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背后,不仅是“纸上谈兵”的失败,更是赵国国力的失败

说到长平之战,我们都会把赵国的失败归咎于赵括的纸上谈兵。我们一直都认为如果赵国没有替换廉颇的话就不会失败。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我们在对长平之战深入的了解后发现,事实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的简单,

长平之战到赵括上场之时赵国其实已经很难支撑下去了。即使不换掉廉颇,赵国的失败也早已经注定了。

长平之战的背后,不仅是“纸上谈兵”的失败,更是赵国国力的失败

秦赵上党之争

在长平之战之前,秦国看上了韩国的上党郡。韩国由于惧怕强大的秦国韩王无奈之中只能选择把上党郡割让给了秦国。但是,韩国的上党郡太守不愿意向秦国投降,选择了祸水东引向本来看热闹的赵国投降。而原本看热闹的赵国面对突如其来的好处自然是不客气的收下了。这就引起了秦国的不满。秦国军队开始向赵国发动进攻。虎狼之秦的称呼不是白得的。秦军战力强大。老将廉颇带领的赵军也不是他的对手。廉颇刚上场就被秦国打了个措手不及。无奈之中只能退到丹水的东岸上去筑起城墙开始了与秦军长期对峙的局面。

长平之战的背后,不仅是“纸上谈兵”的失败,更是赵国国力的失败

上党之争演变为国本之争

原本秦国与赵国只是对韩国的上党郡的争夺,但是伴随着双方对峙后都不断的开始向前线增加兵力使得双方在前线集结了大量军队,最多时候秦赵两国在前线都集结了超过四十万的军队。上党之争也就演变成了国本之争。谁也没办法后退一步。

长平之战的背后,不仅是“纸上谈兵”的失败,更是赵国国力的失败

长期的对峙也随着两军都无法突破对方变得安静下来。这时候就是拼消耗的时候了。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强大起来的不仅仅是军队,它奖励耕战极大了保障了秦军的后勤。而赵国这边不仅多山,他的粮草也是十分短缺的,国内精壮男子都已经在前线和秦国对峙了。使得原本就缺粮的赵国更加的雪上加霜。这就使得赵国不得不急于寻求突破。想要快速的结束两方的对峙。

但是赵国拖不住秦国拖的住,一方面秦国利用赵国想要求和的目的假意有求和的意向使得其余国家误以为秦赵会求和把赵国孤立起来。另一方面继续与赵国对峙。在长达三年的对峙中使得赵国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国内已经到了无粮可用的地步了。加上其余国家的保持沉默使得赵国不得不孤注一掷急于求胜。但是,稳重的廉颇不愿意出击。所以赵王只能换一个愿意主动出击的人来接替廉颇。这个人就是年轻气盛且又很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了。在赵括接替廉颇以后秦军也秘密地换上了名将白起。而赵括上任以后清楚的知道赵国已经拖不下去了,为此,赵括开始改变部署。积极准备出击。

长平之战的背后,不仅是“纸上谈兵”的失败,更是赵国国力的失败

赵括主动出击,长平赵国大败

白起利用了赵括急于求战的心理策划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而年轻气盛的赵括果然朝着白起的陷阱一步步走入。最后主力被围困在长平。但是,我们能说赵括无能吗?其实也不是的,赵括可不仅仅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最起码在他带领下的赵军也很有凝聚力。

长平之战的背后,不仅是“纸上谈兵”的失败,更是赵国国力的失败

在断粮的四十六天后赵括依旧能组织起来军队进行突围这就很说明他的能力了。如果它不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可能断粮几天军队就奔溃了。而得知赵括被困长平后,秦王征调了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壯奔赴前线。反观赵国这边在主力被围的四十六天里面组织不起来像样的援助。因为此时的赵国早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外部其余几国也没反应过来。赵括在长平苦等援军四十六天不到在绝望中只能组织起来最后的突围。最后,赵括也战死在突围的路上。在赵括死后,群龙无首的赵军选择了放下武器向白起投降。结果白起一句坑杀所有降兵,只放回了240个年龄较小的少年郎。

长平之战的背后,不仅是“纸上谈兵”的失败,更是赵国国力的失败

而秦国即使赢得了长平之战却也损失惨重,伤亡超过半数。这其实也足以说明赵括在一定程度上面还是很有本事的人。但是让人无奈的是长平之战发展到最后已经不是武将以及士兵之间的战争了。而是国力的较量。赵国的改革只完成了军事上的变革,它在国内其它方面远远落后于秦国。即使不是赵括,换上任何人上去,赵国也是失败的。毕竟拼消耗赵国绝对不是动员能力远超各国的秦国的对手。赵国的失败更多的还是国力上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