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文/伊人尋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唐·哈金斯教練

豆瓣8.6分的美國電影《光榮之路》,由真實的歷史故事加以藝術化的再創造而成,講述了美國種族歧視已成社會習慣,黑人籃球隊員“總是坐在板凳末端”的20世紀60年代,籃球教練唐·哈金斯打破陳念,組成一支黑人球隊,一步步披荊斬棘走向美國大學聯盟錦標賽冠軍的傳奇故事。

“種族歧視”是電影中除“籃球與夢想”之外最大的亮點,它幾乎是赤裸裸地呈現了那個特定的年代,黑人在美國的社會地位。貧窮、教育資源差、隨時隨地被白人投以歧視的眼光、被毆打、被邊緣化,在崇尚自由、平等與人權的“美國夢”裡,他們卻從生下來開始,便低人一等。

從18世紀獨立戰爭之後,美洲大陸上這個由“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荷蘭人以及被奴役的非洲人等”組成的“多民族”集體,經歷了艱難的“身份認同”之路。

“誰是美國人?美國人是誰?” 在漫長的時間裡,這些移民而來的人們,不知道該如何定位自己的民族,更不知道未來該走向哪裡。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唐·哈金斯教練和他的妻子

在《大國文化心態·美國卷》一書中,作者寫道:

美國人的身份認同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盎格魯美國人”(18世紀建國至19世紀末),“熔爐美國人”(19世紀末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多元文化美國人”(20世紀60年代至今)。

簡單的說,“盎格魯美國人”時代是白人優越感強烈,唯我獨尊地排斥其他民族移民,且奴役黑人的年代。“熔爐美國人”時代是在新移民數量暴增之後,白人比例大幅下降,必須接受各民族“共生共榮”以締造“嶄新民族”的年代。“多元文化美國人”時代是“熔爐”失敗之後,各民族不得不接受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多元文化時代。

從時間線上,我們不難發現,《光榮之路》的故事正是發生在“熔爐美國人”向“多元文化美國人”過渡的階段。往往最艱難混亂的歷史變革時期,都是英雄輩出的年代。本文將通過對影片情節的探討,來窺視美國黑人在身份認同的“熔爐時代”末期所呈現出來的“多元文化心態”的端倪。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黑白種族從行為上接受“多元文化”的開端:白人教練招募黑人球員


曾是高中女子籃球教練的唐·哈金斯,賦閒在家時,收到了德州西部大學的聘用。在條件簡陋、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痴迷籃球的他仍然選擇執教於這支NCAA(美國大學聯盟錦標賽)第一賽區的球隊—“礦工球隊”。

由於現有球員天賦才能有限,而學校資金亦不足以支持尋找更優秀的白人球員,再優秀的哈金斯教練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可說,哈金斯作為一個白人教練,卻突破常人的觀念,選擇吸納黑人球員,最初更多的動機是不得已。可以肯定的是,若是當時他手裡有錢有人,這一出歷史性的故事,根本不會發生。

然而文化的發展推移,本身便有其戲劇性。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唐·哈金斯和他的教練組成員

儘管經歷了六七十年“熔爐“期的美國社會,仍舊無法實現黑白人種的完美融合,所謂“嶄新”的美國民族,更是無稽之談。我們能看到的,是白人理所當然地享受著“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所帶來的工業社會發展的好處,體面的工作、華麗的居所、受教育的權利和追求未來的所謂“自由、平等與個人主義”的夢想。然而生活在同一世界的黑人,卻被“趕”到貧窮沒落的骯髒汙穢貧瘠之地,他們的孩子一生下來便比白人低一等,走在路上被白人指指點點,沒有平等的受教育和追求夢想的權利,對未來的幻想也不敢超過“維持生計”的基本生存訴求。

黑人體格健壯,反應敏捷,是天賜的打籃球的好苗子。卻在那個年代,“理所當然”地被優秀的團隊排除在外,就算勉強進了球隊,也難以成為那顆最閃耀的星星,僅僅因為膚色的歧視。

