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張勇軍:口罩

【隨筆】張勇軍:口罩

口罩

作者:張勇軍

小口罩,小物件,不起眼,微不足道。本來是衛生醫務人員很普通的防護用品,少數病患者可有可無,粉塵企業所用數量有限。不管從哪個角度說,口罩不會成為人們的話題,歷史上也從未出現斷檔奇缺。始料不及,風雲突變。庚子年初,一反常態,搖身一變,口罩成了人們的搶手貨。攪動了市場大潮,緊缺商品,供不應求,價格飛漲,身價倍增,一罩難求。焉何之由?撩開面紗,“一葉知秋”……

2020年春節臨近,武漢新冠病毒肆虐。臘月二十九日,黨中央英明決策封城。江城溢出500萬人,全國31個省市如星火四濺,瘟疫象點燃的篝火蔓延,各地相繼出現了病毒感染者。“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國打響了抗疫防控阻擊戰。湖北武漢告急,李克強總理親臨現場,中央派出指導組坐陣催戰。4.2萬餘人的白衣戰士逆行馳援湖北武漢,19省市對口支援湖北16地市。半月搶建雷神山、火神山兩處醫院,短暫數日改建14處方艙醫院。國家大投入,舉國大支援,浩蕩氣勢,世界驚顏。全民動員,城鄉聯動,居家防控。大街小巷,標語遍佈,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吶喊助威。每日每時,電視屏幕滾動播放醒目警語: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

口罩成為戰勝疫情保護每個人的利器。14億人民每人必備,重災區湖北武漢前線及全國疫情發生地醫護人員,每日消耗上千萬件,城鎮、企業、單位、小區設崗,鄉村街口設卡,人人戴口罩。出門購物,必須戴口罩,商場超市不戴口罩勿進。街上、車站、碼頭、飛機場,到處都是戴口罩者,無一例外。電視會場,與會者無一不戴口罩。一時間,白、蘭、黑等各色口罩充斥全社會,成為中華大地最亮麗的一道風景。口罩需求量猶如獅子大開口,缺貨告急!舉國之力,口罩企業復工復產。一手抓國企轉產,各大醫藥器械集團立馬上生產線。據悉國家安排造航母的大連造船廠,快速研製口罩生產線;成飛殲20戰機總設計師楊偉,10多天設計製造出自動化口罩生產機;中石化轉擴產……。全國很快日產量1.2億件,大大超出全國年產50億件水平。一手抓進口,應急救濟。社會各界愛心捐贈口罩,可歌可泣事蹟層出不窮。網絡視頻,一位開車小夥,搬一箱口罩,放到派出所辦公室,轉身就跑,民警無奈,只能望其背影,立正敬禮致謝。不少愛國華僑,從國外捐回口罩。許多友好國家,捐贈口罩等大宗抗疫物資。

【隨筆】張勇軍:口罩

口罩成了香餑餑。泱泱大國的需要,讓口罩貼上了暢銷標籤,口罩瘋狂佔領了市場。商機無限,利令智昏的不法商販,置國難人禍於不顧,乘機哄抬價格,擾亂市場,大發橫財。更有甚者,魚目混珠,以假亂真,不擇手段,囤積聚奇,價格暴漲。突發的疫情,打亂了社會生活的節奏,也催生了新的商業機遇。正如某些投機者所說:“這個行業太瘋狂了!從沒見過這樣的生意,投資3天回本!”“哐呲!哐呲!從打片機中掉落的籃色口罩片,更象是堆積起來的小額人民幣。說口罩機是印鈔機,毫不為過。”圍繞口罩,風起雲湧,甚囂塵上,亂象叢生。法制長劍,重拳出擊,嚴懲違規違法者,痛擊了發國難財的歪風,使口罩生產銷售走上了健康發展之路。

小口罩,大擔當,在全國抗疫防控人民戰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當前,世界疫情嚴峻,中國已向89個國家捐贈大宗口罩等防疫物資,派出專家組,分享中國的抗疫成果,受到世界人民的稱讚。口罩飛越萬里,千山萬水送友誼。口罩依然在世界大舞臺這場悲劇大戲中唱好主角,當好全人類的護身符。

非常時期,特殊戰場。那些戴口罩忘我奮戰拯救了一條條生命的天使;那些佩戴口罩守責不同崗位默默奉獻者;那些戴口罩身披紅馬甲志願者;那些戴口罩衝在前“艱險面前站出來”的共產黨員;億萬民眾,宅家防控,人民戰爭,中央統領。共克時堅,眾志成城。捷報頻傳,打贏在望,指日可待,讓我們摘掉口罩走出家門,去擁抱春天慶祝勝利!

【隨筆】張勇軍:口罩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後臺刪除。

【隨筆】張勇軍:口罩

【隨筆】張勇軍:口罩

作者:張勇軍,男,肥城市發改局退休幹部,有作品在報刊雜誌網絡媒體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