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倉河一個普通人家以前的過年

前言:本文最精彩的是文末的視頻,尤其是最後15秒,堪稱千古絕唱,整個三倉河找不出第二個這種聲音,先帶大家看看新時代三倉河春節的序曲,由

“大三倉不夜城”

隆重推出

註釋:

非地理標誌性建築,於過年期間自然形成,自帶繁華,自領風騷,自發輝煌,自有氣場。

締造者:

全體三倉河兒女,代表人物是——小乖們、小夥兒們、拿寶兒們、"大槍斃子兒"們、丫頭們、婆娘們、老“涼”們、嗲嗲奶奶婆嗲嗲婆奶奶們等。

功能:

恰區、搭寡、搭帕、洗澡、吃酒、吃茶、吃飯、買搞子(杲昃)、打臉(美容化妝)、唱歌、打麻將、炸金花等,兼有尋找失散多聯的好友的奇蹟功能,比如就有那麼巧都在同一個飯店吃飯。

“啊?二拿寶兒,個是你啊,你嘎(家)來了啊,好下年不曾望見你啊!恭喜你新年大發啊。”

“恭喜你個大槍斃子兒啊,還搭個樣子。哎,真滴是好下年不曾

隨後,握手,倒酒,一口乾,一氣呵成讓一切盡在酒裡。

無法全程參與者:

*被配偶家庭等因素困在他鄉的人,比如我。

*辛勤為兒為女三倉鄉親們。新時代的農耕早已結束了“麥一種,手一供”,過年期間他們還要做活計———邊走親戚扒拉幾口飯後馬上就去整枝、掀大棚、蓋大棚、把雞食、把羊草、餵豬子等。


都說現在過年沒意思,以前是怎麼過年的呢?我是80後,計劃生育第一批獨生子女。我媽是個非常信仰傳統文化的農村“太后娘娘”,各種民俗包括過年的忌諱嚴格遵守並下懿旨強迫全家人執行。


下面回憶一下小時候我家的過年“忙年事”的點點滴滴。

臘月二十:撣塵除塵


三倉河一個普通人家以前的過年


我家年的感覺從撣塵開始。我爸通常會把雞毛撣子或者掃帚綁到一根竹子上,先撣脊樑上的然後是牆旮旯,上上下下,把家裡的灰撣掉;裡裡外外打掃的乾乾淨淨。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前掃塵的習俗,意味著將前一年的晦氣掃除乾淨。


臘月二十一:蒸饅頭


三倉河一個普通人家以前的過年


我們的方言叫“huo饅頭”。那時候衡量一個人家這一年經濟狀況好壞,就是看看誰家曬在大門口的“餅嘎兒”(饅頭幹)多,來來往往還要看看白不白,越白說明這家的麥子今年品相好。

蒸饅頭流程:

  1. 借籠。由於經濟水平有限,並非家家都有籠。通常要向有籠的人家借,借完以後還的時候還要送人家一些饅頭和包子。
  2. 預約男勞動力。確定借籠的時間後,預約家裡的姑父舅舅表哥一起來Cin gào(醒面),這是個力氣活,通常要幾個大男人用拳頭使勁的在大缸裡捶打很久,這樣發酵出來的面蒸出來的饅頭才不會“癌”(太硬)或者“苗"(太軟)。蒸饅頭。聽我爸爸說在沒有鐘錶的年代,家裡是點一炷香,香燃盡後,一鍋饅頭就出籠。我記得一籠饅頭是40分鐘。我爸爸燒火,我媽媽和其他婦女們幫忙捏包子或者做饅頭,放到閒置的籠上。
  3. 晾饅頭。出籠的饅頭放到“爬子”(一種細蘆柴竹製,可捲起)上。隔斷時間兩面翻翻,待冷卻統一歸攏到籮筐裡。
  4. 歸還籠並分享喜悅。給左鄰右舍至親送些剛出的饅頭和包子,聽著大家的讚美。


