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充滿了水鄉韻味的古鎮,就像詩裡“小橋流水人家”

有這樣一個地方,它凝聚著你的夢想,透射出淡淡的憂傷,傳遞著深情的呼喚。這個地方就是西塘!

江南的天空下總給人黛瓦清流、黑白分明的印象。而西塘,卻像一個偏僻之限的嫻靜女子,不經意地闖進視野,待你一望,就再也轉移不了視線。

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距縣城11千米,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它與烏鎮、同裡被稱為“江南三古鎮”,然而卻沒有烏鎮刻意的精巧,同裡厚重的遊覽氣息,只是淡淡地透著樸實與悠然。西塘雖出名,卻不重宣傳,在它身上有一種超脫於人為的“冷”,而多了一份原始的人文生態的親近。

一個充滿了水鄉韻味的古鎮,就像詩裡“小橋流水人家”


西塘的宅院、商鋪大多臨河而建,由於南方的建築習慣,就形成了一條條並行的小巷和街道,當地人稱之為弄堂。弄堂是西塘人的命脈,包含著西塘百年的歷史。西塘的宅弄很長,有三五進、六七進之說,可住二三十戶人家。穿行在西塘弄堂深處,摸著兩邊的青磚,望著遠遠的細長的小徑,一絲遠古的記憶漸漸湧來,滋潤心田,身心溫靜。弄裡古老的青石板清純而古樸,在溼潤的暖風下,發出醉人的幽光。弄邊斑駁的牆壁上寫滿了歲月的悠長,高高的磚瓦牆裡卻散發著閒適、寧靜與恬淡的氣息。這裡彷彿是遺落在寂靜時空裡的一粒細沙,時間也被小弄拉得悠長悠長,長到每一次呼吸都無比漫長;可是時間又被擠得很窄很窄,彈指間,千載已過,只留下老屋上茂盛的草,觀望著小鎮的寧靜和久長。

一個充滿了水鄉韻味的古鎮,就像詩裡“小橋流水人家”


“不到石皮弄,不算到西塘”,西塘人如是說。石皮弄是王家尊聞堂與種福堂之間的過道,68米的“細線”是兩百多塊薄薄的石板鋪成的。說它是一條“細線”,一點也不誇張,深深的弄裡,最寬處也僅有1米,兩人相向而遇,需側身才能過。而“石皮”的得名,還源於那薄薄的石板。

據考證,那薄薄的石板下,是一條使全弄雨天也不會積水的水道,薄如皮的石板是作為下水道的表皮而存在,所以才叫“石皮弄”。

一個充滿了水鄉韻味的古鎮,就像詩裡“小橋流水人家”


西塘有很多橋。這些經年的石橋上,發生過多少迷茫的抑或憂傷的,又或者是溫暖的故事呢?在這裡,怪怪相惜的古橋和村鎮,是否也給你指明瞭一種方向?

遠望,一片木色長廊悠然立於石上——西塘,你為何如此親切?終於忍不住,輕輕踏上“長廊”,體會那“一簾煙雨,一船夢”的美好。

跤著輕柔的腳步,漫步在廊棚裡,石板的“咚咚”定會喚起你輕快的笑容。廊棚是西塘的標誌,是一道風情萬千的風景線。在這沿河而建的千米長廊上,日日上演的,是西塘百姓的柴米油鹽、鍋碗瓢盆。事實上,浪漫的“煙雨長廊”只是西塘人家伸長的屋簷。據說“長廊”下鋪砌的石板,是故意設計成空心的,這樣可以使積水流走,也是廊棚終日“咚咚”歌唱的原因。

一個充滿了水鄉韻味的古鎮,就像詩裡“小橋流水人家”


廊棚下曾經走過一些詩意的人,或許也曾走過一些失意的人。然而,淡然的西塘人卻在水邊老屋裡住著,如果趕得巧,你可以與這些悠然的西塘人坐在一起,悠然地看水,悠然地品嚐。也許前世,你便是這悠悠西塘河邊的一株垂柳,迎風沐雨;於是今生,不論在何方,心中一直臨念一個地方,那細長的弄堂,淺淺的笑......

這裡真的是一個充滿了水鄉韻味的古鎮,這樣一個地方,你喜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