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愛太晚,說死太早的不惑之年尷尬叢生

一不小心歲月留走的太快,於是自己就來到了不惑之年。只是準備沒有做好。

在年輕人的眼中這個年齡應該事業有成,家庭穩定,處於人生的巔峰。

有次公交車甚至遭受到了幾個十六七歲小孩子惡意滿滿的鄙視,都一把年紀的人了,卻還拖兒帶女的坐公交車,真是沒用。

好吧,我承認雖已不惑之年我卻沒能躋身成功人士行列,只是與愛人勉強可以維持三個家庭的開銷(兩邊老人都需要贍養)的衣食住行。拿著一份託了祖國後腿的被平均後處於貧困線以下的工資。

雖然滿臉尷尬,但我與愛人還是苟活著,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連生病都是奢侈。

偶爾父母在休息時幫忙照顧子女,剩下我們兩個四目相對是,也沒有了年輕時的你儂我儂。聊的話題也只有“老大下學期要不要報個奧數班?”“小的溼疹還沒好,還要不要帶去看看”“媽的腿有點疼,下星期得請個假帶去看看,你說哪個醫院好”

好吧,這就是我們的日常交流,愛情是什麼,不記得了。那個人早已成了家人。而且隨著年齡增長“愛”越來越難以啟齒,羞於出口。似乎那只是年輕人的專利。

這個尷尬的不惑之年,已羞於談愛,也不敢談死,因為夫妻二人任何一個的倒下雖然對世界沒有絲毫影響,但對於三個家庭都是滅頂之災。

所以只能苟且的活著,看著低於貧困線以下的收入,唯有對親愛的祖國說句“對不起,我錯了,託了祖國的後腿,而且這個後腿可能還會繼續託。但我會竭盡全力少託一點。”

生活繼續,無論如何也要依然繼續努力的生存下去吧。

談愛太晚,說死太早的不惑之年尷尬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