哈金斯的“不得已”,卻實實在在地開啟了黑人球員們的夢想之路。那些不在乎“薪資待遇”,只在乎是否能上場打球、贏球的心中充滿熱愛的可愛的人們,在時代交界的邊緣裡,找到了出路。不得不說,這是黑人球員們的幸運,也是教練哈金斯的幸運。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礦工隊球員

教練組陸續找到了七位天賦優異的黑人球員,他們性格迥異,各有所長。

白人與黑人組成“團隊”,準備好共同戰鬥的時刻,恰是“多元文化美國人”這一身份認同從行為上的開端。這一步,在白人戰戰兢兢的“賭徒”心態和黑人小心翼翼的“試探”心態裡,雙方都走得十分艱難。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黑白種族習慣與語言的相互理解與尊重:白人球員加入黑人球員的派對


在經歷了一次熱血對決之後,黑白球員很快打成一片,投入到哈金斯教練嚴酷的訓練中去。

影片中有幾處細節的描繪,展現了黑白種族習慣與語言相互理解與尊重的過程。

一次訓練結束後,7個黑人球員整裝待發,準備在晚上偷偷溜出去泡吧,卻被白人球員發現了。最終幾個白人球員上了黑人球員的車,一起到了一個類似“黑人俱樂部”的派對上。

在“盎格魯”時代的白人擁有絕對的“種族優越感”,他們是優雅、高貴與得體的象徵。這份“殊榮”經歷百年演變,到這些白人球員的身上,顯現出來的特點是:聽教練的話,訓練任勞任怨,遵守紀律。這些本不是什麼缺點,然而在熱情奔放、不拘一格的黑人兄弟面前,著實顯得有些一板一眼的拘謹了。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唐·哈金斯和他的妻子

然而在那個已經萌生了“多元文化身份認同”的歷史交界地帶,他們心中蠢蠢欲動的對黑人球員生活方式的好奇,驅動和支撐著他們,在眾多黑人異樣眼光的派對上,左右搖擺起來。終究,這群“心底充斥著自卑,因膚色被歧視而滿腔憤怒”的黑人少年,將以行為向他們“示好”的白人球員們,看做了“自己人”。

他們醉酒後的一段對話,十分有意思:黑人說,在他們的語言裡,“bad is good”。這令白人們十分費解,他們爭論說“bad is bad, good is good.” 後來這一爭論以白人的妥協終止,“well, bad is good, then what is good?” 眾人哈哈大笑。

那個夜裡的對話,令人十分心暖。白人和黑人,把酒談天,共賞明月,怕也算得上歷史性的一幕了吧?

其實“多元文化”精髓的地方,便在於對各民族習慣與語言的相互理解與尊重,既不是如過去“盎格魯”白人般強行將其他民族踩在腳底,也不是如“熔爐”時代那般強行要將各民族的特殊“稜角”去掉,然後生生“熔化”成一個全新的、同一

的新民族。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黑白種族相互承認各自民族的獨特與優越性:白人教練在比賽場上同意黑人籃球隊員用“自己的打法”對戰


從白人出生的教練哈金斯,即便找來了“黑人天才們”,但仍舊

本能地以白人的方法嚴格訓練著這隻聯合的球隊。“因材施教”這一教育理念,在一個崇尚“方法論”和“嚴格自律”的教練腦子裡,被完全遺忘了。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球隊成名之後,黑人隊員的房間被蓄意破壞

這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因為人的認知的覺醒,需要打破固有的認知和觀念,而這一過程,極難自然而然地形成。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最初的白人隊員對奪取冠軍沒抱什麼希望,只是對籃球的熱愛讓他們繼續堅持在訓練與比賽的球場上;而最初的黑人隊員卻有著極其囂張的“奪冠之心”,他們仗著與生俱來的籃球天賦,明裡暗裡玩著對抗教練的把戲。

