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人|那個特定時代的“移民”

關於“三線建設”,絕不僅僅是一段塵封的歷史,那是一段無數人的拼搏歲月,是默默奉獻的家國情懷,是我們現在所有歲月靜好和幸福的基礎。

1964年開始,幾百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成千萬人次民工的建設者,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號召下,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遠離城市和親人,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祖國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峽谷、大漠荒野,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三線建設。他們成為那個時代中國特有的“移民”——三線人。


三線人|那個特定時代的“移民”


當時的口號是:“苦不苦想想當年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那真是熱血沸騰,拼命幹啊!

他們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三線建設,使中國有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戰略後方,同時也形成了較為合理的東西部工業佈局。


三線人|那個特定時代的“移民”


三線人從祖國四面八方彙集到三線地區,為了國防事業紮根在祖國最貧瘠的土地上。他們奔波於鄉村和荒蕪的山野中,勘察、設計、搬運、安裝、生產;他們遠離家人,在一個陌生的艱苦環境下工作奮鬥,許多人因氣候和水土不服而病倒,但卻依然無怨無悔地奉獻著自己的力量;還有一些人從此埋骨大山,日夜守護著三線廠。

據統計,三線建設十多年裡,全國三線建設搬遷、參與建設者有四百萬。他們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們中有拔尖的工程技術人員、出色的大學畢業生、各行各業最優秀的技術工人。

與傳統意義上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同,“三線移民”遵從“靠山、分散、隱蔽”的方針,倡導了一種“好人好馬上三線”的精神。


三線人|那個特定時代的“移民”


數以千萬計的熱血兒女,蒲公英般在深山裡紮下了根。那時的人對物質享受的追求幾乎降低到零。相當長的時間裡,三線職工的住宿條件都是極為簡陋的,他們借住在老鄉的柴房、牛棚,自己動手搭建蘆蓆棚、乾打壘。


三線人|那個特定時代的“移民”

三線廠偏離城市,交通閉塞、生產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工作場地也多是在崎嶇的溝灣裡,有的車間直接建在原始的山洞中;三線企業往往距離最近的城市也要走一天時間,經常有重病、工傷的職工或家屬因交通不便耽擱了救治時間而失去生命。

青春早已伴隨那熱火朝天的三線建設高峰時期成為過去。許多人一來到三線就再也沒有回過家鄉,甚至鄉音也跟著發生了改變。


三線人|那個特定時代的“移民”

三線人在三線結婚、生子、安家,他們的孩子們,第二代三線人又接過父輩的接力棒,繼續在三線為國防事業奮鬥。他們的童年只有大山和工廠這樣一個封閉的環境。所有第二代三線人的家庭情況和成長經歷幾乎一模一樣。他們就像是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零部件,剛剛完成,便又被安裝到生產線上去發揮作用了。他們沿著著父輩們的足跡,肩負著三線人的使命繼續在深山裡默默的奉獻著自己。


三線人|那個特定時代的“移民”

三線廠民兵連集訓,很多都是三線二代

“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是三線人一生真實的寫照。三線人是真真正正的“三獻人”!

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期,三線企業大部分進行了調整、整頓和外遷,一部分企業倒在了改革的浪潮中,連工廠的番號也註銷了。而特定的歷史時期造成的“三線人”,一回不去故鄉,二回不去老廠,只能留在城市裡,做起了漂泊的失業人,這些“三線人”與過去輝煌而如今又破敗的老廠區一樣,無人問津。


三線人|那個特定時代的“移民”

時代已經過去,但三線人永遠記得他們肩上的責任。三線第三代人沈亦楠對外婆做的採訪要發表,“還記得文章即將出版時,外婆堅持要把她口述中提及的過去的企業的生產產品的名字去掉。其實這個廠早已灰飛煙滅不再存在,但是外婆堅持說她四十多年前曾經和廠裡簽署過保密文件,她要對這個簽字負責。我聽了雖然感到外婆有點不通人情,有點奇怪,但是很是感動。”

三線人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國防事業,這種無私奉獻是默默無聲但又極其偉大壯烈的。

(文圖來自傳承碑 )

【免責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為傳播三線文化,弘揚三線精神,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