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没钱不可怕,就怕还很“脏乱”,孩子多半也不会有出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表面光鲜亮丽,家里却乱得连狗窝都不如。你在街上碰到的精致的小姐姐小哥哥,有可能家里在家里东西乱放,袜子乱丢,朋友来家里都没处可落脚。这些生活习惯,其实也和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联。

家里没钱不可怕,就怕还很“脏乱”,孩子多半也不会有出息!


案例:

前段时间一亲戚来我家玩,一进门就跟我说到:“哇,我发现你们家可真是干净整洁啊,我们在家都不爱收拾房子,就连我儿子上大学回来,每天房子也是乱七八糟的,袜子乱堆,七八双在那没洗。

当时听着也没在意,前两天亲戚邀请我去她家吃饭,我才见识到了什么叫脏乱臭。当时我一进去真的是臭死了,他也没什么感觉还说已经习惯了,在宿舍也是这样子的。唉,真是穷了一辈子,脏了一辈子啊!”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插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嘛!回家也好好收拾收拾。”

亲戚又补充道:“我和孩子他爸都属于大大咧咧之人,对于家庭很少收拾。每次回家,他爸就躺在沙发上刷朋友圈。刚开始,我还会稍微收拾,但后来我也厌倦了,因为每天的工作真的很累。时间久了,我们都养成了懒惰的习惯,除非家里来客人,否则绝对不愿意收拾。躺在沙发上什么也不想做。”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个上了大学的儿子,在家里脏臭袜子乱堆乱放,是情有可原了。他的行为只会比你们更严重,不懂得收拾,不重视个人卫生,甚至没有丝毫的集体卫生意识。

家里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脏乱差",一个房间凌乱的家庭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注定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家里没钱不可怕,就怕还很“脏乱”,孩子多半也不会有出息!

家里“脏乱差”为什么容易影响孩子?

如果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会发现大多数成绩出众能力卓越的人,不管是在学校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所处的环境都是干净整洁的。

哈佛商学院调查显示:一所学校中课桌收拾齐整的孩子往往都是那些成绩优异乐观开朗的孩子,因为整理使得他们学会了规划、学会了耐心,心无积尘,面目清明。

在整理东西的同时,也能对我们的心灵进行整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井然有序。如果我们家庭的环境过于杂乱无章,甚至还会因为经常找不到东西而养成暴躁易怒的性格,孩子也会在家长的影响下变得暴躁还不爱整理,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对他们归类整理能力的培养!

家里没钱不可怕,就怕还很“脏乱”,孩子多半也不会有出息!

孩子不愿意去整理房间可能源于幼年时期的家庭影响。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力,他们会在无意中模仿父母的做法,如果你经常把家里收拾得非常干净,那么在这种环境下,他也会很快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反之,如果家里脏乱差,整个家庭给孩子传递的思想就是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甘于现状,整个家庭都没有给孩子上进的动力,孩子又怎么有决心改变现状呢?让孩子的生活状态和心情也都是杂乱的,很容易失去热爱生活的情绪,很容易向生活低头,以后在社会上也不会努力奋斗,更别提赚钱养家了。

家里没钱不可怕,就怕还很“脏乱”,孩子多半也不会有出息!

从小如何培养孩子有保持整洁的态度?父母要学会这两点。

1、和孩子一起动手,让孩子学会动手

家长在陪孩子玩耍时,玩完之后可以自己先把手上的玩具放回原处,再引导孩子把手上的玩具跟自己一样放回原处,而不是随手一丢就不管了了。

平常吃完饭之后,家长也可以先行把碗等收进厨房清洗,跟孩子说“爸爸妈妈洗碗,你帮爸爸妈妈把桌子擦干净好不好”,引导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和孩子一起劳动,会让孩子更觉得有意义,做事也更有干劲。

家里没钱不可怕,就怕还很“脏乱”,孩子多半也不会有出息!

2、不要斥责孩子,培养孩子的耐心

孩子还小的时候,耐心都会比较差,做事可能因为没有经验,也做得不好,也不要着急呵斥孩子。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斥责说孩子怎么这么笨,什么事都做不好,那这样孩子也会越发的没有耐心,甚至会有自责愧疚的心理,更是不愿意去整理。

所以,如果想要培养孩子整理的意识,家长要用耐心和鼓励去引导他们做的更好,比如说可以家长先做一遍,让孩子跟着做第二遍,孩子做错了告诉他错哪里,只要家长多坚持引导孩子,时间一长自然就养成好习惯了。

家里没钱不可怕,就怕还很“脏乱”,孩子多半也不会有出息!

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位优秀的家长,我们跟孩子说的一字一句,我们在孩子面前的一举一动,都跟孩子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关系。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才会越来越好,在督促孩子的学习时,也要多注意孩子日常的生活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