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怎樣診斷心力衰竭?

臨床上怎樣診斷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我國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心臟作為人體的血泵,負責運輸血液至全身循環,但是如果心臟因為各種病因不能提供足夠的泵血功能,心力衰竭就會發生。


那麼心力衰竭臨床上是怎麼診斷的呢?


臨床上心力衰竭的診斷有專門的流程,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體格檢查、既往相關的病史及心電圖診斷,結合一些關鍵性輔助檢查,從而做出判斷的。


臨床上怎樣診斷心力衰竭?


一.症狀和體徵、既往相關病史和心電圖作為心衰的初步篩選


心力衰竭的症狀常常不具有特異性,對於區別心衰和其它疾病並非有幫助。


比如夜間咳嗽、氣喘等症狀也可出現於呼吸系統疾病。有一些症狀和體徵(體格檢查的發現)較為典型,有助於臨床醫生進一步判斷,如:氣短、端坐呼吸、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運動耐量降低、乏力、疲勞、運動後恢復時間延長、雙側踝部水腫等症狀;頸靜脈壓力增高、第三心音(奔馬率)、心尖搏動向左側移位等體徵。

既往病史的提供可以為醫生做出診斷提供進一步的依據。冠心病、高血壓及心肌病等病史,是心衰常見的病因。


心電圖對心衰的診斷沒有特異性,但是,幾乎所有的心衰患者都有異常心電圖,因此一份正常的心電圖報告心衰的可能性比較小。


臨床上怎樣診斷心力衰竭?


二.關鍵性的輔助檢查可以幫助明確或排除心衰的診斷


1. 生物標誌物:

B型利鈉肽(BNP)或N末端 B型利鈉肽原(NT-proBNP)檢測推薦用於心衰篩查診斷和鑑別診斷、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後評估。出院前的利鈉肽檢測有助於評估心衰患者出院後的心血管事件風險。BNP<100 ng/L或NT-proBNP<300 ng/L 時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BNP<35 ng/L或NT-proBNP<125 ng/L時通常可排除慢性心衰。


2. 超聲心動圖(簡稱心超):

心超是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的首選方法,可提供房室容量、左右心室收縮和舒張功能、室壁厚度、瓣膜功能和肺動脈高壓等信息。左室射血分數(LVEF)可反映左心室收縮功能:LVEF

<40%為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LVEF 40%~49%為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力衰竭、LVEF≥50%為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


臨床上怎樣診斷心力衰竭?


三.心衰的診斷流程


依據患者的1.上述症狀和冠心病、高血壓等相關病史;2.患者的陽性體徵;3.心電圖存在任何異常,如果這3方面都不存在,則心衰可能性很小;如果存在超過一項,則需要做BNP或NT-proBNP測定,如果BNP

<35 ng/L、NT-proBNP<125 ng/L,通常可排除慢性心衰。如果超出正常,則通過心超進一步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以明確或排除心衰。當然,對滿足相關症狀體徵、心電圖異常的冠心病、高血壓等患者,也可以直接做心超而不測利鈉肽進行診斷。


總之,並非有呼吸困難症狀即為心臟功能不好,需要按照嚴格的診斷流程進行判斷。作為患者,就診時應當儘可能準備好相應的臨床資料,以幫助心血管專科醫生明確心衰的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