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和萬達,影視行業的寒冬,蟄伏是唯一的選擇嗎?

眾所周知,戛納電影節走紅毯,是很多女星的必修課。自費蹭毯,更曾是很多人求出境博上位的“年度大計”。

只是今年,這樣的機會,沒有了。

據外媒消息,因法國相關禁令要求,在7月中旬前禁止舉辦大規模人群聚集的節慶活動及演唱會。所以,原定6月底至7月初舉行的戛納電影節,註定將受到影響。

對此,組委會強調了戛納電影節的重要性,並考慮通過某種新的方式,來使“戛納2020”成為現實。

疫情影響了眾多行業,電影行業更是深受其害。

戛納和萬達,影視行業的寒冬,蟄伏是唯一的選擇嗎?

據行業數據,2020年初至今,已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

也許,你對這個數據沒有概念。但這樣說,你就會一定會明白了。5,328家,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據的1.78倍。

另外,今年前兩個月,影視類企業新增不足8,000家。這個數據較2019年同期,下滑了25%。

從春節至今,全國影院票房幾乎歸零,大量劇組工作暫停,不少已運作項目的前期劇本創作及後期製作,也同樣有所延緩。

票房,對明星有影響,但相對有限。對普通影院工作人員、劇組工作人員等一線從業者,今年可能會非常難過。

但這,也同樣是一個優勝略汰的過程。

戛納和萬達,影視行業的寒冬,蟄伏是唯一的選擇嗎?

一二線的明星、影院骨幹人員、劇組精英成員,略有浮沉,不至於垮掉。大體量的巨無霸們,更不會垮掉。

據4月14日萬達電影的一季度業績預告,其預計一季度虧損規模為5.5億元至6.5億元。以此類推,其他院線的同行們,大體也是類似的狀態。

隨著疫情好轉,院線電影會不會也如同餐飲行業一般(西貝、海底撈等),迎來一波“報復性”的漲價潮呢?觀眾會買單嗎?

而在最冷的電影業寒冬,蟄伏,似乎成了目前唯一的選擇。

但是,真的就沒有選擇了嗎?

戛納和萬達,影視行業的寒冬,蟄伏是唯一的選擇嗎?

徐崢,一定會說不。

徐崢自導自演的《囧媽》,原定檔大年初一,但受疫情影響,被迫撤出春節檔。而影片出品方歡喜傳媒,果斷將《囧媽》以6.3億賣給了字節跳動(抖音及今日頭條母公司)。

時至今日,《囧媽》的豆瓣評分只有5.9。觀影感受本應各不相同,但以這部影片的質量,真的不該只有這麼低的評分。

下架院線影片,轉賣給視頻平臺,免費給大眾觀看。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難免要被很多吐沫星子噴到臉上。但回頭看去,這樣的選擇,難道不是雙贏嗎?

字節跳動以免費看《囧媽》獲得了旗下西瓜視頻的用戶,徐崢及歡喜傳媒獲得了可觀的現金流抵償了票房。

而與《囧媽》同期退出春節檔的《姜子牙》,上映日依舊遙遙無期。還有《唐人街探案3》等即將上映的經典續作,6.3億的版權費,難道就不香嗎?

戛納和萬達,影視行業的寒冬,蟄伏是唯一的選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