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是否存在天賦一說?

作為一名英語翻譯人員,根據多年的學習和翻譯經歷,可以明確地說,學習英語(或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天賦”一說,但是“天賦”學英語的人不到百分之一,而靠“天賦”把英語學好、學精的人萬分之一都不到,真正學好英語靠的是“天賦+努力”,而後者無疑是決定性因素。

“學習英語是否存在天賦”是很多學習者的疑問和困惑,尤其在學習不入門、不得要領、努力但起色不大、成績一直低迷等負面情況下,更容易懷疑自己“不是學英語的料”,以致於厭學甚至棄學。

其實,無論是學習英語還是其他任何一種技能,甚至做任何一件事,所依靠的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而不僅僅是所謂的“天賦”或某一項能力。

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是由包括“天賦”在內的多種因素構成,比如:記憶力、理解力、推理力、觀察力、空間力等,可以用雷達圖標識和呈現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或一件事情所需要的綜合能力,這種示意圖被稱之為“六維能力雷達圖”。

學習英語是否存在天賦一說?

六項能力都是五分制,可以用來衡量某個人的綜合能力,也可以用來衡量一件事情需要的能力傾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項和短板,“六維”不可能都是滿分,也不可能都是零分,而分值最高的能力往往成為自己的“天賦”,也是最擅長最適合某個任務的指標。

對於學習英語來說,尤其是初期階段,記憶力是最主要的能力之一,隨著學習的深入和試題設置的傾斜,推理力和觀察力所佔比例逐步提升。當然,六維能力圖僅僅是籠統概念,具體到語言學習,還需要其他幾維,比如感知力、言語能力、判斷力、概括力等等,所佔比例隨著學習階段的變化而有所變動。

學習者所需要做的是儘可能補齊自己的“短板”,並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強項,用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下面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一個例子是關於我的一名學生,記憶力並不好,記單詞和語法規則都是弱項,但是推理力和想象力超強,遇到詞彙題、語法題基本無解,但是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做得非常好。面對一篇閱讀材料,能認識的單詞不超過75%,但是他可以從不多的已知信息中推測出全文的意思、作者的意圖、文章脈絡、人物關係、事件發展等,屬於“字還沒認全,但是題目能做對”;尤其是完形填空,所缺的20詞對他來說基本無障礙,用他的話說,“不認識的詞太多了,不在乎這20個”。很明顯的,推理力和想象力是他的“天賦”,能很好地彌補記憶力方面的不足。

學習英語是否存在天賦一說?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我自己的。我的推理力、觀察力、空間力都不好,唯一能讓我有自信的是“記憶力”,而且僅僅是長期記憶力。在英語學習中,我發現自己對記單詞很感興趣,而且自己能堅持下來。於是從零星記憶發展到背英語詞典,等到我翻爛三本詞典的時候,我看到一則通知,是關於考CATTI翻譯證的。那是2004年,CATTI考試剛試點不久,全國只有四所考點城市,我連考什麼內容都不清楚,但是一來我很想做一名“翻譯官”,二來自我感覺學了這麼久,通過考試評價一下。於是我在沒有任何參考書,沒見過考試大綱,甚至不知道考幾科的情況下,按照通知報了名,而且年少輕狂地越過三級直接報考的二級。當進《翻譯實務》考場前兩分鐘,我才知道可以帶一本紙質字典,但是我沒有帶。只帶了准考證、身份證和一支筆就進了考場。憑藉之前背字典的苦功,《綜合》和《實務》都順利通過,拿到了二級筆譯證書。之後,很多人問我的考試秘訣,借我的參考書和學習筆記,我說我是靠背字典考出來的,但沒有一個人相信也;有人說我有學習英語的天賦,我說我沒有,我只是挖掘和發揮了我的記憶力,其他方面我是很弱的,但同樣沒有一個人相信;當我的筆譯酬金到了千字千元,有人問我動用的什麼關係,我說我沒有什麼人脈關係,靠踏踏實實逐字逐句鍛鍊和積累,最後贏得了優質客戶的長期合作機會,同樣也沒有人相信。但這都是我親身經歷的事實。

因此,天賦很重要,但是勤奮和堅持更重要。在學習道路上,天賦讓你走得快,但是勤奮讓你走得穩,堅持讓你走得遠,無疑,後者是最重要的。

【本文是我在悟空問答發佈的優質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