臘月二十二:蒸年糕

放眼大江南北,我覺得只有我們那一代的年糕是最美,最粘,最好吃的。方方正正的,上面一個個中國的繁體字,中間點上紅點,粘住福氣運氣財氣。

蒸年糕流程

  1. 借糕箱:和蒸籠一樣,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糕箱,事先要和人家確定好可以使用的時間。
  2. 浸泡糯米一天一夜後碾成米粉。
  3. 準備一個大扁子,一個篩子,一把尺。
  4. 下圖為年糕製作過程,省略文字描述。


三倉河一個普通人家以前的過年

三倉年糕製作過程


臘月二十三:敬“灶格老爺”(灶王爺) 又稱“送灶”


這一天會吃“灶糖”,一種很黏牙的麥芽糖,初入口時極好吃,吃著吃著就不想吃了。我家裡人會在灶臺上貼上關於灶王爺的畫符之類的畫,晚上煮紅豆米飯,供在灶臺上,直到除夕夜撤下。


三倉河一個普通人家以前的過年


臘月二十四:辦年貨送年禮


我家只要給奶奶和婆奶奶送過年的禮物就行了,無需給其他長輩送。通常有大髈肉,兩條大魚,茶食(糖果、麻糕、雲片糕、陳皮酒等八樣或者十樣),給老人家買的時候自己家裡也備好相應的茶點。年代久遠記不清楚詳細的了,婆奶奶和奶奶的年禮肯定是一樣的,但是奶奶會多現金。我家傳承了農村的風俗,只贍養奶奶。不要和我講法律哈,那個年代都是這樣的。


臘月二十五:炸糙米蠶豆米花


這個工作通常是由我來完成的。我帶著鄰居家的小姑娘,提著蛇皮袋,到三倉大橋下面西側,那邊有一排炸米花的。我和小妹妹睡了懶覺,吃完午飯出來,橋下的蛇皮袋都排成了長龍,直到太陽落山爆的這些糙米蠶豆米花才好。


三倉河一個普通人家以前的過年


臘月二十六:洗澡 剪頭(理髮)


沒想到吧,洗澡文化也是過年的一部分。那個年代的冬天,人們是很少洗澡的,所以過年之前都要大洗一次。三倉80年代以前只有一個工農兵浴室且只供男人洗澡,而三倉油廠軋花廠的浴室要熟人帶進去才能洗。在三倉河南那個鳳凰浴室出現之前,大多數人家必須挑一個晴朗稍微溫暖的中午,燒一鍋水,支撐好浴帳,擺好長桶,一個個的進去洗。洗好澡以後,媽媽開始洗全家人的衣服。


三倉河一個普通人家以前的過年


我從來沒有在過年前剪過頭,因為我小時候是扎辮子的。我媽會去燙個頭,我爸會去剃個平頭刮個臉掏個耳朵。各大理髮店就是新聞傳播源,在等待理髮的時間裡,大家暢所欲言的大搭寡,分享各種奇聞八卦。


臘月二十七:去裁縫家取新衣服


每年剛進入臘月的時候,我媽媽都會去街上扯一塊布,帶我到裁縫家量一下尺寸,隔個二十天左右去取,因為全是手工,加上過年的人多裁剪後要花上幾天的時間完成。去的最多的一個裁縫家,那個人家的“男強”(老公)和我爸爸一起上班,後來這個裁縫還成了我大表妹的師傅。我媽媽絕頂聰明,連續幾年都給讓裁縫我做風衣,她說就算我個子長了,風衣還能照樣穿不會嫌短。


臘月二十八:醃肉、炸肉圓


按照現在的看法,時間上醃肉是不是太晚了,應該早點醃過年就可以吃上鹹肉了。實際上,我家裡以前是不會特意買肉回來醃的,買不起。我爸爸那個時候廠裡福利待遇比較好,過年都發很多肉,為了避免肉壞掉,家裡會把吃不完的肉醃起來。


三倉河一個普通人家以前的過年


肉圓是我們蘇北人過年特色的美食,媽媽早晨就在開始家裡剁肉,那會還不流行去街上絞肉,所以算上剁肉的時間,炸肉圓都要搞上大半天。我爸爸燒火,我媽媽在灶臺上炸,我在旁邊偷吃。


