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趣論輕鬆談》第二節 基本阿毗達摩


《發趣論輕鬆談》第二節 基本阿毗達摩


基本阿毗達摩


阿毗達摩的思想裡,有四種究竟法: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法(rūpa)和涅槃(nibbāna)。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事物都是非實質性的妄想/錯覺、假名施設或者是概念(paññatti)。


心(citta)

  三種心


根據佛陀的教法,總稱為名法(nāma)的心(citta)及其心所(cetasika)構成認知性的現象。以對所緣的經驗或感知而言,心只有一種;但按照其伴隨的心所,心又可劃分為89種。然而,基本上它大致分為以下三種:


1. 潛意識:第一種心叫做先天心,這是過去業的果報。先天心決定我們的智、愚、仁慈或殘暴。換言之,它代表我們的遺傳和性格。

如同河中的水流一樣,一個人的先天心,終其一生都不斷地剎那生剎那滅,完全有意識的思維間隙除外。先天心依字面的意義有三個名稱:在生命或是受孕的最初剎那是「結生心」(paṭisandhi),最後一剎那是「死心」(cuti),在生死之間,缺乏有意識的思維時叫做「有分心」(bhavaṅga)。一般的英文中找不到對等的語詞,但最接近的概念可能就是「潛意識」。沒有中斷的先天心或者潛意識之流,發生在母胎時﹑在深層睡眠時﹑要不就在無意識狀態時。


當所緣撞擊識流時,潛意識產生善或不善的心念,視我們的心態(作意manasi-kāra)而定。換句話說,我們的念頭通過先天心或者潛意識而進入意識之流,前者因此而稱為「意門」(mano-dvāra)。談到這個先天心或者潛意識,佛陀有以下的言說:


比丘們,此心明淨,而為客塵煩惱所染。

Pabhassaramid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ñca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iliṭṭhaṃ. (《增支部》)


潛意識有19種,如下:


1  畜生﹑鬼道或地獄眾生的潛意識叫做推度心santīraṇa[7],是不善業的果報。

2  人道天生肢殘眾生的潛意識也叫做推度心,是陋劣善業的果報,因為做這種善業時缺乏智慧,並且有不善心所為其前導或後續。

3  正常人或天道眾生的潛意識是八大果報心之一。這八種心是過去良質善業的果報。

4  梵天眾生[8]的潛意識是九種禪那果報心之一 (5種色界果報和4種無色界果報)。這些心是前一世禪定的果報。

  

2. 根門識:第二種心稱為根門識,主要由五種關係著根門的心構成:見﹑聞﹑嗅﹑嘗﹑觸。每一種又分為善﹑不善二類。


當一個色所緣撞擊眼根門時,同時的潛意識剎那滅去(atīta-bhavaṅga 過去有分);第二個潛意識振動(bhavaṅga-calana 有分波動);第三個潛意識遮斷潛意識之流(bhavaṅg–upaccheda 有分斷);接下來我們充分的注意力被導向色所緣(pañca-dvārāvajjana 五門轉向)。於是眼識(cakkhu-viññāṇa)生起,連續生起的有所緣的領受心(sampaṭicchana),所緣的推度心(santīraṇa)以及所緣的確定心(voṭṭhapana)。當聲﹑香﹑味﹑觸分別敲我們的耳根門﹑鼻根門﹑舌根門以及身根門時,同樣的過程生起。這些根門識(五門轉向心和確定心除外)連結到我們過去的業。由於善業的果報,我們經驗到可欲的目標;不善業的果報則讓我們經驗到不可欲的目標。所以,透過這些根門識,我們只不過以一種被動的方式經驗到當下的所緣,而沒有善(kusala)或不善(akusala)的反應,或者是有喜悅(somanassa)或憂愁(domanassa)的感受。


3. 全分心:第三種心是十足活躍的心,稱做速行(javana)。


實際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思維/念頭」,含有善(kusala)或不善(akusala)的反應,喜悅(somanassa)﹑憂愁(domanassa)或是中性的(upekkha)覺受。這全分的心夠強而有力,足以遺留下其相應的心力(viññāṇa-satti)而潛存著。此心有二種:五根門速行(pañca-dvārika-javana)和意門速行(mano-dvārika-javana)。


