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大格局

圍棋國手馬曉春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普通棋手在下棋的時候,只需要看到後面幾步棋就可以了,而高手則至少要看到20步以上。”

朱元璋的大格局

所謂深刻的洞察,就是能在紛繁複雜的表面現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質,抓住核心要素。

給大家講一個歷史上真實發生故事,

元朝末年,朱元璋的起義軍曾同時面臨兩個非常強大的敵人,

一個是陳友諒,在他的西面,他的勢力比朱元璋大得多;另一個是張士誠,在他的東面,實力也不弱,但不如陳友諒。

朱元璋與這兩大巨頭必有一戰,問題是,先打哪一個?

朱元璋手下的謀士們都認為應該先打張士誠。

因為張士誠的勢力比陳友諒小,先把小的吃掉,就可以增強自己的勢力,

然後再對抗那個更強大的敵人,就好辦多了。

可朱元璋卻不是這樣想的,他認為應該先打陳友諒。

為什麼呢?

因為朱元璋知道,張士誠這個人心胸狹窄、氣量小,如果先打陳友諒,他只會坐山觀虎鬥、得享漁翁之利。

而陳友諒卻是一個深謀遠慮、精於算計的人, 倘若先打張士誠,他就會立即意識到,一旦自己把張士誠打敗,就會對他形成強大的威脅。所以在打張士誠的時候,陳友諒一定會出手攻打自己,到時腹背受敵,必敗無疑。

後來,朱元璋下令先跟陳友諒死磕,最終在鄱陽湖大戰中,將其打敗。接下來再收拾張士誠就很容易了。

其實無論是戰場、商場還是職場,所有的競爭從表面上來看,好像是資源、信息和知識層面的競爭;可實際上,卻是在人格、認知、以及格局上的競爭。

朱元璋在不利的環境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首先要歸功於他對局勢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所以,一個有大格局的人,在做決策的時候會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忽略掉一切不重要的表面因素,找到問題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