臘月二十九:買年畫和對聯,補足家裡缺的物資。


那個年代,臘月三十到年初五,除了趕路的,或者街上有“唱戲的”,三倉街上基本上看不到人,商店都是關門的,所以要趕年前倒數第二天再來採買東西,買足整個初五之前要吃的和用的。


臘月三十:除夕


三倉河一個普通人家以前的過年


據我媽的“老法頭”,家裡的貼對聯年畫“喜印”,必須要等到祭祖完畢後才可以實行。有一年我家中午祭祖後,按照我媽的要求所有糧墩子糧缸豬圈羊圈都要貼,由於工作量太大我爸貼到太陽下山還沒結束。後來,我家的祭祖儀式都在除夕的一早上進行,因為我媽媽說“對子不‘作’在太陽下山後貼,一定要在落太陽之前貼完”。

*祭祖準備事項:方桌放在堂屋的中央,方桌子的縫隙不可南北,只能東西,三條長凳,最南邊那邊留空磕頭。

*供品:糰粉(山芋粉開水燙後成透明狀切小方塊),卜頁,豆腐,一大碗米飯,米飯四周上插上7雙筷子。解釋下我家為什麼是7雙筷子,那時候我奶奶健在,7雙筷子代表——祖父*1,祖父的父母*2祖父的祖父母*4(這位祖先有三個太太),所以飯碗上面是7雙筷子。順便提下,平常家裡人不允許吃飯的時候把筷子插在米飯上,認為對長輩不敬。

*方桌上除了供品,還放兩個燭臺,一個香臺。

*點上蠟燭和香後,我爸爸邊點黃表紙邊唸唸有詞,“今天過年啊,擺擺(爸爸)嗲嗲奶奶老嗲老太家來啊....”點燃後,我們全家依次磕頭,跪拜祖先。曾經祭祖時有祖宗牌位,在特殊年代被摧毀了。


家裡祭祖完畢後,還去墳上再去燒一遍黃表紙,叫“送手據包”。


接下來我爸爸開始貼年畫對聯,我給他做幫手,媽媽則一個人在廚房準備晚上的食材。

我家的年夜飯和酒水主要有:冷盤(醬生薑、卜頁、燙大蒜、花生米)、肉皮、芋頭(意味著來年遇好人)、羊肉、牛肉、雞肉、肉圓、紅燒肉、魚、蟶、鯊魚、茨菇黃芽菜炒卜頁(三倉鎮的國菜)、青菜豆腐湯、洋河大麴、陳皮酒.....

三倉河一個普通人家以前的過年


吃完年夜飯,我爸媽還有任務,單獨把白米飯盛出來,再添把火把鍋裡的鍋巴燒一燒,然後整個剷出來,放到篩子上,天氣好的時候曬一曬,曬乾了一直留到立夏,說立夏吃了不“蛀夏“。洗完鍋碗後,開始炒花生,做花生糖、糙米糖。

條桌上擺上供品:魚、年糕、蘋果、肉。

這些都忙完了,洗漱完畢,放完鞭炮,一家人才開始躺在床上看用那個17寸的黑白電視機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

我媽媽規矩很大,平時不允許我剪腳指甲,她說“不作”,只有年三十才可以剪。而且要等爸爸放完鞭炮以後才可以洗漱,洗漱的水不許倒掉,包括大年初一早晨洗漱的水甚至“馬馬兒”裡的噓噓,要留到年初一吃了午飯以後才可以倒。除夕晚上吃的瓜子花生殼年初一早晨不可以掃掉,要到吃完飯之前才可以掃。年初二之前都不可以吃瓜子不然不發財,只能吃花生。一整個臘月和正月不能說“沒得命啊”“好玩死了”等帶“死”的句子。小時候過年都誠惶誠恐,怕得罪祖先又怕壞了各種規矩。

