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師院微平臺 ——中層幹部綜合治理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選登(三)

滄州師院微平臺 ——中層幹部綜合治理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選登(三)

滄州師院微平臺 ——中層幹部綜合治理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選登(三)

滄州師院微平臺 ——中層幹部綜合治理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選登(三)


新機遇、新挑戰、新作為


呂炳君


經過10天緊鑼密鼓的學習,培訓班將落下帷幕。因為這個培訓班,使得因疫情而顯得幽靜的校園變得充滿生機與活力。一場場精彩的講座,給我們啟迪與教誨;一次次小組討論,是智慧和理想的碰撞與交融,一個個作業與考試,鼓舞著我們前進的腳步。這次培訓,會永久留在我們的記憶中,會讓我們受益終生。

培訓內容充實、豐富,收穫是多方面的:

通過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信仰、牢記初心、踐行使命 做忠誠乾淨擔當的優秀教育工作者》講座,認識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大理論對於中層領導成長有永久的牽引力,這也是學校不斷前進的思想源頭;堅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是中層領導成長永恆的原動力,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所在;《網絡信息安全與輿情處置》學習,促使中層領導成長要緊跟形勢,要有強勁的發展力,這是學校走向前進的希望所在;《公文寫作》講座,正如劉用良老師所比喻:對綜合治理能力提升是“隱形的翅膀”,給我們助力,這是衡量學校發展水平的內涵標準所在。《新冠肺炎防控知識》講座,讓我們及時瞭解相關知識,這種審時度勢、與時俱進才會使中層領導組織具有持久的凝聚力,這是學校發展的組織保障。

培訓班雖然結束了,對於工作,這是新的開始。可以說這次培訓是“加油站”,是“助推劑”,是“動力源”。

我會結合具體工作,對這次學習內容進一步消化、吸收,把肩上的“重大使命”轉變為工作的“強大動力”。

本學期,突如其來的疫情,延緩了師生返校的腳步,教學由“面對面”變為“屏對屏”,給教學與管理帶領了新的挑戰,給我們很多思考。在全力做到提升理念、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基礎上,梳理年度工作要點,提前謀劃、統籌推進。

一、理解“三個結合”,做好教學及管理

1.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線上教學雖然是在特殊時期的應急之需,但是客觀上確實改變了備課方式、教學形式、互動模式、心理態勢……。未來教育必然是線上和線下長期共存、相互促進的混合式學習,這種新形態必將邁向教育新生態。我們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線上+線下雙線教學思維模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課內和課外相結合

當今時代,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快速發展的社會既為青年施展才華、競展風采提供了廣闊舞臺,也對青年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課堂雖然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渠道,在做好課堂教學的同時,更應指導學生多渠道、多領域增長知識見識,做有中國情懷、有世界眼光、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實踐教學這條路上,我們已經進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培養符合用人單位要求、“招之能來,來之能用”的高水平、應用型專業人才、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我們任重道遠。

二、強化“四個抓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全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深入挖掘拓展學校各門課程思想政治元素,將馬克思主義、愛國情懷、民族精神、創新思想等融入專業教育,促進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通過講課大賽、項目建設、優秀案例評比等措施,推進課程思政工作。選樹一批“有熱度: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有溫度:內容有情有義;有深度:囊括世情國情黨情;有廣度:校內外廣泛參與;有高度:國家、學校高度關注;有力度:多方參與鼎力支持;有效度:社會影響廣泛”的課程思政典型,竭力做到“學校有氛圍、課程有示範、教師有榜樣、成果有固化”。

2.聚力師範類專業認證

專業認證是專業成熟度的主要標誌之一。師範類專業是我校傳統優勢專業,落實“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紮實推動師範專業特色發展、追求卓越。我們要以師範類專業認證為契機,強化師範院校的使命意識,深入推進師範類專業內涵式發展,促進質量提升,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

3.加強“一流專業”建設

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培養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結合我校發展規劃和專業實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出臺《一流專業建設點建設標準》(校內先行版),加快推進一流專業建設,促進專業結構優化,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立足滄州,面向河北,服務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發展。

4.促進“一流課程”建設

在一流課程建設中,提升質量意識、推動質量革命、樹立質量品牌,讓學生忙起來,讓教學活起來,讓管理嚴起來,掀起一場質量革命。制定《一流課程建設實施方案》《一流課程建設標準》(校內先行版),完善激勵政策,借當前因疫情帶來的線上教學的東風,傾力打造五大“金課”、淘汰水課,突出學生中心,注重能力培養,有效提升課程的“兩性一度”。

新時代,面對新機遇、新挑戰,我將力爭有新作為。認真落實學校工作要點,帶領教務處積極踐行師院精神,弘揚師院價值,增強師院力量,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全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編輯:齊紀

審核:趙振崗 何漁陽


來源:滄州師院微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