上文已經描述了八心識剎那,以最初的潛意識開始,最後是所緣的確定心(voṭṭhapana)。當五種所緣之一,透過其對應的根門來現時,確定心生起,其後緊接著生起五根門速行。當任何一種所緣,包括一般性所緣或心的所緣(法所緣 dhammārammaṇa)經由意門 (潛意識)現起時,意門速行心(心念)便生起。任一種速行心(五根門速行心或意門速行心)重複六或七次,隨後是二剎那的彼所緣心(tadārammaṇa),如果所緣明顯到足以吸引全副的注意力(atimahanta-ārammaṇa 極大所緣)的話。這些速行或心念可以分為55類,如下:


1  八種貪根心,驅動不道德的行為如偷盜﹑邪淫﹑飲酒嗑藥等。

2  二種瞋根心,驅動不道德的行為如殺生﹑凌虐﹑傷害﹑中傷他人﹑惡口或兩舌等。

3  二種痴根心,由此生起所有失念(mindless)的行為,包括講是非﹑白日夢﹑內心躁動不安和打妄想。

4  生笑心(hasituppāda),屬於阿羅漢—圓滿證悟者—之心。

5  十六種善心(8廣大善心及8廣大唯作心):驅動如佈施﹑持戒﹑義工服務和禪修等的善行。

6  十八種禪那心:與深度禪定(或禪支)相應,此為十色界心(5善心,5唯作心)和八無色界心(4善心,4唯作心)。

7  八種出世間心(4道,4果):與高階觀智或八支聖道相應。


注:附錄-1列舉上述諸心,請參閱之。七種速行心之前五種為一般速行,包括這類心所如思考﹑計劃﹑白日夢﹑分析﹑推理﹑快樂與不快樂等等。末二速行(禪那和出世間)是分別由於定力和觀智而高度開發的心。我們將在第17和第18發趣緣中詳細解說。


《發趣論輕鬆談》第二節 基本阿毗達摩


五門心路


為進一步瞭解上文所述,我們需要了解二種心路過程,即:五門心路過程(pañca-dvārika vīthi)以及意門心路過程(mano-dvārika vīthi),此二者經常干擾潛意識之流。當五種感官目標撞擊各自對應的根門時,心路過程生起,其連續的心識剎那如下:

1  過去有分(atīta-bhavaṅga)

2  有分波動(bhavaṅga-calana)

3  有分斷(bhavaṅg'upaccheda)

4  五門轉向心(pañca-dvār'āvajjana)

5  眼識(cakku-viññāṇa)〔耳識﹑鼻識等〕

6  領受心(sampaṭicchana)

7  推度心(santīraṇa)

8  確定心(voṭṭhapana)

9  七充分活躍的心識剎那(javana 速行),依於各人心態之不同,而有善或不善的心所(cetasika)伴隨著。

10  二剎那的彼所緣心(tad'ārammaṇa)


在此一心路過程中,1~3是潛意識剎那,4~7是根門識,其餘的皆視為全分心。實際上唯有第9(包括7個心識剎那)才是真正的全分心,因其含有不善(akusala)或善(kusala)的心理反應,悅樂(somanassa)、不樂(domanassa) 或中性/舍 (upekkhā) 的覺受,所以它夠強而有力,足以留下潛存的心理力量。然而,第8和第10心識剎那也包含在全分心中,只是因為它們分別在稱為速行的全分心之前和之後〔生起〕。但第5項不屬於全分心,因其先於根門識,且只引生這種心識而不是全分心。


解說: 通常「檢視、領納、探究、確定以及了別」是費時費勁的動作。然而,在談到心路(vīthi)時,這些名詞實際上是指特定的心識剎那,它們以如此獨特的方式對感官目標起反應。這類心識剎那是如此地短促,以致於在片秒中會有幾萬億個產生。所以,我們應當把它們當做某些心的功能來理解,而不要看它們在日常用語中真正的意思。

  

第六根門的心路:當一個一般性的目標 (見前面第3節註解)撞擊意門時 (潛意識之流), 意門心路 (mano-dvārika vīthi ) 生起如下:


1  有分波動(bhavaṅga-calana)

2  有分斷(bhavaṅg'upaccheda)

