高矮適中,強健有力,五官端正,眼睛很大很亮,小嘴如櫻桃般紅潤,牙齒又白又齊,一頭秀髮青又長,臉頰比盛開的粉紅杜鵑花更美,說話比別人唱歌還好聽,唱起歌來更美妙動人,無以倫比。在家織麻紡線刺繡,出門採集野果山菜,十分聰明能幹,姑娘們都高興和她交往,尊重和愛護她。開米格仁和末佐苟妹相親相愛,海誓山盟,永生永世不分離,永遠相愛,永誓不變,兩人一條心,心心相印。

西漢時的夜郎,環境優美,原生態極好:森林茂密,綠草如茵,物產豐富,江河水清純淨,山上獐鹿眾多,岩羊黃幾結隊,山雞野兔不怕人,河中魚蝦成群,一年夏天,源於東南流往西北的溫水(今名月亮河)流域虎豹晝伏夜出,野豬豺狼太多危害人畜,糟踏莊稼,眾稱賢明的古老王夜侯多同出涼都夏宮打獵,路過白水河源頭三丈水,看見正在涼水井邊洗衣後沐發的末佐苟妹,勝過她的眾多嬪妃,頓時目瞪口呆,神魂顛倒,忘記去打野豬捉豺狼,不顧一切,用白馬將末佐苟妹搶進夜郎夏宮中,當晚就要成親,末佐苟妹誓死不從。多同對末佐苟妹花言巧語,軟硬兼施,重金收買,封官許願,用盡各種手段,末佐苟妹堅貞不屈,就是不答應。多同達不到目的,先把末佐苟妹押到負責調教宮女的“阿女寨”監管,後以將她送到酷熱的冬都折磨。開米格仁聽到噩耗,悲痛欲絕,從懸巖頂跳下殉情(那裡,就是後人說的六枝古城南極山)頓時,百烏驚叫,樹動山搖,電閃雷嗚,山腳一匹高大雄壯的白馬背突然現身(至今,六枝南極山下還有“馬腳田”這個地名),開米格仁被一股強有力的上升氣流託著緩緩下降,正巧落在白馬背上騎著,白馬一聲長嘯,載著開米格仁飛奔,不到一個時辰就面嶺牂牁江,很快游到虎跳石江中,開米格仁打撈起末佐苟妹抱著騎上馬背,去求金角、沙達幫助,要去找多同報仇。白馬飛奔到郎岱打鐵關口,夜郎精兵已集結打鐵關,前後左右,圍追堵截。白馬左衝右突,開米格仁精疲力竭,萬分危急,剎那間,狂風暴雨,飛砂走石,山崩地裂,天昏地暗,所有人馬全部不見,十萬精兵灰飛煙滅,化為六枝毛口河灘上鵝卵石,不一會雨過天晴,萬里藍天,山川劇變,打鐵關右面凸現出一座氣勢磅礴的大山,這就是連接老王山的仙馬山,人們傳說她是白馬變成的,開米格仁緊緊抱著末佐苟妹還騎在馬的背上呢!

不久,仙馬山上長出人們從未見過的仙草;第二年初夏,在布穀鳥“布穀、布穀”的叫聲中,仙草開出了白色馨香的鮮花,人們就將她叫做“布穀花”,牧童們喊她“抱姑花”,或乾脆尊稱“抱姑姑”。更有趣的是,此花一莖直上,莖粗如箭,四面生葉,葉如柳葉;每一葉與莖杆間著生一子,紫色圓滑,落地生根長成蒴果,內有無數種子;蒴果成熟後破裂露出種子,風力吹送種子飄揚飛舞傳播,遇到環境條件適宜就發芽生根開花結果。從此,布穀花在夜郎大地很快蔓延開來,由於花香瀧鬱,人們又叫她“百合”,是百合花中的名貴品種。仡佬族傳說這是開米格仁和末佐苟妹合二為一、親密結合的化身。

百合又名摩羅、重箱、重邁、中庭、強矍、強仇、夜合花等,“夜郎故都布穀花”為其正名。百合花在我國象徵吉祥、百事如意,取其諧音,常組成“百年好合”的花題,是古夜郎文化中的現存活文物,是夜郎國的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