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幫客戶遠程購房的故事(三)

今天這個故事主角是新移民,還沒到登陸時間,所以她前期先來考察了一下美國的各城市,然後確定要選爾灣定居。

由於資產的規劃需求,她準備拿到綠卡前先把把資產安排一部分在美國。既然自住的時間還沒到,就先投資一套。趁著過年的時候她們一家來看房了。新房二手房看了一圈下來,沒有滿意的。臨走之前,她介紹了一下自己的需求就算把這個遠程購房的任務交給我啦。

她的要求是:不強調學區(因為爾灣的幾所高中都很好啊);價格$100萬元左右;容易出租;收益率不錯。

根據她的要求,我主要選了兩個片區,又一次開始了遠程購房歷程。除了買家自己的要求外,我幫她增加了一條,房子不要太老。因為如果房子太老,維修成本容易超標,而維修的費用基本上是房東承擔,會影響出租的收益率。

也和其它的遠程購房一樣,有不錯的房源出來後,我就去拍照片和視頻。

大約兩個月後,突然有一天,一位和我合作過、非常熟悉的經紀人通知我,他有一套房子還沒有公開上市,問我有沒有客戶,可以優先讓我看房。我瞭解了一下情況,真是老天助我,正合買家要求!三房,面積不大,離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不遠(學生以後會是潛在的租客),90年代建造,也不算老;另外,這房子有一個小小的優勢,就是它周邊房子大多沒有車庫的driveway,但是這套房子在邊角位,所以不僅院子夠用,還有前面的一大片綠地和driveway。更妙的是,由於社區管理的特殊性,房子的前院是不需要業主自己打理的!打理成本又低一點,這對業主再好不過了有沒有!

馬上動身去看,總體感覺下來是比較滿意:戶型結構不錯,採光合理;之前有點擔心它靠路會有點吵,實地感受了一下也沒太大問題;房子裡業主保養得還不錯,過戶後可以直接入租。於是,回來和買家商量了一下後,我們就準備出offer了。

當時房子還沒有上市,所以不用擔心有人競價,我根據當時的市場行情結合屋況給買家推薦了一個價格範圍,於是進入了談價環節。

業主又提出一個要求,返租一年,而且以低於市場價(當時市場行情大約是3500,業主要求以其3200的價格返租一年)。我們綜合計算了下,覺得尚在接受範圍。一年下來少收幾千元,但是如果能在正式上市前先拿下,也比後續與其它買家競價更好。

於是我們在房子公開上市前成功將它一舉拿下!

第一年租約結束後,原業主表示由於計劃有變,想續租,我直接把租金提高到$3600, 租客說周圍的三房只能租個$3300(騙誰呢,哈哈,我可是專業的經紀人),我告訴他,如果他覺得$3600高了可以不續約啦。最後當然是他們又續了一年。

To be continu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