3  意門轉向心(mano-dvār'āvajjana)

4  七充分活躍的心識剎那(javana 速行),依各人的心態不同,可相應於善或不善的心所。

5  二了別心識剎那(tad'ārammaṇa 彼所緣)


注:在此心路中,前二者是潛意識剎那,其餘皆被視為全分心,理由同上所述。〔此中〕沒有根門識。


心所(CETASIKA)


第二類究竟法是稱為cetasika的「心所法」。心所法將心分為好幾種,正如水分為好幾種,端視其是隨著紅、綠或紫的染料變色而定。事實上,心與伴隨的心所一道生起,同時滅去,經驗相同的目標, 所依處也相同。是故,要了解心的分類,我們必須對各種類的心所法有所瞭解。心所法為數52種:14種不善心所法,25種善心所法和13種通一切心所法。


13種通一切心所法有13種心所是任何善心或不善心共通的。其中,前七心所是通於一切心的,而後六心所只屬於特定情境中特定的心。


1  七遍一切〔心所〕:觸 (phasso)、 受(vedanā)、想(saññā)、思(cetanā)、 一境性(ekaggatā)、命根(jīvitindriya)、作意(manasi-kāra). 此七心所伴隨著每一哥心識剎那,無論是善、不善或無記。

2  六雜〔心所〕:尋(vitakka)、伺 (vicāra)、勝解(adhimokkha)、 精進(vīriya)、喜(pīti)、欲 (chanda)。此六心所選擇性地偶而伴隨某些心識剎那。


這13通一切心所中有些憑藉著它們自身的特性,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1  觸(phassa)是協助心與所緣產生聯繫的心所,〔其作用是〕如此地生動鮮明,好像心真的碰觸到所緣一樣。

2  受(vedanā)心所協助心去品嚐所緣的滋味,無論是苦是樂,或是中性的。

3  想(saññā)是協助心記住所緣的心所。這個心所的特徵就是我們所謂的記憶或智識。

4  思(cetanā)心所負責我們一切稱為「業」的善惡行為。

5  一境性(ekaggatā)是協助心專注在所緣上的心所。一境性有助於智慧〔的開展〕,同時也是獲得禪定(jhāna)的關鍵因素。

6  〔名〕命根(jīvitindriya)是一種心所,維繫著我們心所的存活。

7  作意(manasi-kāra)是對所緣產生注意力的心所。

8  初步的注意力(vitakka尋)和持續的注意力(vicāra伺)是將心導向,並保持在所緣上的二種心所。此二心所連同喜(pīti)、樂(sukha)與一境性(ekaggatā)成為禪那(jhāna)的〔五〕支分。

9  精進(vīriya)和欲(chanda)是激勵心的二個心所。它們屬於一組我們稱之為成就因子(iddhi-pāda神足)的四種心的功能, 即: 欲(chanda)、心(citta)、精進(vīriya)和審察(vīmaṃsa)。

10 

 14種不善心所法:不善心所有14種,其中前四者遍於一切不善心,後十則在特定的情況下相應於特定的不善心。


1  四遍行不善:痴 (moha)、無慚(ahīrika)、無愧(anottappa)、掉舉或煩亂不安(uddhacca)。

2  十特定不善:貪(lobha)、邪見(diṭṭhi)、我慢(māna)、瞋(dosa)、嫉(issā)、妒(macchariya)、[9]悔(kukkucca)、昏沉(thina & middha)、疑(vicikicchā)。


任何一種惡行總是含有四種遍於一切不善的心所。它們在這些方面顯現:失唸的行為、無意義的言談、痴想妄覺、迷惑和妄念紛紛等。隨著這四遍行不善,lobha(其特點為貪婪、渴求、自私、感官之慾、性之慾、邪見或我慢)在偷盜、欺騙、搶劫、強暴和私通等行為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由於這四遍行不善,dosa(顯現為憤怒、厭憎、惡意、羨慕、嫉妒、偏見或懊悔)在殺戮、傷害、兩舌、毀謗、貶抑他人等的行為中運作著。