黑白兩個民族“與生俱來”的對抗,需要一個契機來打破。

在一次比賽之中,“礦工球隊”遇到勁敵,眼看即將輸掉比賽,因為對方對白人球技的打法比他們精通不知道多少,而他們這支剛成立幾個月的黑人球隊,怎麼可能在白人的“領地”裡一展雄風?隊員向教練請求多次,希望能用黑人兄弟自己的打法比賽。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哈金斯在球場上的掙扎,肉眼可見。幾十年的教育與籃球生涯,讓他對白人的打法熟捻於心,且對其先進性深信不疑。然而黑人自己的打法,在那時的教練眼裡,猶如脫韁的野馬,沒有規矩,沒有約束,天馬行空。然而在“直接輸掉比賽”與“放下自己的偏見與不安”中,他再一次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迅速做出了決策,同意黑人球員用自己的打法贏得比賽。

結局是好的,礦工隊贏了比賽。

而哈金斯教練的決策背後,是黑白種族文化衝突的體現,亦是一次對“多元文化”理念的認同與邁進。

每個民族存活與發展於世上,都必定會在“物競天擇”的熬煉中,成就一番獨屬於自己的特長、優勢與文明氣息,因此在“多元文化美國人”身份認同的過程中,瞭解各民族的特點與特長,並予以尊重,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該慶幸,在哈金斯的心中,對籃球本身的痴迷,大過了一切心底固有的認知理念,才得以在千鈞一髮之際,“釋放”了黑人球員的本能與特長,進而取得更輝煌的成績,開創了黑人籃球運動的先河。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求同存異“下的美國多元文化:球員間的融洽相處和相互愛護


相互尊重是“共存”的第一步,教練和球員們做到了。然而要真正的“融合”,卻還需要彼此的“信任”與“關愛”。

有一幕白人球員與黑人球員的對話,因為球隊一路贏得比賽而名氣日盛,但所有的焦點和話題都在7名黑人身上,彷彿另外幾名白人球員變成了他們日光底下的影子,根本不被看見,因此他們覺得十分委屈。然而黑人球員卻回以“這點委屈你就受不了了嗎?我從生下來就一直在受白人歧視的委屈”

這番回答真是“振聾發聵”,一方面道出了美國黑人長久以來被歧視的事實,另一方面也點醒了大家,若不是親自站在對方的立場,體會他們的難處與心酸,又怎能真正理解與尊重他們,進而平等地對待他們呢?

羞愧卻無處藏身的白人隊員們,終究選擇了與黑人兄弟們站在一起。

後來,他們發現獨處的黑人隊員被人揍得滿身是傷時,那必要與對方不死不休的盛怒,顯露了真實的關心;終極賽場上,當教練決定全部由黑人隊員上場時,他們即便心有遺憾,也仍舊從心底裡支持祝福,那勝利時雀躍的樣子,讓黑人和白人在那個小團隊裡,終於融為一體。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黑白民族間的“求同存異”,並不是說說那麼容易,它需要恰好的契機、合適的人與正確的決策,而《光榮之路》的故事中呈現出來的美國黑人身份認同的征程,無疑正對了那個恰好的時代。


寫在最後:


世人皆知的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便發生在故事之前的1963年,然而整個社會對黑人種族的歧視並沒有因為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講而徹底改觀。

一群別人眼中的烏合之眾,一路披荊斬棘進入決賽,並奪得了冠軍。然而這一切僅僅只是“美國多元文化身份認同”的開始而已,歧視不會一夜之間銷聲匿跡,它需要無數勇敢的黑人站出來,為自己爭取自由與平等,更需要無數白人從過去的固有觀念中反省過來,對這世界投以“寬容”與“智慧”。

唯如此,才不算辜負了人類體育史上那顆閃亮的“恆星”,美國黑人籃球之父--唐·哈斯金。

光榮之路:開啟美國黑人籃球運動先河與“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之路


【我是@伊人尋,想要第一時間閱讀我的原創好文章,歡迎關注我。】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轉發,也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互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