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致力實現區域協同發展


濟寧:致力實現區域協同發展

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主動融入國家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戰略,貫徹落實《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部署,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原則,加強與兄弟地市合作交流,紮實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近年來,濟寧市聚焦“製造強市”目標,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著力抓好主導產業集群培育,把領導力量、政策措施、要素支撐、招商引資向產業鏈集中,培育了工程機械、高端化工等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2019年全市“十強”產業增加值增長7.4%,佔GDP的比重達到37.81%。4家企業獲工信部第四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太陽紙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今年前三季度 “十強”產業到位內資486.7億元,簽約落地500強項目34個。全市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省級以上平臺達到511家。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積極參與《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戰略交通一體化發展專題規劃》,做好相關互聯互通項目的銜接,全力推動京雄商高速鐵路、濟徐高速鐵路、京杭運河湖西航道工程、G518日定線改建工程、濟寧至商丘高速公路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進一步完善交通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魯南高鐵、棗菏高速、京臺高速改擴建、京杭運河“三改二”、湖西航道改造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棗菏高速濟寧段已於2020年8月10日竣工通車,徹底打通了微山湖東西兩岸交通瓶頸,濟寧市“三縱一橫”的高速公路網演變為“三縱兩橫”新格局,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398.2公里,對完善區域路網布局,提高路網通達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快區域融合和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生態環境治理效果明顯。南四湖面積1266平方公里,承接蘇、魯、豫、皖4省53條河流來水,承擔著淮海經濟區農業灌溉、工業用水、內河航運和城鄉供水等重任,是南水北調東線重要輸水通道,通過大力實施南四湖溼地生態修復工程,推動南四湖自然保護區規範化建設,對退化生態溼地進行搶救性修復,重點開展自然溼地保護與修復,有效提升南四湖生態保護和溼地修復水平,確保一泓清水北上。全面提高採煤塌陷地治理水平,多次到淮北、徐州等地學習先進經驗做法,組建自然資源部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技術創新中心,舉辦“院士行·典型高潛水位採煤沉陷區生態修復座談會”。全市累計投入資金37.5億元,治理35萬畝,推動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向縱深發展,探索出一條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的濟寧路徑。

四是社會公共服務協同高效。全市327家協議醫療機構開通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89家醫療機構開通門診慢性病省內異地聯網,囊括了全市所有二三級醫院。推進淮海經濟區警務合作工作,開展淮海經濟區接邊城市平安共建,與棗莊、臨沂、菏澤等市建立魯西南地區公安情報信息協作機制,明確60處市界警務協作區域,簽訂協作協議72份,召開聯席會議31次,形成全面覆蓋鎮、縣、市邊界“三域”警務協作區,聯防聯控邊界穩定成效明顯。

五是文化旅遊交流持續深化。濟寧是“孔孟之鄉、 運河之都”。“聖地、文化、水鄉”是濟寧的三張旅遊閃亮名片。近年來,濟寧傾力打造世界文化旅遊名城,服務設施日趨完善,服務質量顯著提升,為遊客創造了優美、舒適的旅遊環境。“文化濟寧”城市品牌和“遊讀濟寧 體驗聖地”旅遊目的地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今年8月,在棗莊、徐州、菏澤三市開展旅遊推介合作對接會,推薦了“文化聖地體驗遊”“國學經典研學遊”“運河微山湖休閒遊”“儒鄉民俗生態遊”四大主題旅遊線路和“拜聖習儒”“運河訪古”“聖地研學”“走進水滸”“湖上泛舟”和“儒鄉農耕”六大體驗活動,推出了系列獎勵和優惠政策,牽起淮海經濟區 “旅遊朋友圈”。


濟寧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