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雙胞胎學霸”:弟弟高考691分到北大,哥哥678分進上海交大

寒窗苦讀十二載,相信每一位學生最大的目標就是能考取心中理想的大學,但是高考宛如獨木橋,千軍萬馬的過橋者能夠留下的並不多,只有真正有實力的人才能走到最後。

在浙江有一對學霸雙胞胎兄弟,倪慶明、倪坤明兩人都以高分考取了我國的最高學府,哥哥678分進上海交大,弟弟691分到北大,成為了笑到最後的人。

他們用自己的切身經歷闡述了什麼叫做寒門出貴子,同樣也讓更多和他們有著同樣家庭條件的孩子們看到了希望,知道通過努力能夠改變命運。

浙江“雙胞胎學霸”:弟弟高考691分到北大,哥哥678分進上海交大

兩兄弟出生在浙江一個貧窮的農戶家庭,生活的艱苦並沒有擊垮他們,反而讓他們認識了必須努力學習,才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夠更有能力照顧家人。

他們把學習當做樂趣,把對方當作自己的競爭對手,雖然在生活中兩人是親兄弟,但是在學習上兩人卻互不認輸,暗中較勁,你追我趕共同進步。

他們每天早上5:00就起床讀英語,每天晚上晚自習結束後他們也是最後一個離開,因為他們不想浪費任何學習的時間,經常晚上學習到凌晨才入睡。

浙江“雙胞胎學霸”:弟弟高考691分到北大,哥哥678分進上海交大

在其他孩子看來枯燥無味、煩躁不已的學習,在他們看來卻是值得全身心投入的。兄弟倆放棄了看電視的時間,放棄了吃喝玩樂的時間,一門心思的撲在學習上,終於在高考中證明了自己。

兩兄弟的事情很快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很多好心人想要對他們發起資助,更是有人直接表示可以承擔他們其中一人4年的大學費用。

我們都知道大學的學費並不低,而這兩兄弟的家庭條件也是眾所周知的,可以說是相當貧窮,所以大家都認為兩兄弟會接受資助。

浙江“雙胞胎學霸”:弟弟高考691分到北大,哥哥678分進上海交大

可是兩兄弟再一次讓人們刮目相看,他們表示自己已經成年,有能力有義務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婉拒了他人的好意。

父親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對孩子的決定表示出了認可,雖然家庭貧窮,兩個孩子的大學費用讓人壓力很大、一籌莫展,但是隻要一家人共同努力,相信總會有解決的方法。

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這兩個男生一定有著璀璨的未來,因為他們有著極高的素養,這足以讓他們擁有更好的一切。

雙胞胎家庭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浙江“雙胞胎學霸”:弟弟高考691分到北大,哥哥678分進上海交大

  • 養育雙胞胎要揚長避短

雙胞胎家庭在教育方面會有一定的優勢性,因為孩子能夠一起學習、互相督促,這樣就能夠讓他們共同進步。

比如家長為孩子報聽寫的時候。當兩個孩子全部答題完畢,家長可以讓他們把聽寫本進行交換,互相為對方修改,這其實又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等於讓孩子再次聽寫了一遍,加深了他們對單詞或者課文的鞏固。

雙胞胎在學習方面會互相比較,這種比較往往是良性的,當其中一個在學習上有所進步時,另一方也會卯足力氣,想方設法努力趕上。

雖然有時他們的較勁並不是表現在表面,但是孩子的進步卻是顯而易見,這應該就是他們互相比較的正向結果。

浙江“雙胞胎學霸”:弟弟高考691分到北大,哥哥678分進上海交大


  • 學會因地制宜,合理化解

如果不是腰纏萬貫的家庭,那麼在雙胞胎的養育問題上自然要考慮經濟因素,畢竟現在養育孩子的成本非常高,往往一個孩子就讓家庭感到吃力,更不要提兩個孩子給雙胞胎家了。

但是如果父母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化解,那麼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經濟,但依然有著同樣的效果。

比如對於雙胞胎的同樣需求,父母可以購買一份即可,比如孩子喜歡彈鋼琴,那麼父母可以買一架放在家裡,那兩個孩子輪流彈琴。

如果彈鋼琴只是其中一個孩子的興趣,那麼父母也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另一個孩子愛上彈鋼琴,這樣就能夠充分的節省開支,也能有兩個孩子培養共同的愛好。

浙江“雙胞胎學霸”:弟弟高考691分到北大,哥哥678分進上海交大

  • 拿出時間調解矛盾

雙胞胎之間難免會發生爭執,這是幾乎存在於所有二胎家庭中的現象。面對孩子的爭吵,父母很多時候會習慣性的讓大的讓小的,理由就是因為大的早出生幾分鐘,是哥哥或者姐姐,理所當然的應該讓弟弟或者妹妹。

但是這樣的調解方法用久了之後,大的就會覺得父母偏心,所以如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麼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唇寒齒亡的故事,讓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和對方是相互依存,這樣才能夠避免孩子之間的爭吵。所以父母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去和孩子交流,調解孩子之間的矛盾。

孩子的養育不容易,雙胞胎的養育更是如此,父母一定要多花心思在孩子身上,說不定自家的孩子也能成為他人羨慕的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