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點擊上方關注,可以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原北京軍區第27集團軍抗洪搶險傳奇

陳 輝


編者按:在南方洪水又一次氾濫的時候,我們想起了98抗洪,想起了長江九江段決口,想起當年27集團軍的堵口傳奇,我們將1998年8月19日,發表在《北京日報》紀實版的《堵口奇兵 ——北京軍區某集團軍創造封堵決口新技術紀實》重新發表,一來激勵人民解放軍官兵發揚我軍光榮傳統,繼續抗洪;二來紀念在軍隊調整改革中撤銷番號的27集團軍當年抗洪立下的豐功偉績。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這是一支傳奇的部隊:它產生了許多傳奇名將,許世友、聶鳳智曾是首任和第二任軍長;它產生過許多傳奇團隊,“濰縣團”、“濟南第一團”聞名遐邇;它打過許多傳奇的名仗,攻濰縣、打濟南、戰上海,最為傳奇的是在朝鮮戰場,獨創以劣勢裝備全殲美軍“王牌”第七師一個加強團的奇蹟。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27集團軍技術專家在湖南省安鄉縣安造垸決口處傳授組合壩技術

在和平年代的抗洪鬥爭中,這支傳奇的部隊又創造了新的傳奇:他們發明了堵口“殺手鐧”——“鋼木土石組合壩”,滹沱河展雄風、洞庭湖戰洪峰、九江降洪魔,奇功累累,名傳千秋。

九江一戰成名

長江咆哮,驚濤拍岸。長時間超歷史最高水位的洪水襲擊,終於使九江防洪牆發生了驚天動地的險情。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1998年8月7日中午12時30分,九江城區以西4公里處的城防大堤突然塌陷決口50多米,洶湧的江水如脫韁的野馬,進入城郊,九江城40萬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驚動了黨中央。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中央軍委及時調遣部隊馳援九江,堵口搶險。

洶湧的洪水橫衝直撞,勢不可擋,一袋袋沙石壓不住,一條條棉絮堵不住,換用水泥和塊石仍無濟於事。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快調大船來堵!”九江市代市長劉積福下達命令。一艘60噸的船,來到決口處,想沉沉不了,被洪水席捲而去。一艘滿載煤炭的1600噸鐵駁船開來了,終於停在了決口中央的10米處。6條小駁船和一條拖船又分別沉在煤船的兩頭和外側。頓時,決口水頭明顯減弱,但江水仍然從船底和沉船之間的間隙湧進決口。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又是一場拼死的鏖戰。當地軍民拼命地往江堤和煤船兩邊拋投石料和沙袋,很快,被兇猛的江水沖走,又將3.5米長,裝滿石頭的大鐵籠,拋入水中,仍被衝得無影無蹤。萬餘搶險大軍面對小小決口,英雄無用武之地,一籌莫展。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關鍵時刻,神兵天降。8日晚,發明“鋼木土石組合壩”封堵技術的北京軍區某集團軍接到中央軍委的命令,立即抽調225名精兵強將,組成抗洪堵口技術分隊,當晚10時40分,由副軍長俞森海率領從華北某地直飛九江。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一下飛機,俞副軍長就帶領技術骨幹到現場察看地形、水情,制定了堵口方案。9日凌晨3點,堵口方案得到了國家防總和地方政府的認可。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9日早上6點,技術分隊按照預定方案,在決口處上、下壩頭展開戰鬥。四排鋼架和三排木樁,從上壩至下壩並行推進。上午11點,決口初上、下壩頭,20米長的鋼木框架進入水中。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水中作業難度加大。戰士們三人一排,四人一夥,六人一組,與九江市一建、二建的50名架子工,邊打樁邊擰螺絲固定。10多米的鋼管和木樁插入水中,打樁時無法立足用力,戰士們就搭人梯,兩名戰士在下踩在鋼架上,一名戰士手持錘子踩在戰友肩上,把一根根鋼管、一根根木樁打入鋼架之間,使每根鋼管交接處環環相扣,相互連接,形成鋼木結構填石的框架。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決口越堵越小,江水越流越急,技術分隊越戰越勇,“鋼木土石組合壩”越搭越牢,兄弟部隊和武警官兵投放沙包越投越快。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下午1點30分,長江洪峰這匹野馬終於被套上了韁繩,勝利實現了堵口合龍,滾滾洪水被制服了,九江市保住了,“鋼木土石組合壩”一鳴驚人,技術分隊一戰成名。

國家防總派江西專家組的朱太順處長前來答謝,他握著俞副軍長的手說:“我要為你們請功,鋼木土石結構組合堵口技術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在大江大河上的堵口技術又有新的進展。”

總政于永波主任和四總部慰問團看望技術分隊時說,你們集團軍的200多名官兵在整個抗洪搶險期間是一個特殊的整體,在關鍵的時刻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九江大堤決口階段,到後來怎麼都堵不住,國家防總調你們來了,同志們立了很大功勞。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九江市老百姓稱技術分隊是“堵口奇兵!”一位老人聽說技術分隊來自當年許世友將軍率領的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時,幽默地說:“還是許和尚的部隊能打硬仗!”