大年初一

我爸最驕傲的是我家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隊裡最早放爆竹的。有時候年初一正好輪到我爸爸值班,他到點了都會溜回家放鞭炮,放完鞭炮再去廠裡值班。早晨起床一家人相互說吉利的話,左鄰右舍見面了相互說著恭喜的話。我老公泰州那邊年初一早晨全家出動挨家挨戶拜年,我印象中我們小時候沒有全村拜年的習慣,媽媽一直告誡我初一隻有吃了“下頓飯”(午飯)才能去人家家裡走動,而且只能去奶奶家拜年或者叔伯本家,不可以去鄰居家找小夥伴玩。


年初一的早飯:饅頭,包子,年糕,蜜棗湯。我推測,我們地處中國南北交匯之處,兼顧南北習俗,有北方的吃饅頭和包子,至於蜜棗過去應該是吃湯圓的,一大早做湯圓太麻煩所以後來改成用又甜又糯的蜜棗代替,紅色的團團圓圓。

大年初二

這一天是我媽最高興的一天,因為她可以回孃家在孃家美滋滋當她的大姑奶奶,什麼事情都不要幹,她只要把我抱在腿上,坐在我舅房間裡看電視吃花生,到了飯點上桌吃飯,做做樣子端個菜遞筷子什麼的。

我外婆4個子女,那時候我姨還沒結婚,我和小舅舅家的表妹很小,大舅舅家的兩個孩子也不大,這麼多人正好擠了一方桌。現在啊,我們都長大了,有了下一代,每次過年去舅舅家拜年,都要兩個圓桌才坐的開。

大年初三、初四:看舞龍燈、踩高蹺。

踩高蹺是從軋花廠一直到現在三倉東紅綠燈路口,路的兩邊人山人海。

舞龍燈,有時候在軋花廠的籃球場上,有時候在三倉河南的政府大院裡面。那時候,三倉政府的禮堂上還是舊的建築上面寫著“三倉人民公社大會堂”,有的舊房子上寫的“三倉鄉政府”,政府牌子上掛的是“三倉鎮政府”。


大年初五:財神日子


三倉河一個普通人家以前的過年


我一直不知道是先撤除夕晚上擺的供品,還是先放的鞭炮,等我起床的時候條桌上的供品已經撤掉了,之前擺的紙財神也化掉了。我爸爸依然是我們隊裡最早的一個開始放鞭炮。整個隊裡初五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和除夕夜年初一的鞭炮聲一樣多,預示著來年的財氣多多。


正月十三:“上燈”


這一天家門口場地上會打上白色的圓形的符號,圓形的直徑和普通的籃球直徑差不多。我不太明白這個上燈的意義,特意百度查了些資料,這個習俗起源於我們臨近的南通。


正月十五:吃湯圓、點火把、放爆竹


我最愛吃薺菜湯圓,一次可以吃上幾個,但是我們都叫“糰子”,不叫元宵也不叫湯圓,十五吃糰子。我老公泰州那邊正月十五包蕎麥湯圓,他們叫“吃餅團”。


其實人們不知道,不只是少數民族有火把節,漢族也有火把節的,就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隊裡的很多人都點上火把,繞著田埂跑,以祈求今年風調雨順沒有蛇蟲猛獸,五穀豐登。


正月十八:落燈

掃去門前的白色符號,年結束。


二月二:撐船帶嫁女兒回孃家


這個時候已經結束過年了,寫出來只是普及下本地習俗,讓大家對女孩子好點。舊時二月開始農耕,婦女忙碌後沒有機會走親戚,孃家人會請回家大吃一頓。為什麼要撐船呢,我推測這個風俗可能是從水鄉一代傳過來的。有意思的是,我們這裡不通水路只有陸路,到了我家就變成了用撐傘替代撐船。


現在物質生活提高了很多,我家的過年規矩也少了些,年味越來越淡。每個人都說過年沒意思啊,沒有年味啊。是的,天天吃好的穿靚的,沒有了對過年的期待,如何能感受到過年的歡樂呢?


自創《三倉河之歌》送給大家,最後15秒是唱的最好聽的,絕不會讓你失望。願我們越來越快樂,沒有年味的故鄉也不要遺憾,畢竟我們要向前看,只盼望大家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家鄉——三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