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神器:沒有無人機和機器人,都不好意思說“高科技救災”

文/后羿

壽光水災是這幾天大家的聚焦點,后羿也關注了,還忍不住關注了一下抗洪知識,抗洪裝備。

抗洪神器:沒有無人機和機器人,都不好意思說“高科技救災”

過去抗洪靠人力,現在抗洪靠裝備。也就是說,抗洪除了需要眾志成城,更需要高科技。

無人機:航拍災情和傳送物資

抗洪神器:沒有無人機和機器人,都不好意思說“高科技救災”

無人機的作用是能不間斷航拍並傳回災情圖像,以便搶險救災人員對各處情況有及時、真實的瞭解,及時做出正確的應對方案或決策。

比如在之前的某個救災現場,由於受災區線路太長且比較分散,只能進行無人機多架次分片進行航拍。這些無人機歷時5個小時,進行了3個架次的航拍,航拍面積30平方公里,這些航拍影像數被採集後經過集中處理編輯,就形成了完成的受災區域情況分佈圖,救援指揮部決策者們根據這個分佈圖,就能比較準確地統計出具體的受災損害情況,在此基礎上,做出各相關部分進行後續修復的整體規劃。

抗洪神器:沒有無人機和機器人,都不好意思說“高科技救災”

大型的無人機還有一項重要功能,給那些“人跡難至”的危險地區,傳送繼續的救災物資。

水下機器人:實時監測水情變化

抗洪神器:沒有無人機和機器人,都不好意思說“高科技救災”

水下機器人,長得不像人,是一種可在水下移動、具有視覺和感知系統、通過遙控/自主操作方式、使用機械手完成水下任務的裝置。

現在,國內研發的新型水下機器人,早已參加到了各個抗洪救援的現場演練,而且在不斷升級換代。比如某大型水下機器人,就綜合了機械設計、高性能水下動力裝置、智能控制、水下攝像、聲吶探測等技術,不論是抗洪還是能源產業、海洋產業項目,都用得上。

抗洪神器:沒有無人機和機器人,都不好意思說“高科技救災”

這款水下機器人,最大下潛深度300米,都趕上小型潛水艇了,只是上面沒有人而已。那麼水下機器人裡面有什麼呢?有內置姿態儀、電子羅盤、壓力和溫度等多種傳感器,還可以搭載高清光學變焦攝像機和高性能聲吶,真是太“萬能”了。

后羿總結

科技推動進步,包括抗洪搶險救災。而後羿最大的想法是,希望沒有洪災和其他災害,不必用到這些無人機和機器人。

抗洪神器:沒有無人機和機器人,都不好意思說“高科技救災”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本文由后羿編寫,轉載請標註“后羿科技”和后羿。關注后羿,一起採摘最有價值的科技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