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社交电商消费评级:斑马会员、小米有品等“不建议下单”

不久前,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电商平台消费评级数据报告》,该报告从980家被投诉电商中选取164家“规上”平台的年度评级数据和部分典型案例,榜单依据反馈率、反馈时效、多项指标模型评估,其数据评级完全由系统自动生成。

多家社交电商彰显强大的消费力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交电商的交易规模为20605.5亿元,同比增长71.71%。用户规模为7.13亿人,同比增长17.26%,融资事件数量为32次,同比增长300%。

2019年社交电商消费评级:斑马会员、小米有品等“不建议下单”

社交财经发现,该报告公布的“2019年全国零售电商TOP30消费评级榜”显示,拼多多、云集、有赞、小红书、洋码头等新兴的社交电商彰显出强大的消费能力。与苏宁易购、京东、唯品会等传统电商形成明显零售消费竞争力。

社交电商平台获“建议下单”评级的依次为:百丽优购、云集、有赞、拼多多、蜜芽、楚楚推、网易严选、小红书、店宝宝、蘑菇街、达令家。

社交电商获“谨慎下单”、“不建议下单”评级的有:每日一淘、斑马会员、萌店、你我您社区购、微盟、萌推、爱库存、小米有品、微店、贝店。

其中,退款问题、发货问题、商品质量成为2019年度前三热点投诉,而社交电商用户投诉主要问题为产品质量不尽人意、售后服务差,该投诉直接影响用户体验,需引起重视。

多家“建议下单”社交电商被质疑涉传

2019年“建议下单”评级名单里面,云集此前涉嫌传销被罚外,2019年3月21日,中消报又披露了云集被疑信息泄露的报道,而诸多劣迹引起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此外,据国内唯一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受理用户维权案例显示,“云集”存在发货问题、霸王条款、退款问题、售后服务、虚假促销、退换货难等问题。

2019年蜜芽被《财经国家周刊》与时间财经等媒体曝光涉传问题,据媒体报道,蜜芽plus会员制度,即用户交纳399元,可购买蜜芽app平台上的商品,成为平台的plus会员,从一位蜜芽plus会员手中获得的文字和视频资料显示,蜜芽plus会员制还自有一套多级分销、返利、拉新优惠、晋升等级的管理制度。在会员等级体系上,蜜芽plus分成了3个等级:Plus会员、培训师以及服务商。

楚楚推在2018年在微信公众号宣传拉新的奖金制度之后,其公众号已被微信屏蔽,理由是“涉嫌违规分销”。而达令家在2019年被多家媒体质疑其模式涉嫌传销,据《IT时报》报道,达令家名义上靠分享商品获得提成的“社交电商平台”,实质上却以发展新店家为名,重金奖励“拉新”个人或团队,且激励政策层层递进,一个“运营管家”销售一款399元的商品,发展一个新店主,最高可提成230元。从拉人头到高价卖商品,如此经营模式,使达令家不断被质疑传销。

与分销类的社交电商不同,小红书在2019年遭到多家媒体与消费者质疑其平台“种草”笔记涉及虚假内容与代写、刷量机构大量存在等问题出现。而据国内唯一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受理用户维权案例显示,“小红书”存在退款问题、霸王条款、网络售假等问题。

未来集市、粉象生活以及芬香、淘小铺等热度较高的社交电商不在统计范围内。

 “谨慎下单”、“不建议下单”的社交电商

2019年度“小米有品”共获得17次消费评级,均获“不建议下单”评级,需引起重视,积极受理并及时反馈,加强用户的售后体验。此外据用户维权案例显示,“小米有品”存售后服务、退换货难、发货问题等问题。2019年4月18号小米有品旗下的有品有鱼项目也遭到媒体普遍质疑其拉新手段涉嫌传销。

2019年度“斑马会员”共获得12次消费评级,均获“不建议下单”评级,需引起重视,积极受理并及时反馈。此外,“斑马会员”存退款问题、发货问题、商品质量、网络售假、虚假促销等问题。

2019年度“微店”共获得20次消费评级,11次获“不建议下单”评级,9次获“谨慎下单”评级,需对用户体验引起重视。此外,“微店”存恶意罚款、霸王条款、冻结商家资金、退款问题、网络售假、商品质量等问题。

2019年度“爱库存”共获得13次消费评级,均获“不建议下单”评级,需引起重视,积极受理并及时反馈,加强用户的售后体验。此外,“爱库存”存网络售假、售后服务差、霸王条款等问题。

2019年度“每日一淘”共获得13次消费评级。均获“不建议下单”评级,需要引起重视,积极受理并及时反馈。此外,“每日一淘”存在发货问题、售后服务差、商品质量、客服问题、物流问题等问题。

2019年度“洋码头”共获得20次消费评级。6次获“不建议下单”评级,8次获“谨慎下单”评级,6次获“建议下单”评级。此外,“洋码头”存在商品质量、网络售假、退款难、退换货难、发货难等问题。

2019年社交电商消费评级:斑马会员、小米有品等“不建议下单”

综上所述,如今的社交电商普遍存在网络售假、退款难、商品质量、售后服务差等普遍问题。

社交电商与“涉嫌传销”为何难以切割?

云集、斑马会员(环球捕手)、贝店、花生日记、达令家、大V店、万色城、甩甩宝宝、全球时刻、达人店、楚楚推、洋葱海外仓、有好东西、好衣库、闺秘mall、小黑鱼APP、素店、优可生活、红人装、未来集市等社交电商均被传出“涉嫌传销”的质疑声,甚至部分社交电商因采用“分销模式”而被各地监管部门以涉嫌传销立案处罚。

相较于传统电商,社交电商凭借去中心化、多流量入口、特定消费场景精准匹配消费群体等特点,营销成本大幅度降低。然而,也有部分社交电商打着“自购省钱,分享赚钱”口号,实则“入门费”、“拉人头”、“多层级计酬”等变相传销方式揽金。

对此,相关人士表示,社交电商商业模式要彻底与传销切割干净很难。究其缘由,一是社交属性的销售裂变增长速度太诱人,二是自认为已经做了有效的规避措施。商业行为即便被认定为《禁止传销条例》所规定的“传销活动”,也不一定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因此目前市面上的类似于花生日记的各类社交电商平台,要从商业模式上规避传销的刑事风险相对容易,但要彻底与传销切割干净,不被视为传销,具有很难的操作性。

此外,在社交平台传统盈利模式逐渐收窄,内容变现能力走低的情况下,社交电商的发展逻辑有望得到施展,实现商业变现成为可能,然而在行业野蛮增长期,更需要平台方自我约束,良性发展,避免过度“透支”用户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