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蚨祥中式服裝工藝之美的祕密


中式服裝具有很多精細、繁複的製作工藝,主要包括鑲(鑲邊)、滾(滾邊)、嵌(嵌條)、盤(盤扣)、繡(刺繡)等。

這些傳承千年的製衣工藝,是中國文化與智慧的結晶,目前仍無法被機器完全取代。每一個步驟、每一道工序,都環環相配、費時耗力、精益求精,才能製作出更加美妙絕倫的高定華服。


瑞蚨祥中式服裝工藝之美的秘密


一、量體

量體裁衣,定製合身的旗袍時女性選購旗袍的主要的方式。女性量身的時候最好穿緊身內衣。量身之前,需要在腰圍最細處和臀圍最寬處各系一條前後平行的繩子,並以繩子為標準線,量取數據。量體的順序一般是先量長,再量寬,最後確定提醒輪廓。


瑞蚨祥中式服裝工藝之美的秘密


量體要量取的數據:

衣長:根據款式和不同身型選擇適合的長度,也可以在量體時作適當調整。

胸高:頸側點到胸點。

前腰節:頸側點到前腰圍線。

後腰節:頸側點經過肩胛骨隆起位置到後腰圍線。

前臀線:前腰節點到前臀點。

後臀線:厚腰節點到後臀點。

膝蓋長:腰圍線到膝蓋。

左肩腰(前):左肩點到前腰節點。

左肩腰(後):左肩點到後腰節點。

右肩腰(前):右肩點到前腰節點。

右肩腰(後):右肩點到後腰節點。

後背長:後勁點至後腰節點。

衩高:側臀點事旗袍開衩的最高位置,以為為依據設定開衩高度。

袖長:根據個人胳膊長度而定。

肘長:肩點到肘,做中長袖旗袍所需數據。

領高:根據個人脖頸長度和所需立領的高度而定。

上臂圍(縱向):經過腋下到肩點量取縱向圍度。

上臂圍(橫向):軟尺繞上臂一週,量出水平最寬位置的圍度。

肘圍:胳膊微彎,量取肘部圍度。(用來製作長袖)

胸圍:經過胸點,量取胸部一週的長度。

乳間距:兩個胸點之間的距離。

下胸圍:量取胸下圍一週的長度。

腰圍:取腰部最細處一週長度。

腹圍:也成“中腰圈”,針對一些女子有小腹微凸的情況,在腹部位置平行量取一週長度。

臀圍:也稱“下腰圍”,經臀部最豐滿處水平量取一週長度。

領圍:經喉結下量一週,為淨領尺寸。

大腿圍:考慮到旗袍貼合腰身的情況,取大腿根部最粗位置的一週長度,用來協調不同款式的變化。

前肩寬:從前身量取兩個肩膀端點之間的距離。

後肩寬:從後背量取兩個肩膀端點之間的距離。

小肩寬:從頸側點到肩點的寬度。

後寬:也稱“後平”,兩臂自然垂下,量取左右後腋點之間的長度,

前寬:也稱”前平“,兩臂自然垂下,量取左右前腋點之間的長度。

袖口:在量身的時候確定所需袖口寬度,以不妨礙日常運動為宜。

擺寬:可以根據要求確定下襬的寬度。


瑞蚨祥中式服裝工藝之美的秘密


二、歸拔

為了恰到好處地體現出女性的曲線美,突顯胸部、順滑腰部、飽滿臀部,運用歸拔工藝來出禮細節,才能使平面剪裁的旗袍具有立體剪裁的效果。“歸”是將衣片上需歸攏的部位向內側緩慢推進,使衣片歸攏部位的邊長變短,歸攏部位形成隆起的形狀。“拔”是將衣片所需拔開部位向外側拉開,使衣片拔燙部位的邊長增長,用來適應曲線變化大的部位。


瑞蚨祥中式服裝工藝之美的秘密


三、鑲邊

鑲邊是旗袍非常獨特的裝飾工藝,即在旗袍的衣襟、領口、袖口、開衩、底邊等邊緣部位,用不同顏色的布料縫合拼接,布料上多帶有各色各樣的繡花。鑲邊用的布料一般用暗針直接縫在服裝的表面。