洞庭湖初露鋒芒

北京軍區27集團軍的“鋼木土石組合壩”在九江一舉成名前,已在洞庭湖安鄉縣段初露鋒芒。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7月24日晚11時,洞庭湖安鄉縣地段決口100多米,水深6至13米,流速4米 秒,10多萬群眾的生命受到威脅,安鄉縣城危在旦夕。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湖南省委、省政府立即部署了安鄉縣城保衛戰,當地廣大軍民連續奮戰3天多,採用了一切能夠採取的措施和辦法,但堵口效果不明顯,洪水仍肆無忌憚地衝向縣城,下游三個縣的數十萬群眾也受到嚴重威脅。危難時刻,湖南省委、省政府通過湖南省軍區向北京軍區27集團軍緊急求援。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7月28日上午9時,27集團軍派工兵處處長祁功元率堵口技術組趕到安鄉縣決口現場,經過調查論證後,下午4時開始實施堵口。他們指導當地軍民“固壩頭——設框架——填石料”,使“鋼木土石組合壩”的堵口技術每步作業均獲成功,在不到4天的時間裡,決口南北兩頭推進42米,有效地縮小了洪水的流量,為安鄉縣城大堤的加固、加高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保住了縣城,順利地實現了“減緩、控制、減災”的階段性目標。後來,湖南省和常德市政府從河堤全局的考慮,減輕下游壓力,決定暫不全部封死決口。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湖南省委副書記、省抗洪指揮部主任鄭維明稱讚北京軍區27軍堵口技術組:“你們成功的技術運用,極大地鼓舞了參加堵口的6000多軍民的士氣,縮小了決口,減少了流量,為確保縣城和下游的安全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使安鄉人民免遭了巨大損失。你們的傑出貢獻,湖南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堵口技術組轉移抗洪戰場時,湖南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聯名贈送了“英明決策戰洪魔,感謝親人救命恩”和“無私支援、情繫三湘”的兩面錦旗,並向某集團軍發了為堵口技術組的請功函。

滹沱河“殺手鐧”問世

在洞庭湖堵口和九江大決戰中的“殺手鐧”——“鋼木土石組合壩”是在兩年前的滹沱河抗洪大決戰中誕生的。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1996年8月初,河北省發生罕見的洪災,滹沱河流域出現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水位暴漲,河的北岸決口直接威脅京津安全;河的南岸決口將使衡水市、饒陽縣、武強縣、深縣等一市八縣受害。儘管河北軍民拼死抗洪,但洪水太大,8月7日,滹沱河饒陽縣故城村附近的南大堤仍發生決口,水深6米,流速3.7米 秒,洪水以每小時10多米的速度向決口兩側擴大,北京軍區27集團軍6000餘名官兵奉命趕到現場時,決口已達100多米。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千軍萬馬齊上陣,沙袋、石料、土袋、木頭不間斷地投向決口,又不停頓地被洪水沖走。我國傳統的“平堵”、“立堵”、“平、立混合堵”等各種辦法都用了,仍無濟於事。決口在繼續擴展,洪水以每天淹沒6萬畝農田的速度發展著。時間就是生命,人們憂心如焚,但又束手無策。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危難時刻,少將軍長邱金凱反而冷靜下來,他經過慎重思考提出了“減緩、控制、縮小、封堵”的堵口決策,既先設法鞏固決口兩頭,使其不再擴展,爾後再設法堵口。經過官兵一夜的奮戰,決口兩端用樹木、沙袋封住了,形成了完整的保護外殼,遏制了決口的擴展。

接著,向決口裡投放石料、沙袋的戰鬥又開始了,又失敗了。

邱軍長命令部隊停止無效的投放。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一場集思廣益的“諸葛亮會”開始了,最後,邱軍長集中大家的智慧,提出了藉助我軍工兵築城和橋樑專業的經驗,採用“鋼木框架結構、複合式防護技術”合龍決口。這種方法是用1.5寸鋼管間隔2.5米沿大堤中心線固定成數個框架,鋼管長度依水深而定,下端植入壩底2米以上,上部高於水面1至1.5米做護欄,框架兩側分別植兩排木樁,再在框架中心線上加植一列固定樁,並與鋼骨架用鐵絲固定,形成整體。框架內外用重約150斤的石子袋由下向上、由裡向外梯次填塞,上游石袋中鋪墊三層防滲土布和塑料布,形成由布、石、木、鋼、土多種材料構成的複合防護層。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隨後,邱軍長又和大家制定了“理順、加固、分流”的實施方案,既在上游用樹枝、竹排理順洪水流向;加大框架跨度,增加斜杆支撐,提高抗力和穩固強度;在決口上游約20米處植樁分流、減壓。

最後,又對施工進行了合理編組,靈活用兵。共分為結構框架組、植樁組、填塞組、運輸組。各組又分別編成若干個小組,分段、分批展開,均以搭架植樁為核心,梯次作業。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方案實施後,人們在現場看到了一幅頗為壯觀的場面:植樁組6人為一小組,採取水面上下一體,平行作業的方法;運輸組採用水陸並進,人機結合的方法,水上使用軍用門橋、衝鋒舟,陸地使用三輪車運送材料;填塞組採用流水作業、分段輸送作業的方法。由於各組分工明確,銜接緊湊,使整個合龍作業緊張有序,忙而不亂。在現場視察的姜春雲副總理高興地說:“我看了這麼多省的救災,沒見過像你們這樣的場面,你們這種堵口的方法很好,是個創舉。”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經過7個晝夜的奮戰,水深6米、流速3.7米 秒、164米寬的大決口,終於勝利合龍,堵口“殺手鐧”終於問世。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滹沱河饒陽段的堵口成功,保住了“一市八縣”,據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計算,減少被洪水淹沒損失20億人民幣。

98抗洪:許世友麾下的堵口奇兵

九江堵口成功後,“鋼木土石組合壩”被評為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當年許世友將軍麾下的第9縱隊,又一次青史留名。(完)

本作品版權歸“晨暉軍事”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