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中最常提起的一句詩,人人耳熟能詳,可很多人都不知出處

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已經陸續舉辦了五季,也是一季比一季精彩。無論是董卿,還是後來漸入佳境的龍洋,妙語連珠的主持詞,都讓大家拍手叫好。

在這如沐春風,又富有啟迪性的話語中,觀眾們一次次被文學魅力所薰陶,感慨著中華詩詞的博大精深,讚歎著主持人優雅的舉止和豐富的內涵。

其中,有一句詩,經常被主持人以及現場的觀眾拿來使用,也幾乎人人都知道這句詩,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作者和出處。

詩詞大會中最常提起的一句詩,人人耳熟能詳,可很多人都不知出處

如果不是同事今天問到我這個問題,可能我還不會關注到,如此熟悉的一句話,竟從來也沒深入探究過。

那麼,這篇文章,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句人人熟悉且引以為標榜的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背後的故事。

這句話出自大文學家蘇軾之口,流傳千古。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的出處:

和董傳留別

宋 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詩詞大會中最常提起的一句詩,人人耳熟能詳,可很多人都不知出處

1.這首詩相對來講,語義上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在平日的生活中,我們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那些身著粗布外衣的人,如果腹中飽含學問,即使外表不甚華麗,也彷彿自帶仙氣。

平日裡也不愛和那些博學的老儒們談論“烹瓠葉”之類無聊的日子,於是便決定還是和那些考生們一起參加科舉考試去吧。

囊中羞澀,沒有多少閒錢,便也不置辦什麼沒有什麼用的馬兒了,但也會時時瞅下那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馬”在考試結束後,也能向世俗的人們誇耀誇耀,那詔書上寫新添上去的黑如鴉的我的名字。

詩詞大會中最常提起的一句詩,人人耳熟能詳,可很多人都不知出處

這首詩之中,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卻運用了無數的典故,足以看見大作家蘇軾的不凡功夫。

第二句中,“瓠葉”指的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開始兩句為“幡幡瓠葉,採之亨之”,這裡引來比喻一種清閒散淡的生活方式。

“囊空不辦尋春馬”一句,便化用了兩處古人作品。一為孟郊《登科後》中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另外一處化用《南史‧虞玩之傳》中虞玩之因為生活貧窮,而舊屐用了三十年之事。


詩詞大會中最常提起的一句詩,人人耳熟能詳,可很多人都不知出處

2.如何去理解"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首詩的題目為《和董傳留別》,顧名思義,是蘇軾為朋友董傳作的一首留別詩。蘇軾曾經在鳳翔這個地方帶過一段時間,並與董傳交好。董傳生活貧窮,但是卻滿腹才華。

因而蘇軾讚美他,樸素的衣著之下,是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這是任何金錢之類的都無法買來的精氣神。其中“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也因道出了很多人的內心共鳴點而廣泛流傳。

這句話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理解。

詩詞大會中最常提起的一句詩,人人耳熟能詳,可很多人都不知出處

從它的本意來講,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讀的書多了,腹中的知識多了,就會自然而然的影響他的氣質。

很多人不明白這是什麼原理,其實很簡單,在古代一些經典文化之中,蘊含著很多“禮”,這些內容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便會讓他的氣質也隨之優雅起來。

後來使用漸漸廣泛,便被引申為飽讀詩書的人所散發出來的一種獨特的氣質,不需要過多的外表裝飾,便讓人感到舒服而有風度。相反,如果一個人沒有內涵,就是披金戴銀也會讓人心生反感。

這句話後來也被用作來形容讀書的三種境界,即:“書到用時方恨少”此一境也,“書山有路勤為徑”此二境也,“;腹有詩書氣自華”此三境也。

詩詞大會中最常提起的一句詩,人人耳熟能詳,可很多人都不知出處

3.“腹有詩書氣自華”是一生的修行

如今,這句話一直被廣泛流傳,很多人都在追求這樣一種自然而然的境界,都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從內而外散發著與眾不同氣質的人。

但是,在這浮躁的氛圍之下,也很少有人能真正靜下心來,去研讀史書典籍,去摸索古典文化,去修養身心。這句話更像是一面招搖的旗幟。

其實,真正有內涵有修養的人,也往往是非常低調,又寵辱不驚的,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生活目標,日子安排的忙碌而充實,又樂在其中,不為不重要的事脾氣失控,永遠是溫文爾雅,不慌不忙的,這便是這句話的另一個代名詞——優雅。

詩詞大會中最常提起的一句詩,人人耳熟能詳,可很多人都不知出處

優雅不是天生的,而是對自己的一種高度自律,每一個自律的人也都在享受著生活的饋贈。而此種優雅,也是需要一生去修煉的。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