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小說:紅塵

看完亦舒《紅塵》,好羨慕女主角,她得到了姑母的照顧垂愛,教她手藝,給她遺產……而她還因為修復古董的手藝結緣了一位念舊多情的富豪,那個人對曾經的愛人痴迷不已,到了晚年也念念不忘,結果死後將一座曾經與愛侶住過的島嶼贈給女主角。不過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是,那位豪闊的富豪沒有將曾經愛人的骨灰安葬,而是隨意放置雜物間!一般是入土為安的多吧?這點有些讓人不太理解,這或許就是一個懸疑之扣,引人入勝、吸引眼球的噱頭,後文並沒有給出合理解釋。猜想之所以這樣做,除非那個人已經不太在乎對方了,可是從他一生行徑看又是在乎的。後文說,他雖然與她分手扔照顧她一生,還是對她很長情的。這是不太合理的地方,是小說的一個缺點,但是也吸引了讀者讀下去,而且人世間的事怎麼能都合理呢?


亦舒小說:紅塵


看亦舒的小說,女主角得到額外遺產,改變生活的奇遇特別多,大概是女作家長期身處的香港是繁華都會,人容易積聚財富。而成功人士生活節奏快,對人對事要求高,通常不太喜歡結婚生子,又生性豁達,故而遺產大多捐贈給獨身女性或兒童,讓本來身處困境、了有希望的人得以從整旗鼓。這個女主角因為姑母的遺贈和客戶的遺贈,而成為富豪,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不必理會生活瑣事,有汽車洋房有傭人伺候有產業可以繼承,不必擔心前途,還有能力照顧父母,還可以將兩位妹妹帶到國外進修,安排起來頭頭是道,一點窘迫也無,真是讓人看了舒服。現實中的人,得有多少被衣食所迫,每天蠅營狗苟,全做的是自己不喜歡又不得不做的事呢!


亦舒小說:紅塵


這部小說最核心:愛情是主旋律。愛情多發生在少男少女身上。或許因為未成年,瑣事不顧,心思單純細膩,富於幻想,但實際可以左右的事情很有限,因此“當時已惘然者居多”……即使戀情繼續,成年後,因為各種奇遇而分手的也特別多。結果圓滿的不一定幸福一生,不幸分手的反而在生命中的某一時刻深切懷念彼此,這就是愛情的神奇之處。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人際交往……或許能造就雙方刻骨銘心的戀情,也可能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求而不得往往是畢生的愛憐,一如賈寶玉之於林黛玉。而王夫人眼中寶釵寶玉是金玉良緣,千古絕配,而在賈寶玉看來卻是不得已而為之,縱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這人心是最難揣測滿足的一部分,多了會厭倦,少了會期盼,人之常情。中年人尤其是境遇一般的人往往為衣食住行疲於奔命,哪裡還有餘暇他顧。即使有這個閒心也沒有這個精力折騰。除非自己既是玉樹臨風又富甲一方,不然真沒有多少資格遊戲人間,閱盡人間春色。


亦舒小說:紅塵


人在人世間得從俗,至少讓妻兒父母親人都相對過得去。那《紅塵》中的男富豪,即使富甲一方,仍然在愛情際遇裡深深挫敗,而小說中的女主角雖然清高寡慾,樂善好施,不同於碌碌紅塵中的男女,但她仍然要為孤苦的姑姑處理瑣事乃至後事,要照顧經濟欠佳的父母,送兩妹妹出國留學,接手日漸式微的緣緣齋生意,譜寫衣露申島上的愛情故事,不然真難獨善其身。可見,人是不能脫俗的,不管你是身無片瓦的白衣,還是富甲一方的豪客,都得處理俗務。冥冥中那一點光彩,如星光照亮人生的碌碌紅塵,或許就是少年時愛慕那人時那一刻旖旎的幻象!

--The end---

作者:希望文字讓人幸福一點點!請大家關注雲楊清的微博、公眾號,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