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聽過本傑士堆?那是北京城市公園標配的“動物之家”

沒聽過本傑士堆?那是北京城市公園標配的“動物之家”

今後,北京每個城市公園將至少建設一處“動物之家”——本傑士堆,而在面積更大的森林、郊野公園等地區,每1000畝也將建設一處。

沒聽過本傑士堆?那是北京城市公園標配的“動物之家”

隨著平原百萬畝造林工程和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等重點綠化工程的實施,首都的綠色生態空間迅速擴大,綠色越來越多,全市近70%的土地被綠色覆蓋。今後造林綠化將不僅是量的增加,更是質的提升。在不斷擴大綠色生態空間的同時,增強林地綠地的生態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讓人、城市和森林和諧統一。

為了讓高質量發展理念更好地指導園林綠化建設實踐,全市將於年底前完成6處涵蓋城市綠地、平原森林、山區森林和溼地的生物多樣性恢復示範區建設。

3月22日下午,在位於順義的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生物多樣性恢復示範建設區,來自全市各區的綠化工程建設負責人現場參觀學習了本傑士堆、鳥食臺、林間小溼地等技術措施。在場地中的本傑士堆看上去雜亂無章,卻不時有野鳥、松鼠等小動物到訪。

據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相關負責人史洋介紹,本傑士堆能持續為食草動物提供新鮮食物,吸引動物在林地安家,而隨著生物多樣性增加,生態系統也能完整起來。

“本傑士堆”名字的由來,是緣於從事動物園園林管理的赫爾曼·本傑士和海因裡希·本傑士兄弟基於野地生存觀念和自然演替規律的一項發明。這項發明通過生態化的自然進程為園區內分佈的野生動物重建了生存空間。

本傑士堆的工作原理:其中心的土壤負責讓植物茁壯生長,而外部的幹樹枝、石塊既可以讓小型野生動物在下面築巢,還能保護植物的根不被啃食。由此,本傑士堆就能持續不斷地為食草動物提供新鮮食物,吸引動物在林地安家。動物來了,生物多樣性增加了,生態系統也完整起來。

不同的動物棲息環境各不相同,有的住在水裡,有的生活在樹上,還有的在草下安家,生物多樣性恢復示範區建設就是要突出生態理念,通過增加環境豐富度,來增加野生動物數量。各地區將根據自身條件,因地制宜開展建設,突出可操作性,降低人為干預,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問題。

今年全市還將在北京城區綠地、平原森林、山區森林和溼地四類區域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完成《北京生物多樣性恢復策略研究報告》,建立“北京市生物多樣性數據庫”,摸清生態家底。

今後市園林綠化局將學習吸收國內外先進理念,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首都生態建設實際,在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中推廣應用,使高質量發展理念在首都園林綠化建設中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

恢復生物多樣性3種技術措施

本傑士堆:

沒聽過本傑士堆?那是北京城市公園標配的“動物之家”

在林地中搭建的形似荒草垛的土堆,種有薔薇等蔓生植物,上面散落堆置石塊、枯樹枝等。本傑士堆中心的土壤負責讓植物茁壯生長,而外部的幹樹枝、石塊既可讓小型野生動物在下面築巢,還能保護植物的根不被啃食,可為小型野生動物持續提供食物。

林間小溼地:

沒聽過本傑士堆?那是北京城市公園標配的“動物之家”

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內建有面積約1公頃的人工湖。為提高水體自淨能力,2008年,救護中心在人工湖附近修建了面積約2400平方米的人工溼地,劃分為多個單元,各單元配置不同的墊料、水深和植物,以起到不同的淨化作用。經過多年自然演替,逐步形成一個穩定的溼地生態系統,吸引了多種鳥類及蛙類在此繁殖覓食。

鳥食臺:

沒聽過本傑士堆?那是北京城市公園標配的“動物之家”

用以招引鳥類的“小木屋”,冬季可給鳥類提供食物和飲水。設立鳥食臺需根據不同鳥類的生態習性選擇合適的地點和食物,同時,安裝位置距離地面要有一定高度,以防野貓等“突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