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文道、姜思達跨界對談,一場“重要的少數人”的狂歡

你猜思達用了什麼口紅色號?

作者 | 語境

編輯 | 楊晶

梁文道、姜思達跨界對談,一場“重要的少數人”的狂歡

10月27日,姜思達發佈了這樣一條微博。

這個讓他“發憷”的活動,是10月31日在上海舉辦的PodFest China 2020年會「播客新聲浪」。讓他倍感焦慮的知識分子,是同場圓桌對談嘉賓——看理想App總策劃道長梁文道、青年作家淡豹、和「隨機波動」主播張之琪。

這場主題圓桌宛如大型追星現場,會場內無論是觀眾席前、還是側面過道,都是“人山人海”。

梁文道、姜思達跨界對談,一場“重要的少數人”的狂歡

圓桌主持張之琪開場就提問了思達,“今天的口紅色號選了什麼?”

“330疊加深棕色。”思達帶著點小得意,現場觀眾無一不配合地喊“好看”。

今年的「播客新聲浪」由PodFest China和聯合首席合作伙伴“小宇宙”共同策劃,現場設置了行業專享峰會和麵向聽眾的“小宇宙大回響”專場。

PodFest發起人、JustPod聯合創始人楊一告訴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受疫情影響,這可能是2020年全球範圍內唯一一場線下播客行業集會。

2020年,中文播客這一小眾行業,終於熱鬧了起來。

中文播客:潮、酷、年輕

“我整個2020都是「不合時宜」地,出現在非常「忽左忽右」的場合「隨機波動」,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邀請我,我也沒播客,「nice try」唄我就!”

說這句話的是姜思達。他現在的身份是節目製作人、主持人和導演,他也曾是「隨機波動」的對談嘉賓。談到自己為什麼會“跨界”出現在一個播客的聚會,姜思達用一句話巧妙地串起了四個播客節目,臺下的忠實聽眾全都心照不宣地笑了。

在“小宇宙大回響”專場的首個圓桌對談中,姜思達、梁文道、淡豹和張之琪共同討論了這個話題,“播客作為表達者的新場景,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新的體驗和思考”。

梁文道、姜思達跨界對談,一場“重要的少數人”的狂歡

張之琪、姜思達、梁文道、淡豹(從左至右)

對於姜思達來說,播客是最舒適的新場景,可以允許行為時常很“抓馬”的他“抽菸喝酒”;對於梁文道來說,播客則是“聽比說更重要”的談話場合。

梁文道是《八分》節目的主播。雖然《八分》是靠一個人“說”撐起的節目,但他特別強調了“聽”的重要性。

“我做媒體行業32年,不知不覺就這麼說話幾十年,談話節目的氣質沒有變。大家喜歡聽我們在《鏘鏘三人行》聊天,我們慢慢掌握到一個感覺,聽比說重要,那才是談話。”

而在淡豹看來,播客有著極強的陪伴性,也能夠提供很多非結構化的、臨場溢出的想法。

作為「隨機播客」的往期嘉賓和忠實聽眾,淡豹說:“「隨機波動」主播的聲音在我生活中出現的比我媽的聲音還要多,甚至為了聽節目還讓我多做了很多家務,這種陪伴感我覺得很重要。”

張之琪則認為,播客可以表達出弦外之音,比如可以讓聽眾感受到人物氣質。

她談到,在和淡豹錄製的節目《與淡豹談:“我對當代生活有很多不滿”》中,主播們第一次讓實習生幫忙整理文稿。

“我看到文稿的時候馬上意識到‘不對’,並不是說整理得不好,而是因為實習生拿到轉錄的材料後,沒有聽過節目,稿子寫出來就不是淡豹的口吻。”張之琪說。

“小宇宙大回響”專場“照顧”的是聽眾,小宇宙App負責人Kyth和楊一設計專場的共同出發點,是如何能讓聽眾對談話感興趣。

讓嘉賓跨界相互碰撞是讓場子熱起來的重要元素。梁文道和姜思達兩位最值得期待的彩蛋嘉賓,雖然風格迥異,卻擦出了和諧的火花。

楊一告訴刺蝟公社,嘉賓的跨界碰撞,也是希望播客不被限制在所謂的專業領域討論中。

“這些嘉賓未必像我們一樣在全職做播客,有的只是偶爾來上上節目,但他們的調性和典型的播客群體是一致的。這對於那些沒有聽過播客、或對播客有一點興趣的人,是一個很好的形象符號。”

楊一對中文播客的形象定義是“潮、酷、年輕”,無關年齡,有關氣質。而這些跨界的嘉賓身上都能體現出這樣的狀態——有共同語言、有同愛好、似乎在社交媒體上同屬一個“圈子”。

經過這樣處理,現場的人潮和笑聲似乎驗證了方案的成功。

中文播客,商業價值被低估?