25種善心所法:善心所有25種,其中前19心所遍於一切善心,後六者只在特定的情況下相應於特定的善心。

1  十九遍一切善〔心所〕:正信(saddhā)、正念(sati)、慚(hirī)、愧(ottappa)、無貪(alobha)、無瞋(adosa)、心的穩定性(中舍性 tatra-majjhattatā)、心所輕安(kāya-passaddhi)、心輕安(citta-passaddhi)、心所輕快性(kāya-lahutā)、心輕快性(citta-lahutā)、心所柔軟性(kāya-mudutā)、心柔軟性(citta-mudutā)、心所適業性(kāya-kammaññatā)、心適業性(citta-kammaññatā)、心所練達性(kāya-pāguññatā)、心練達性(citta-pāguññatā)、心所正直性(kāyujukatā)、心正直性(cittujukatā)。

2  六特定善〔心所〕:三種離心所如正語(sammā-vāvā)、正業 (sammā-kammanta)、正命(sammā-ājīva);二種無量心所如悲憫 (karuṇā)、隨喜(muditā);還有慧根(paññā)。


這十九遍一切善心所總是包含在所有的善行中,諸如佈施(dāna)、持戒 (sīla)、禪修(bhāvanā)等等。例如,行佈施需要所有的19心所,如對佈施功德的信心(saddhā),憶念佈施的價值(sati),有慚愧心(hirī, ottappa),無私(alobha),慈愛(adosa),內心安穩(中舍性 tatra-majjhattatā)等等;其它的持戒、禪修等善行也是一樣。


除此19心所外,還有其他六種相應於某些特定善心的心所:三離心所(viratī)在戒行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濟人於所需,助人於困厄,這是悲憫心(karunā)在運作,而隨喜心(muditā)則是隨喜於他人的善行;智慧(paññā)則顯現在推度、理解、體驗觀智和證悟中。


《發趣論輕鬆談》第二節 基本阿毗達摩


色法(Rūpa)

第三類真實法是色法。我們多數人都認為物質的東西是可觸知的、固態的物體。事實上,根據阿毗達摩〔的思想〕,一個物體可以不斷地被分解乃至於無,僅剩能量。因此,世間並沒有堅實的東西。那麼,我們可能會提這樣的問題:既無堅實之物,何以我們不能像穿透空氣一般,穿越一道牆或一座山呢?因為我們的感官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經驗地大,並非那些東西本具堅實性。這也就是為何某些種類的光線,可以穿透牆或山的原因。


再者,這些物質的元素是如此迅速地消失,以至於來不及老化或是移動位置。物體看似可久續,那是因為不斷有新生的法取代前法,就如同河流之水,或是蠟燭裡燃燒的物質一樣。物體看似會移動,那是因為替代的新法,前進式地在稍遠的地點生起。物體看似會老化,那是因為它們的替代法,在質上或是量上都隨著時間的過去而衰壞。就是因為這些大量而連續的替代法,我們誤以為它們是堅實或恆常的東西,是會老去或移動的東西。實際上,不管是老是少,是美是醜,是動是靜,這些無非盡皆是妄覺。它們不折不扣就像是那燭火,變動不絕,且持續新舊更迭。因此也就有此一說:


未生者生起,已生者逝去。一切有為法,如琴之音,恆常為新。(《阿毗達摩攝義論疏》Abhidhammattha Saṅghaha Bhāsātīka)


八不離色:有八種基本色法,構成我們的身體以及宇宙萬物。此八法恆常相隨,故稱為不離(avinibbhoga)。業、心、時節和食素不間斷地、無限量地造此八法,因此我們的身體看似堅實且長存。它們是:

1  地(pathavī)

2  火(tejo)

3  水(āpo)

4  風(vāyo)

5  色(vaṇṇa)

6  香(gandha)

7  味(rasa)

8  食素(oja)


無生物:無生物(anindriya-baddha-rūpa)是巴利文叫做"utu"的時節所生。究竟而言,這也就是火界,或者是溫度。所以,這樣的臆想或許是合理的:無生物從太陽產生,並轉化成我們日常生活所見的種種東西,或是轉化成新近發現的物理元素如中子、質子與電子。根據阿毗達摩,無生物是由時節或火界所生的八不離色構成的。例如,我們觸摸蘋果時會有軟硬(地界)的感覺,或是冷熱感(火界),厚重或凝聚感(水界),緊繃或壓迫感(風界)。透過我們的感官,還會經驗到它的顏色、氣味、味道和營養素。構成蘋果的這八不離法是剎那剎那生滅的,但蘋果看似持續不變,那是因為不斷有大量的新生的八不離法取代〔滅去的舊法〕,就像燭火或河的水流一樣。


