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誰結婚,也不要跟最愛的人結婚?

今天偶然看見前一段時間熱播韓劇《愛的迫降》的片段,恍覺以前竟留意過,再重新審視過這句話,不由的讓人覺得心頭一顫。

羅月淑喝多了酒,對作為李政赫未婚妻的世莉說,“談戀愛的時期是最甜蜜的,一旦結婚,你愛的那個男人就會消失、從此不見蹤影,如果你真的愛那個男人,就把他珍藏在心中吧,這樣他才不會消失!”


跟誰結婚,也不要跟最愛的人結婚?

月淑的確是說出了不少婚姻的真實狀況,戀愛時甜言蜜語、禮物花束不斷,恨不得把你捧上天;可結了婚,卻一天天不見了這些愛情的美好、生活的甜蜜,甚至連生日都沒了禮物、結婚紀念日也只顧著陪客戶,最後只有“無愛、無性、無話可說”地共度餘生。

但“跟誰結婚,也不要跟愛的人結婚”,真的是保存這份美好最好的方式嗎?卻倒也未必,起碼,總好過跟不愛的人結婚。

01、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相信在很多人的心裡,都有一份美好的初戀,可最終卻大多都沒能如願與初戀相伴餘生。我們會遺憾、哀嘆,造化弄人,身不由己.....但或許,真是因為最終沒能如願相守,才會在心中覺得是“美好的初戀”,畢竟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在心理學上的依據,有包括來自斯坦福大學的Litt等人的實驗結論,他們通過實驗向我們證明了,人們在追求渴望的目標未能實現時,我們繼續追尋其的動力會增加,但對其的喜歡程度卻會減少。也就是對希望得到而未能得到的東西,總是有著繼續追逐的動力,以及美好的幻想。

跟誰結婚,也不要跟最愛的人結婚?

相反,得到了的感情或婚姻,會因為符合了我們的心理預期,而逐漸形成習慣,也沒有了最初的興奮感,和美好生活的喜悅。

與最愛的人結了婚,正是打破了那份不結婚才可以擁有的,想象中的美好。

從你儂我儂到邁入婚姻的殿堂,從情情愛愛到柴米油鹽、生活起居,從方方面面看,兩者都是相差甚遠,婚姻總是比戀愛複雜得多,也現實得多,自然也沒有了享受愛與被愛的簡單自由;而那些沒有結婚而最後這有留作回憶的感情,也正因如此,才在我們的腦海中,留有了“美好”的餘地。

02、都得到了就會發現“其實都一樣”

距離產生美,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可如果得到了,你就會發現,“害 其實都一樣”。

《愛在黎明破曉前》就講了這樣一個橋段,傑西和賽琳娜兩個陌生人在一列通往巴黎的火車上相遇,因為簡短的聊天讓兩人都倍感投機,於是需要中途在維也納下車的傑西,就邀請了賽琳娜一起下車,兩人就在維也納共度了一晚良宵,暢聊整晚。

跟誰結婚,也不要跟最愛的人結婚?

傑西在邀請賽琳娜下車時,就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希望你能下車和我一起度過這一晚...也許以後你婚後10年、20年,生活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激情,你也許會回憶過往的所有男人,後悔選擇了現任丈夫,而覺得錯過了更好的那個,但我們度過一晚...

傑西和賽琳娜,就相當於是預演了“美好初戀”的未來,就是提前體驗了“如果換一個選擇,生活會有什麼不同?”電影給了我們答案:其實,你會發現你什麼都沒有錯過。

“初戀也好,其他任何一個男人也罷,都不過是和你丈夫一樣的‘混蛋’,一樣的沒有激情、無聊透頂,你沒有選錯人。”

是的,也許和愛的人結婚後多年,“生活會失去了往日的激情”,你會懷念、想象,如果當初不是這個人,如果當初不是造化弄人,和初戀從一而終,結果會不會有不同。但事實就是殘酷的,與最愛的人在一起,時間拉長,也大多趨於平淡、終老一生,也不會與現在有多少不同。

03、即便不如期望,也要儘量跟愛的人結婚

是選擇不與最愛的人結婚,保持幻想中的美好,還是選擇與最愛的人結婚,即便日趨平淡、不再熱情;我的選擇和建議仍然是後者。“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與愛的人在一起,不後悔才是王道。

既然換一種選擇也不會得失什麼,那為何不選擇最好、最愛、最合適的人呢?幻想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只有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才是最實際可觀的選擇。

傑西與賽琳娜最終走在了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所以在年老之時,面對賽琳娜的懊惱、生氣,兩人的相吵,傑西仍然願意去追尋,去握著賽琳娜的手,安撫她、擁抱她。

跟誰結婚,也不要跟最愛的人結婚?

要和愛的人結婚,也是因為即便明知終有一天,激情不再,矛盾重重,只要是最愛的那個人,也能夠想起曾經種種,而放下身段,願意服軟、願意挽回。


結語

感情諸事,總不是圓滿無憾的,只能儘量去做最好的選擇。

月淑說的沒錯,青年才俊終要變成老浣熊,一旦結了婚,曾經心中的種種美好,也許都會日漸消散,最終不見蹤影。

但無論如何,還是要和愛的人結婚,因為就像《血觀音》的片尾那句話,“生活最可怕的,就是那無愛的未來”。

感情就像打火機,愛就是裡面的油,有,才能擦出火花,無論過了多久,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