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老街小巷丨留存長沙城中的那些墓,還原城市的歷史

湖湘老街小巷丨留存長沙城中的那些墓,還原城市的歷史
湖湘老街小巷丨留存長沙城中的那些墓,還原城市的歷史
湖湘老街小巷丨留存長沙城中的那些墓,還原城市的歷史湖湘老街小巷丨留存長沙城中的那些墓,還原城市的歷史
湖湘老街小巷丨留存長沙城中的那些墓,還原城市的歷史

年前,在《長沙古城址考古發現與研究》一書中看到一張製圖,是長沙各歷史時期水井、墓葬及城址分佈位置示意圖。黑色的圓點表示的是古井,集中在現湘江以東、芙蓉路以西、勞動廣場以北、湘春路以南的老城極小區域;而紅色三角表示的古墓則密密麻麻地散落在城市四周的郊區。

近百年來,長沙急速擴張,郊區也成為了城市,建起了高樓,交通線密佈。原來標紅的古墓也在城市的擴張中或發掘或消失。但也有極少墓地留存了下來,這些墓主人可能是名臣、可能是文化大家,也可能是戰死兵弁的合葬墓。

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政府與市民不忌諱地把古墓留存下來。這些陵墓在校園裡、在小區中、在鬧市小巷旁。留存這些陵墓的目的,最初可能是為了紀念個人,但在後面若干年後,效果更多可能是還原歷史與地理的場景感。藉助這種場景感,或許讓我們可以把歷史與現實疊加起來,在內心構建出一個超越時空的多維城市。

韓玄墓

位於學院街一學校操場的角落

東漢長沙郡太守韓玄墓位於長沙天心區學院街長郡中學大操場內,今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

韓玄在漢獻帝建安年間任長沙郡太守。208年赤壁之戰後,劉備統軍南下,韓玄率部將黃忠投降,歸附劉備。韓玄並不是《三國演義》寫的那樣不堪,也並沒有被魏延殺死。韓玄墓舊有墓廬和韓公祠,今不存。

韓玄墓坐西朝東,花崗石砌墓圍,土冢呈長方形,冢首豎花崗石墓碑。碑上陰刻楷書碑文“漢忠臣韓玄之墓”。

韓玄墓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修復。1999年學校修操場,將其土冢移至一角。

趙汝愚墓

真墓還是衣冠冢仍是個謎

趙汝愚王陵位於天心區妙高峰北麓青山祠,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理宗時追封趙汝愚為福王,諡忠定,祀稱“八方王爺”。此地原有青山祠,祭祀趙汝愚。今祠不存,留下“青山祠”街名。

趙汝愚墓坐南朝北,南依妙高峰,北砌石基,使墓地成為依山之臺地。臺地中部有橢圓形墓冢,南面依山處砌圍牆、東南角有門與外相通。中間原有葉德輝所撰碑記,今圍在一民居中。

趙汝愚被權臣所忌,貶永州。至衡州暴卒,遺體運長沙。趙在老家江西餘干也有一墓。長沙、餘干福王二墓,孰為真墓,孰為衣冠冢,至今仍是個謎。

趙汝愚墓在2005年全面修復,重建瀟湘亭,陵園恢復清代格局。

何紹基墓

所處石人村因存多尊明代石人而得名

何紹基墓在天心區新開鋪街道辦事處石人村,石人村因存多尊明代名臣莊天合墓石人而得名。

墓坐西朝東,花崗石墓圍。冢首豎祁陽石墓碑,主碑陰刻楷書“何公子貞大人墓”。兩側耳碑陰刻碑文內容為何紹基生平簡介,墓前建有護欄、華表,另有石凳、石桌、石爐等。

何紹基為晚清書法大家,湖南道縣人。1836年中進士。1852年放四川學政。曾主講長沙城南書院。

何紹基墓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建紹基文化社區公園。

陝西忠義官弁兵夫合墓

墓前刻“秦雲寒白骨”“湘水照丹心”

梅嶺陝西忠義官弁兵夫合墓現位於韶山南路南園小區內。

1852年8月,太平軍進攻長沙。9月11日進抵城南石馬鋪,擊潰清王朝陝西西安鎮綠營守軍,殺900餘人。是年,清政府即將其中陣亡的200餘名官兵合葬於此。

今墓在2009年經歷了重修。橢圓形墓冢被高樓包圍,位於南園小區的一個角落,一旁是一棵年代久遠的古樟。

修繕過後的古墓正面為四根花崗岩石柱,中間兩根柱子上分別刻著“秦雲寒白骨”“湘水照丹心”的字樣。墓前立有帶碑額的漢白玉石碑。墓葬背後的主碑上刻有“石馬鋪之役”的簡要經過、墓葬何人及立碑人,落款時間為“清光緒六年”。

2011年該墓公佈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蔡道憲墓

墓石在小巷一側,很容易被人忽視

蔡道憲墓舊名蔡公墳,位於長沙市天心區天心街,即里仁坡之東側。里仁坡原名“醴陵坡”,清人為紀念蔡道憲,改名理靈坡,後又取《論語》“里仁為美”之意,改名里仁坡。

今基冢已不存,墓基保存完整,為1873年藩憲重修。墓基由花崗石砌成,高約3米,長約10米,正上方一麻石上鐫正楷陰文“蔡忠烈公墓石”,字跡清晰,墓石與殘存的墓基磚牆融為一體,在小巷一側,很容易被人忽視。一說清末蔡之後人將其遺骨移走,此處成為衣冠墓。

蔡道憲為明末長沙城守城官員,長沙城被張獻忠所率大西軍攻破後,蔡被捕,寧死不降,被張凌遲處死。諡忠烈。以後被歷屆湖南巡撫譽為“忠臣烈士”,其墓多次修繕。今列為一般不可移動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