如此龐大的色法〔變化的〕過程,我們是無法透過外在的感官而窺其全貌的。然而,觀智能夠幫助我們在某種程度上透視之。


生命體:至於生命體,這比起無生物的世界要複雜得多,因為它不止是由火界或太陽所生,還從業、心和食素(營養)所生。我們都知道,在母親的子宮內,我們的身體是由父親的精子,和母親的卵子的結合而開始。這個結合體巴利文就叫做「羯邏藍」(kalala),據說是除了心與心所之外,還由三十種物質元素構成。就從彼刻開始,我們展開了這一生漫長的旅途。之後,胚胎在第一週轉成「頞部曇 abbuda」(泡沫),然後是第二週的「閉屍pesi」(肉團)與第三週的「鍵南 ghana」(硬肉)。再來就是第四周的「缽奢伽 pasākha」(頭與四肢),包括頭髮和指甲。過了十一週之後,我們的眼耳等感官開始成形。因此,生命中第一剎那的胚胎時期,我們的身體完全是由業生色所構成。更確切地說,羯邏藍以及我們所有的感官都完全是業所生的。


業的意義:業的字面意義是行為。然而,佛陀說業即是思或動機,它為我們的一切行為負責。例如,當一部車子撞到人時,該負責任的是開車的人,而不是車子,雖然真正撞到人的是車子。比照此理,我們認為業是思或動機,而非行為本身。我們的行為分為善或不善,端視我們的動機而定。動機其實與我們的行為一道生起並滅去,但它們卻在我們的心路過程中,遺留下一股潛存的心力(業力 kamma-satti),就像火柴裡蘊含有起火的傾向一樣。當因緣成熟時,這股力量就會帶給我們對應的果報。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業。


業生身:影響我們身體的不止是遺傳與環境,還有其他的因素。這也就是為何即使是雙胞胎,生具相同的遺傳,在相同的環境中成長,但二者之間還是有很多的差異。他們雖然有著相似的外表與面貌,但其中一個可能比另一個腦筋更好,更健康或更幸運。此外,還可以思考這幾點:何以我們生具這種特定的遺傳,生在這種特定的環境,為何不是別種;為何我們生為男人或女人,為何不是相反的性別;為何有些人生來具有特別的才能和傾向,為何其他人並未生具這些;何以有些人能獲得成功的機會,何以其他人不能?這些是在遺傳與環境之外,值得思考的問題。


根據佛陀的教法,造成我們在各方面彼此不同的是業。如果我們過去生造了善業,如慈善佈施或持戒,今生就會出生在上流社會的家庭,同時也會有健美的身軀,健康而美麗的眼、健康而美麗的鼻等等。如果我們造了惡業如殺、盜等,情形就會相反。根據阿毗達摩,我們一生當中,從成為胎兒的那刻開始,業就直接無休止地製造很多我們身中的色法,如下:

1   八不離色 (avinibbhoga)

2   空界 (ākāsa)

3   眼淨色 (cakkhus-pasāda)

4   耳淨色 (sota-pasāda)

5   鼻淨色 (ghāna-pasāda)

6   舌淨色 (jivhā-pasāda)

7   身淨色 (kāya-pasāda)

8   女根色 (itthi-bhāva)

9   男根色 (puṃ-bhāva)

10  心所依處 (hadaya-vatthu)

11  命根色 (jīvitindriya)


心生身:顯然,我們的心會以不一而足的方式影響色身。我們所有的動作背後,如打字、走路、微笑等等,都有心在。我們身體的化學變化中,心總是居於領導的地位。例如,當我們生氣時,身上起了物理變化,使我們的臉變紅,心跳加速等。當我們興奮或緊張時,腳會變冷。當我們想起悲傷的事時,淚流了下來;當我們想起美食時,口水流了出來;想到性事則會引生其他生理的變化。善的心所總會產生健康的化學物質,使我們的生命健康長壽,而不善的心所則相反。如是,打從在母胎裡的第二心識剎那開始,我們的心便終生不斷地在我們身上製造下列的色法或化學物質:

1  八不離色 (avinibbhoga)

2  空界 (ākāsa)

3  身體姿勢(iriyāpatha 威儀)

4  身表 (kāya-viññatti)

5  語表 (vacī-viññatti)

6  笑 (hasana)

7  聲(sadda)

8  身輕快性 (lahutā)

9  身柔軟性(mudutā)

10  身適業性 (kammaññatā)

  

時節生身:如前所述,時節究極而言即是火界或溫度。倘若我們能夠設法擁有宜人的氣候,我們就能活得更健康更長壽。當然,我們知道太陽對我們的生活有多麼大的影響。若非太陽,宇宙中就不可能有我們以及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存在。這是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所以,終我們一生,從結生心(輪迴心)那一剎那開始,時節或火界便不間斷地在我們身上製造下列這些色法

1  八不離色(avinibbhoga)

2  空界(ākāsa)

3  聲(sadda)

4  身輕快性(lahutā)

5  身柔軟性(mudutā)

6  身適業性(kammaññatā)


食生身:

食物的精華在巴利文裡叫做食素(oja),這很可能就是指我們所吃的食物中,包含的維他命和礦物質。我父親只有五呎四吋高,可是他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遠比所遇到的大部份日本軍人要來得高。他告訴我說他都叫他們「矮子」。如今,很多日本人的身高跟歐洲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樣的。毫無疑問,造成身體上大不同的是食素。從胎兒時期自母親攝取養分開始,我們一生當中食素不間斷地製造下列諸法。以下是食素所生色法:

1   八不離色(avinibbhoga)

2   空界(ākāsa)

3   身輕快性(lahutā)

4   身柔軟性(mudutā)

5   身適業性(kammaññatā)


我於2007年在俄亥俄州安提阿大學演講阿毗達摩,以下是聽眾所提的問題:

問:佛教學者總是強調四大根本元素,說是世界的最初〔物質〕,其實,我們已經發現了百餘種元素,您怎麼解釋?

答:上面提到,我們的宇宙是由火界所成的(utu-ja)。要不是太陽,這個星球甚至還無法誕生。基於這個事實,我們或可合理假設,火界轉化成今日我們所發現的百餘種元素,或者是現今我們所見的一切萬物。

再者,佛陀是依據教化對象的智力和心靈背景而施教的(āsayānusaya)。換言之,他是以一種當時代人能接受的方式來教導他們。以下的事件說明這點:

一日,目犍連尊者對佛陀說:「我發現靈鳩山(Mt. Gijjakuta)上到處都有很多的鬼靈(peta)。」佛陀就說他也發現到這點,但沒有說出來,因為還不到人們能接受的時候。由此看來,顯然佛陀的教化是以當時眾生的根器為限的。

問:即使是愛因斯坦的理論,在最新的科學實驗之下,有些也站不太住腳。那麼佛陀的阿毗達摩又如何呢?

答:我沒有立場評判佛陀的阿毗達摩。無論如何,對於佛陀的教法,如果你願意的話,你有權利選擇贊同或反對。

  

《發趣論輕鬆談》第二節 基本阿毗達摩


涅槃(nibbāna)


  涅槃的定義:最後一種究竟法是「涅槃」,其字面上的定義是渴愛或執著的根除(vānato nikkhantaṃ nibbānaṃ)。因為這樣,在初轉法輪時,佛陀自身是如此描述涅槃(nirodha-sacca)的:

苦的止息(nibbāna)即是執著的完全止息、捨棄、根除、解脫、或者是離執。(Tassāyeva taṇhāya asesa nirodho, cāgo patinissaggo, mutti, anālayo. 〈大品經〉頁247。)


我且引述一事來詳明此點。事情發生在緬甸,一次車禍中,一個婦人的丈夫死了,趴在地上,她對著丈夫的屍體痛哭。但是,當警察一來,把屍體翻過來時,她卻破涕為笑了,因為原來死者並不是她的丈夫,而是丈夫的同事。事實上,令她痛苦的不是有人死了,而是她對那人的執著有多深。如果那個同事是她執著的對象,她就會感受極度的痛苦。反過來說,如果她對丈夫沒有執著,就不會感到非常痛苦。所以,

