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葡萄酒加水的是土豪?可不摻水就喝的都是野蠻人啊

之前在比利時的時候,來我家做客的朋友時常被震驚:我們喝著喝著就會往自己的酒杯裡倒一些氣泡水,然後泰然自若地繼續喝。

喝葡萄酒加水的是土豪?可不摻水就喝的都是野蠻人啊

“你們怎麼能在葡萄酒里加水呢?這簡直太暴殄天物了!”

這似乎讓人聯想到中國夜總會里往紅酒里加綠茶、加雪碧的土豪們。我家離土豪的距離有點兒遠,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在德國生活的朋友或許對此不陌生,德國人非常喜歡各種混合飲料。普通人喝東西,酒是酒,茶是茶,可樂是可樂。而德國人呢?可以半杯可樂摻半杯芬達,半杯果汁摻半杯蘇打水,小麥啤酒加可樂,葡萄酒加氣泡水……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搭不出來的。別說,有時候還真能搭配出令人驚豔的口感來。但混合有風險,搭配需謹慎,有時候也能喝到超級暗黑系的混搭飲料。

喝葡萄酒加水的是土豪?可不摻水就喝的都是野蠻人啊

可樂和芬達的混合飲料Spezi,選擇困難的同學有福了


喝葡萄酒加水的是土豪?可不摻水就喝的都是野蠻人啊

Cola-Weizen,可樂啤酒,還有更酸爽的香蕉啤酒Bananen-Weizen

我個人覺得最保險也最合理的做法是往任何飲料中加氣泡水。在德語裡這叫做Schorle,德國人還會在菜單上專門為其留出一個位置。蘋果汁加氣泡水叫做Apfelschorle,葡萄汁加氣泡水叫做Traubenschorle,葡萄酒加氣泡水就叫做Weinschorle。說保險是因為氣泡水本身沒什麼味道,只會把原來的味道稀釋掉,不太可能發生太難喝的悲劇情節。說合理是因為我個人不喜歡甜,果汁稀釋後對我來說正好。葡萄酒嘛,我一般是看情況,只有三種情況下我才會加氣泡水:一是這酒的確不太好喝,過酸或過澀,稀釋後更易入口;二是酒過半巡,有點兒微醺但又需要保持清醒,加水會讓我攝入的酒精量少很多;三是天太熱(或暖氣房裡溫度太高),而酒已經從冰箱或地窖裡取出來好一會兒溫度過高了,加入氣泡水口感會更清爽。

喝葡萄酒加水的是土豪?可不摻水就喝的都是野蠻人啊

加水蘋果汁Apfelschorle

喝葡萄酒加水的是土豪?可不摻水就喝的都是野蠻人啊

加水啤酒Bier Mit Wasser,簡稱BMW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也都是歐洲的酒太便宜了,不到十歐就可以選到一瓶還不錯的葡萄酒,怎麼折騰也不心疼。若是一瓶200歐的酒放我面前,我也是斷然捨不得往裡面加水的。

這樣做的並不止德國人,至少我在法國南部也見過往葡萄酒里加氣泡水的做法。所以歐洲人民到底是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個起源可能又要追溯到古希臘了。

首先有一個誤會需要澄清,葡萄酒並不是希臘人發明的,雖然他們有酒神狄奧尼索斯。葡萄酒的起源應該是在伊朗那一片區域,希臘人只是把它改進了一下併發揚光大了。然而希臘人對待葡萄酒的態度很有趣。他們認為,不論葡萄酒的好壞,不摻水就喝是非常野蠻的行為。只有酒神狄奧尼索斯才能消受得了這樣的喝法,凡夫俗子若是喝了未摻水的酒就會變得暴躁瘋狂。我們現在當然清楚這其實是酒精的作用,但在當時,不失為一種防止眾人縱酒過度的好方法。

喝葡萄酒加水的是土豪?可不摻水就喝的都是野蠻人啊

酒神狄奧尼索斯:喝純葡萄酒是我的特權,凡夫俗子不要跟我搶!

柏拉圖曾經特別提到過賽西安人及鄰邦色雷斯人,說他們的飲酒方式不可理喻,沒有修養:

“賽西安人和色雷斯人,不論男女,都喝未摻水的葡萄酒,他們還把葡萄酒澆在衣服上,並將這種行為視作令人倍感光榮的習俗。“

所以高貴的雅典人是怎麼喝酒的呢?

由於葡萄酒的珍貴,酒是在所有餐點結束之後才能端出的。眾人會先進行祭酒儀式,儀式結束後,他們將葡萄酒倒入雙耳噴口罐裡,然後倒入水,調和後飲用。水和葡萄酒的比例也有不同,通常有2:1,5:2,3:1等,比例為1:1的已經算是烈性葡萄酒了。在炎熱的夏天,雅典人還會將葡萄酒放入冰涼的井水中,或者摻入冬天就保存在地窖中的雪水,製成冰鎮葡萄酒。

喝葡萄酒加水的是土豪?可不摻水就喝的都是野蠻人啊

古希臘人專門用於混合葡萄酒和水的雙耳噴口罐(krater)

回顧下喝葡萄酒的歷史,雅典人或許正站在歷史的那頭朝我們這些不摻水就喝的“野蠻人”哈哈大笑呢。對他們而言,中國的夜總會土豪們往葡萄酒里加飲料的做法或許才是真正優雅高貴的啊。

話又說回來,喝進自己肚子裡的東西,自己喜歡就好,管那麼規矩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