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信條》這部電影自籌備以來就是焦點,換句話說導演諾蘭的每一部作品沒有一部是被忽視的。上映以來,關於這部電影的爭議也已經大過了電影的內容。太多人看不懂了,很多人走進電影院的人都調侃,電影開始五分鐘的時候就開始蒙圈,電影過去半個小時候的就已經完全跟不上電影的節奏了。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一部看不懂的電影到底該如何評分,恐怕是這部電影出現的最大爭議。為了看懂不少影迷怒刷三遍,才跟上了導演的節奏。但是我想說,看不看懂不重要。這部斥巨資打造的好萊塢電影,就算是看不懂,也沒有辜負那張票價,也不曾辜負它的投入。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電影非常燒腦,但是講述的故事卻也很簡單。

在未來人類發明了一種反轉時間的技術,他們用這項技術回到了現在,其目的就是毀滅世界。當人的呼氣和吸氣都開始倒轉,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面臨生死考驗。而主人公的任務就是帶上面罩,對抗這項來自未來的技術,拯救這個危在旦夕的世界。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電影的故事情節僅此而已,但是電影中的內容卻值得步步推敲。在這部電影中冗雜了諾蘭這位天才導演的新想法,也表現了演員的精彩演繹。

新的故事,舊的諾蘭風格

瞭解諾蘭的人應該都清楚,這位導演的電影可以說是部部經典。《蝙蝠俠》、《星際穿越》、《敦刻爾克》、《盜夢空間》,每一部都是他的經典之作,每一部都是震撼世界的同時又收穫口碑的佳片。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回看他從前的電影,就知道諾蘭的體量之大。大製作,向來都是他電影的最大特點。而這一次的《信條》也是如此,他輾轉了多個國家,用最貴的機器拍下了太多的宏偉壯觀。為了這部電影的完成呈現,導演諾蘭幾乎調動了所有的資源和支持。

在電影的創作上,諾蘭是一個相當衝動的人。在面對採訪的時候,連諾蘭導演自己都表示臨時改變用小型機和特效的方案,直接買下一輛真的波音747是因為有點衝動消費。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而諾蘭創作時的衝動小匹配的,就是電影后期剪輯時的“衝動”。

電影的風格依舊是諾蘭最慣用的風格,快剪輯的手法是讓觀眾目不暇接,直呼刺激的主要原因

。當然快剪輯有快剪輯的暢快之處,也有他的劣根之處。比如對於《信條》這部有些複雜的電影來說,觀眾的大腦思考已經跟不上諾蘭的剪輯節奏。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而,在觀影的過程中,幾乎有一半的觀眾會被諾蘭的畫面剪輯嚇愣,還有一半則是被眼花繚亂的畫面弄得暈頭轉向。但是有人排斥,有人接受,都改變不了這就是諾蘭電影的風格。

大家完全可以回想一下《盜夢空間》中急速的畫面切換。作為一部講述時間放緩的電影,在諾蘭的風格下依舊保持著衝擊觀眾視覺的速度,又何況是這部節奏本身就快的《信條》呢?

演員是諾蘭電影最好的合作者

在諾蘭的描述下,《信條》的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有著掌控大熒幕的能力,他真正決定非他不可的時候,是在戛納電影節上看了斯派克·李的《黑色黨徒》。電影中的約翰光彩照人,突出的表演風格,以及和諾蘭劇本角色的高度重合,讓諾蘭堅定了請他做主演的想法。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其實,約翰·大衛·華盛頓的主演作品並不豐富,但是翻開他的獲獎記錄就會發現,他是一位珍惜羽毛的演員。作為影帝的兒子,他能接到的資源不應該僅僅如此。

可能很多人對約翰·大衛·華盛頓的第一印象就是“敦實”,作為一位連走路都帶著拽勁兒的演員,他飾演的很多角色都充當著“工具人”的作用,就連這部《信條》也是如此。不過雖然是工具人,但是他絕對是一個好工具。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用約翰自己的話說,殺青之後的他骨頭都快散架了,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他甚至連跑步都跑不起來。電影中的約翰沒有替身,不僅武打動作親自上陣,就連特技動作也絕不落下。

這也是讓諾蘭導演對於這次合作讚不絕口的主要原因。

除了主演之外,另外一位演員同樣備受矚目。他就是《暮光之城》的帥氣男主,羅伯特·帕丁森。他與諾蘭之間的接觸,是因為史蒂夫·麥奎因的牽線。兩人幾乎是一見如故,一拍即合地完成了第二次合作。(兩人在《敦刻爾克》中第一次合作)。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不過在電影拍攝結束之後,羅帕特·帕丁森表示自己作為主要演員,其實並沒有完全搞懂的故事的內容。他只是努力演出激情和準確的樣子,挑戰著自己從前從未嘗試過的角色。對此其實也在另一方面說明,看不懂是應該是,畢竟連主演自己都一頭霧水。

這一次諾蘭,真的被捧殺了嗎?

電影的熱度一直都在,但是電影的評分卻一直在降。看不懂成為了電影最大的問題,同時也讓這部電影突破了諾蘭從前高分電影的底線。《信條》如今的評分僅僅只有7.8分,但是網絡上大多是誇讚的聲音。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有很多觀眾覺得這一次的諾蘭是躺在了從前的成績上坐收起成。簡而言之就是,諾蘭被捧殺了。因為從前的作品太優秀,所以這一次觀眾也條件反射地覺得“

管他能不能看懂,諾蘭出品必屬精品”。

有觀眾不看好的聲音,但是這部《信條》確是諾蘭最有底氣的一部作品。以往的諾蘭一向都有一個慣例,那就是電影完成後上映前,先邀請電影的主創團隊一起觀看電影的成品。

從前的作品無一例外,但是這一次的《信條》卻沒有這麼安排。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對此諾蘭表示,不論是演員還是他,都對這部電影有著十足的信心。這是諾蘭的一個新嘗試,並且他堅信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電影。

電影《信條》是一部諜戰片,這是諾蘭從前一直想要嘗試,但是卻始終都沒有嘗試的類型電影。故事幾乎在諾蘭的腦海裡存在了20多年,光是劇本的創作就已經持續了7年。在電影中處處彰顯邏輯和腦洞的細節裡,包含著的是諾蘭20年的精心雕琢。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信條》無疑是間諜片中的一個異類,他突破了以往間諜片的所有風格。在觀眾以為的期待著,給了觀眾意外的驚喜。

而《信條》這部電影之所以有人追捧,之所以沒有得到所有人的喜歡,就是因為諾蘭的突破。他的作品與從前的間諜片不同,誰又能想到在間諜片裡能看到《星際穿越》的感覺。這種打破約定俗成的電影,必然需要承擔風險。

《信條》一部你或許看不懂,卻也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一部電影的成功需要匯聚的元素太多,導演的創作能力、演員的塑造能力,甚至後期的技術能力,等全方位的成功才能造就一部真正成功的電影。

仔細看看《信條》這部電影,難道不是做到了極致嗎?諾蘭導演的腦洞和才華已經不必多說,演員約翰以及羅伯特在電影拍攝時展現出的敬業,以及從前在電影中展現出的高光時刻早就深入人心。除此之外,已經成就了多部諾蘭作品的後期快剪輯也依舊在線。

這樣一部集大成的作品,除了看不懂這樣一個缺點之外,就是一部不容錯過的燒腦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