我們的痛苦或悲傷起因於執著或貪愛。執著愈深,痛苦就轉劇;執著愈少,痛苦就愈小;不執著,便無痛苦。這就是涅槃(nibbāna)的真實義。


再者,創造我們生命的就是執著或貪愛;生命是苦或是樂,依我們的業之善惡程度而定。舉例來說,渴望高高樹上的葉子,可能就是一種力量,在基因上創造了鹿的長頸。欲求保護可能就是令龜類長出硬殼的力量。二次大戰期間,一架英國飛機在下緬甸被擊落。兩名喪生的機師,投生在附近村莊,成為雙胞胎姐妹。她們可以生動地敘述過去世﹝的情景﹞,以致無人能夠否認。一位美國的研究員在訪談中問她們,為何會生為女孩呢?她們答說可能是他們離家之後,一直想念著他們的妻子。她們的回答說明瞭,我們有怎樣的欲求,執著就創造怎樣的生命。這也就是為何十二緣起中說道:「依於執著而有輪迴。」,但是決定生命品質的是我們的業。


不消說,世人誰也不想死,也就是說人人對生命都有執著,難怪我們一再地生死流轉。如果我們對生命,或者對生命中任何其他事物沒有執著的話,也就不會再有來生、不再有老、不再有病、不再有死。因此,執著的止息導向苦的止息。根據佛陀初轉法輪的開示,這正正是涅槃(nibbāna)的意義。

至此,可能有人會問:「倘若執著的止息就是苦的止息,那麼舉個例,何以佛陀在徹底根除執著之後,仍遭受背痛之苦呢?」答案是:「他患背痛,是因為還有色身在,那是由於過去生的執著所遺留下來的。這種涅槃因此就稱為有餘涅槃—猶有餘法在的涅槃(sa-upādisesa nibbāna)。雖然還會有身體上的病痛,佛陀卻不會因病痛而有心靈上的苦。」


關於涅槃,還有些較一般的問題:涅槃在何處?如何能到達?以下這個故事或許能回答這些問題:


世界的起始與終了:昔時,一位隱士運用神通力,嘗試一探宇宙的盡頭。他能以箭穿過棕櫚樹影的速度,飛遍整個宇宙;他畢生都用這樣超凡的速度在飛行。但是,他從未到過宇宙的終點。死後他投生為名喚羅希達的大力天人。一日,這位天人來見佛陀,問道:「何處是宇宙的邊?如何能到?」於是佛陀以一種非常啟發性的方式回答他:


我說,就在此六尺長,有覺有知之身軀中,即有世間,即有世間之始,即有世間之終。(《增支部》1,頁 356)


如上所述,正因有執著,我們反覆經歷生、老、死的過程。此一不間斷的生命之流轉(samsāra)就是我們所知的世間(loka)。當我們徹底覺悟了,斷盡貪執不再輪迴,我們即可抵達世間的盡頭(或nibbāna 涅槃)。然而,這既非任何個體的斷滅,也不是如同有些人所認為的,是一種獨特的方式再生於天界為天人,在那兒存在著永恆之樂。事實上,就像夢醒一樣,一旦我們醒過來,夢中的一切,無論是好是壞,是苦是樂,全都化為烏有。涅槃(nibbāna)就是從這樣一種迷妄的生命中覺醒。


概念/假名施設(paññatti)


至此,如我們所述,根據阿毗達摩,在終極意義上只有四種法,即: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法(rūpa)與涅槃(nibbāna)。除此四法,其餘一切都是無實質的妄覺,或叫做paññatti的假名施設。Paññatti通常譯為「概念」,然而,字面上其它被定義為「令我們感知或相信之事物」(paññāpeti paññāpīyate vā paññatti)。

因此,應該依字面意義譯成「施設/假名」而不是「概念」。例如,一元鈔票和一百元鈔票大大不同,雖然二者的材質究竟地說是一樣的。這類紙張被我們認定是錢,我們甚至還會為它們犧牲性命。這就是"paññatti"的意義。