和“小宇宙大回響”專場相比,行業專享峰會的觀眾席份額充足,不至於人滿為患。

在Kyth上臺前,擔任開場主持的楊一打趣道:“我完全不後悔把Kyth安排在第一位和隔壁’對打‘,畢竟Kyth沒有梁文道和姜思達的’收視率‘高,我們完全可以理解。”

2020年3月26日,小宇宙App正式上線。它的誕生離不開“熱愛”,因為一直對播客行業感興趣,小宇宙團隊去年幾乎全員參加了PodFest China,也更加堅定了為中文播客愛好者做一款播客客戶端的念頭。

梁文道、姜思達跨界對談,一場“重要的少數人”的狂歡

小宇宙App負責人、即刻產品負責人Kyth

Kyth在現場分享,小宇宙App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是兩句話:一方面為聽眾創造價值,另一方面為主播創造價值。

“在梳理這兩句話關係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比較擅長的是’聽眾端‘,所以我們做了一個App,而不是選擇做剪輯工具。”

小宇宙App的設計也是基於了中文播客聽眾不方便發現新播客、不方便交流互動、播客產品缺乏運營優化的需求和痛點。其中,Kyth認為聲音本身帶有社群屬性,因此如何塑造一個良好的交流互動體驗很重要。

小宇宙App在評論區有一個時間戳的功能,不僅能夠讓用戶快速定位節目重點內容,還可以從時間順序排序的評論中,快速找到有共鳴的聽友。

據統計,小宇宙App的所有評論已經超過了520萬字,“四大名著總字數加在一起只有300萬字”。

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小宇宙App催生了更多的播客節目,帶動了更多新聽眾入坑播客,也吸引了更多同行友商一起將播客做大做強。

有人不禁問,播客賽道的風口是不是來了?

喜馬拉雅副總裁殷啟明說,評估一個行業是否到了風口,要看生產鏈和消費鏈的成熟程度。他認為今天的播客還僅僅是起步階段。但2020年,無論是整體音頻業內市場,還是從創作者端和品牌客戶端,播客都呈現了新氣象,喜馬拉雅未來希望推動多邊共贏,做大播客“蛋糕”。

另一個頭部音頻平臺蜻蜓FM同樣關注播客賽道。蜻蜓FM首席運營官王磊透露,蜻蜓FM即將內測一款新的獨立播客產品,希望解決主播與平臺溝通難,而平臺運營成本高的痛點。

梁文道、姜思達跨界對談,一場“重要的少數人”的狂歡

蜻蜓FM首席運營官王磊

目前這還是一個“為愛發電”的4人團隊,但王磊認為“隨著智能傢俱、音響和耳機的出現,新場景、新用戶發展出新的需求,每個環節都有重現設計的可能,播客都有融入的機會。”

無論是播客產品還是音頻平臺負責人對中文播客的理解,在行業看來,中文播客目前是商業價值被低估的一種內容形態。

從“新起點”到“新聲浪”

今年是PodFest China舉辦的第三屆,主題從去年的“新起點”轉變為“新聲浪”。

“第二屆的海報設計是一個起飛的火箭,我們當時有一個明顯的感覺,播客人開始有角色、有身份、有目的地做一些事情,像是一個起跑線的樣子。”楊一說。

梁文道、姜思達跨界對談,一場“重要的少數人”的狂歡

PodFest China發起人楊一與徐婧艾

回憶去年的“行業總結”,楊一說 ,播客無論在節目製作上、商業化、還是中文播客的新生力量都有一些突破。例如,播客「聲動活潑」的創始人徐濤開始全職做公司,原本和播客沒有交集的笑果也開始嘗試這個渠道,啟動了播客「車間訪談」。

而今年播客行業的變化更加明顯。

首先是疫情意外地推動了播客數量的增加,很多人參與到播客的節目製作中來,Kyth在分享時就提到,今年在小宇宙出現了97檔訂閱量過千的新中文播客節目。

而小宇宙App的出現又進一步帶動了中文播客的風潮,在聽眾中得到很好的迴響。喜馬拉雅、蜻蜓FM、網易雲音樂等,也都陸續在產品端針對播客內容做出策略調整,也有頭部平臺開始研發自己的播客產品。

楊一解釋了“聲浪”的寓意:“’聲浪‘這個詞在於說它的聲音變得更大,’浪‘捲起了更多的東西,包括創作者、聽眾、玩家、也包括資本,我覺得這個是一個比較形象的概念。”

特別是在播客商業化上,今年出現了更多成熟的案例,不同類型的播客都在不同維度進行探索嘗試。頭部播客創作者也在行業峰會專場分享各自在商業化、節目運營、資本運作等維度的思考。

「日談公園」驗證了播客帶貨的能力,創始人李志明說現在「日談公園」的廣告復投率達到40%;張之琪分享了剛剛“恰飯”的「隨機波動」接到的商單,包括媒體廣告、內容定製和線下活動,並期待未來會有品牌冠名系列節目和付費內容的合作;「聲動活潑」已經經過兩輪融資, 聯合創始人丁教認為資本是不可或缺的,作為內容的創作者,融資可以幫助內容創作者把內容規模化,心無旁騖地做內容研發......

梁文道、姜思達跨界對談,一場“重要的少數人”的狂歡

聲動活潑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丁教

在“新起點”“新聲浪”過後,楊一希望明年的播客依然是“新”的。

“我覺得明年播客還需要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提高品牌對播客的認知。另一方面是聽眾端規模的擴大,如果創作者在一個擁擠的聽眾池裡面分配資源,聽眾會很容易疲倦。”

作為處在“上升期”的內容品類,播客還會突破現有的“小眾圈層”嗎?

對於“小眾還是大眾”這個問題,梁文道覺得,在中國這麼大的人口基數下,小眾可能一點也不小眾。一味讓內容大眾化,意味著重要的少數人的喜愛沒有被尊重。

“我們不用時刻思考怎樣讓14億人注意我,只需要思考怎樣100萬人注意我就好了。”

(文中圖片來自PodFest 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