瑞蚨祥中式服裝工藝之美的秘密


四、滾邊

滾邊工藝是用來包裹旗袍的開衩、領口、袖口、底邊等開口部位的。滾邊工藝非常考究,常與鑲邊工藝配合使用。滾邊工藝最難把握之處在於衣服轉彎處的線條是否流暢。用來製作滾邊的滾條,可以選擇與旗袍底色接近的布料,或是選擇與旗牌上圖案顏色相近的布料。最為常見的滾邊為絲質滾邊,外觀滾圓、硬挺。


瑞蚨祥中式服裝工藝之美的秘密


五、嵌條

由於旗袍曲線變化大,為保證側縫曲線的穩定性,旗袍的一些部位需要在側縫開口處沿著縫頭貼嵌條。嵌條也是旗袍一種非常重要的裝飾工藝,即用一個約1釐米寬的布條縫在兩塊衣片的邊縫之間。嵌條工藝能增強旗袍的立體感,常與鑲邊工藝搭配使用。在縫合旗袍的衣片時,嵌條起著美化衣服的作用,尤其是在旗袍肩、腰、臀等特定部分的立體造型上,都離不開嵌條工藝。


瑞蚨祥中式服裝工藝之美的秘密


六、省道

省道就是在縫製旗袍前、後衣片時,去除肩部、胸部、腰部、臀部等部位的多餘衣料,是面料更加貼合人體曲線變化,從而讓旗袍更加合身適體。早期的旗袍製作沒有省道,線條平直,衣身寬鬆,胸腰維度和衣裙的尺寸比例較接近。


瑞蚨祥中式服裝工藝之美的秘密


七、盤扣

旗袍的盤扣也是一大特色工藝。盤扣,又稱”盤紐“,是用布料細條編織而成的,盤扣不僅具有固定衣襟的功能,更是美的展示。盤扣的製作工藝和款式造型是我國傳統服裝的獨特標誌之一。在旗袍中,盤扣用於旗袍的領口、衣襟、開衩等部位。


瑞蚨祥中式服裝工藝之美的秘密


盤扣除了佈扣外,還有金、銀、銅、翡翠、琉璃、寶石扣等。在製作直扣、琵琶扣、蝴蝶扣及實芯扣時,講究造型飽滿、做工細緻,若用薄面料製作盤扣,需要襯幾根棉紗線或絲繩,起固定盤扣的作用;若用厚面料,可以不用繩線襯托。製作造型變化複雜的盤扣,可以使用包銅絲法,線剪裁除斜布條,將布條兩端的毛口向內折起,用一根細銅絲夾在中間,用鑷子摺疊出各種造型。

盤扣的花式種類豐富,有模仿動植物的菊花盤扣、梅花扣、金魚扣、盤結成文字的吉字扣、壽字扣、囍字扣等。也有幾何圖形的,如一字扣、波形扣、三角形扣等。盤花分裂兩邊,有對稱的,有不對稱的。盤花扣的作用在中國服飾的演化中逐改變,它不僅僅有連接衣襟的功能,更稱為裝飾服裝的點睛之筆。生動地表現著中國服飾重意蘊、重內涵、重主題的裝飾趣味。

八、刺繡

刺繡工藝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手工藝之一,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中國的刺繡源遠流長,在世界服飾文化寶庫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只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刺繡就是用針將金、銀線或絲、棉、絨等綵線在布帛、絲綢、錦緞等織物上繡制各種裝飾圖案,僅憑藉一根細小的鋼針上下穿刺運動,就能構成各種優美圖像、花紋或文字。


瑞蚨祥中式服裝工藝之美的秘密


手工刺繡的精細度遠大於機繡,而且手工刺繡的配色和針法的不斷變化是最為關鍵的,所以顏色可以更豐富,畫面可以更生動,更具有創造性和藝術氣息。對於高級定製旗袍,由於旗袍上的圖案件件不同,所以多采用手工刺繡,繡娘一針一線的工作耗時耗力,少說也要30天左右,其高昂的刺繡成本和獨特的藝術感受進一步彰顯了穿著者的非凡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