阿毗達摩提到了無數種的施設(paññatti),諸如:形狀(saṇṭhāna-paññatti)、時間(kāla-paññatti)、人(puggala-paññatti)、方位(desa-paññatti)、行相(ākāra-paññatti)等等。


形狀的概念(saṇṭhāna paññatti)

同樣的材料可有不同的功能,或是引起不同的結果,端視其形狀或設計而定。舉個例,根據人們的塑型或設計,鋼鐵可以變成多種東西,從玩具乃至飛機(saṇṭhāna paññatti)。這顯示概念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麼地重要的。


例如,約四十年前,瑪麗蓮夢露極受男性歡迎。她的身材震撼了男人的世界,並且據說她講話的樣子、走路的姿態都很性感。相傳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甘乃迪)甚至都與她有染。雖然構成她〔身體〕的骨與肉,與世上任何其他女人的沒有兩樣,但她的外表或舉止卻是如此地強而有力。外形或舉止並不是真實的存在,但我們據此相信有人比他人美。我們活在一個假名施設的世界中。此種迷妄總是令我們痴狂。所以,佛陀說:


在(常、樂、我與美的)迷情妄覺下,凡夫﹝心﹞痴狂。深明此義,人離死纏縛。(《增支部·顛倒經》1,361)

  

《發趣論輕鬆談》第二節 基本阿毗達摩


「人」的概念(puggala paññatti)

另一種概念是人的概念。關於這,米蘭陀(Milinda)王問那先(Nāgasena),他究竟是何人。那先尊者回說,那先只是人的名字或觀念。實際上,究竟而言,並沒有人存在。於是國王問說:「那麼是誰給你衣、食、屋舍、醫藥,又是誰在接受並享用這些呢?」那先尊者回答說,依於32身分的組合,或(更準確地說)身心現象的五種蘊積,就產生了那先的名字或者觀念。他引用以下巴利文的詩偈,總結了冗長的答覆:

正如馬車的觀念乃依各部的組合而起,人的概念也是依於五蘊的相續過程而起。(《米蘭陀王問經》24-26)

  

時間的概念(kāla paññatti)

正如外形、樣式、人一般,「時間」也是個概念,究極而言,它其實並不存在。換言之,「時間」不過就是心與物的一種向度罷了,別無其他。若無心與物,我們無法發現或者去說,時間以任何形式生起或滅去。此一解釋也適用其餘無數種的概念,如方位、向度、名字、種族、種姓、可愛與醜陋等等。

  

二諦(saccā)

如前重複所述,概念或假名(paññatti)在究竟意義來說,並非真實存在之物。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重要。實際上,假名(paññatti)與真實法[11](paramattha)彼此不可分割,正如同物體與其向度一樣。因此,如果我們過於看重真實法,那恐怕就會難以辨別孰是孰非了。且舉一例,如同伯辜達‧迦旃延所說,砍人喉嚨以劍並無罪過,因為那不過就是把劍刺入﹝構成人體的﹞元素中罷了。然而,從另一方面看,如果我們只在意假名,我們就會像是一頭口渴的鹿,將蜃景誤認是水,追逐而去卻徒勞無功。

職是之故,為了避免陷入極端(ati-dhāvana),我們應適當地接受二種真理:世俗諦(sammuti-saccā)和勝義諦(或譯真實法/究竟法 paramattha-saccā)。我們必須要有世俗諦的知識,方能辨識,比方說,母親與女友,優點與缺失等等的差別。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盡最大的努力去照見,那超越常、樂、我的妄覺之外的究竟真實,如此,我們方能從迷妄中醒覺。


注:

1. 「心識剎那」實際上是指構成我們思想過程,個別的心之單位,而不是指心的時間段。時間、處所、形態等是一些概念,有賴於身與心而顯現。身心之外,無處可見,也不能說它們以任何形式生起或滅去。


2. 根據阿毗達摩,在幾秒鐘的心念裡,有數百萬個心路過程生起,每一過程包含10至17個心識剎那。在本書中,心與識這二個詞將被當做同義詞來使用,指涉這種個別的心識剎那或思想單位。


3. 業是一種心的遺勢,乃由過去的意志性行為所遺留而潛存著。當適當的緣具足時,業總是會給我們帶來對應的果報。詳見第13緣。


《發趣論輕鬆談》第二節 基本阿毗達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