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文武双全,还要能整合资源

在清末时东北地区的草莽团体里,想要出人头地,并不简单。虽然只是草莽,但他们个个都是一些武艺高超,身怀绝技之人。

就拿枪法来说,现在影视剧中出现的那些场景,他们几乎都能做到。比如不用刻意瞄准,抬枪就射,还能百发百中;在玩手枪的时候,左手拿出一枚大洋抛向空中,右手发枪,就能轻松地将空中的银元击碎。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太戏剧化,甚至还有点抗日神剧中“燕双鹰”的影子,但当时的东北草莽就是这样的。

虽说并非每一个人都拥有如此绝技,但只需十几二十个人掌握,你想要超越他们,实现所谓的出人头地,那真的是太难了。

更何况,枪法不过只是成为领导的众多考核项目中的一条而已。

张作霖: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文武双全,还要能整合资源

张作霖

除了枪法之外,这些绿林草莽们的马术也十分的高超。

在近代汽车和火车还没有发明之前,马是当时世界上人类可以利用,且最快捷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广阔的东北地区更是如此。

在黑土地上,大豆高粱的青纱帐里,一个个绿林草莽英雄骑着骏马飞奔而过,可谓是来也飘然,去也飘然。因此清政府派兵来围剿,也始终对他们无法捉摸。

不仅如此,就连当时日俄两大帝国的现代化军队在面对这些草莽的时候也是畏之如虎,不敢轻易与之交锋。

因此在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个清军,敌不过一个日军;十个日军,敌不过一个‘胡子’”。而这里的胡子便指的是这些草莽英雄。由此可见,这些草莽英雄在骄横异常的日军眼中,也是剽悍而不敢惹的。

不过这些草莽英雄再怎么强大,也终归还是有弱点的,他们的弱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太过强烈。

因此这样的人是极难驾驭的,想要将他们组织在一起,形成一支强大的军队,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即便是勉强将他们组成为军,也不一定能驾驭得了。若要如此,非得有一位文武双全,且有大智慧、大格局之人才行。

而这个人便是——张作霖!

张作霖: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文武双全,还要能整合资源

纵观当时东北地区的草莽英雄们,能够当一把手的人,非张作霖莫属。为何呢?

很简单,因为他们会的,张作霖都会,他们不会的,张作霖也会。如此大才之人,若不当诸豪杰之领袖,又该是谁呢?

从枪法上来说,张作霖足以压他们一头!

比如在一次与邻近团练教头杜天义为争夺地盘而发生决斗时,张便以快捷的枪法将其击毙,而自己只是受了一点轻伤。最终恩威并施,成功收服了杜天义的全部人马。

再后来,张作霖也是凭着自己的胆识和高超的枪法,一举制服了威震一方的海沙子,并将其部下尽数收于自己麾下。而汤玉麟就是在这个时候归顺的。

如果说枪法、骑术只是武夫之勇,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领导者,那么张作霖德才兼备的优点,应该就符合这一标准了吧!

张作霖: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文武双全,还要能整合资源

张作霖虽然是一个草莽英雄,但并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关东“胡子形象”,即彪形大汉、威武森严。

相反,张作霖皮肤白皙、谈吐有方、举止文雅,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根本不会觉得他是一个“胡子”,一个绿林草莽。反之,他却像一个温文尔雅的儒者。

比如当年孙中山的代表孙科和段祺瑞的代表曹汝霖来到东北面见张作霖的时候,都感觉他是“北人南相”,即北方人却长得跟南方人一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儒者。并不像人们所传的那样,是一个“红胡子大盗”,五大三粗的壮汉。

在张作霖的部下看来,张作霖则是一位明察秋毫,恩威并用、赏罚分明的一位好长官。而在他的家人看来,张作霖又是一位慈爱的大家长。

所以,张作霖的部下大都愿意为他出生入死,矢志不渝。这一点,从郭松龄倒戈反奉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张作霖: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文武双全,还要能整合资源

当年郭松龄倒戈反奉仅持续了一个月就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部下离心”。

在20年代,中国道德观念的基础仍是君君臣臣的“封建道德”,而郭松龄所统帅的军队原本就是老张家“父子兵”。

所以在将士们看来,自己是老张家的人,现在却要跟着郭松龄打自家人,因此自然就不肯多出力,其战斗力也就大大减弱了。所以在对阵期间,郭松龄就有很多部下临阵脱离,跑到阵地的另一头去了!

当然,这跟张作霖的领袖魅力是分不开的。

所以我们能看到,张作霖之所以能统一东北,成为“东北王”,跟他身上的这些领袖特质是分不开的。即便当时东北人才济济,但他们的才能都是单方面的,能将其全部整合和利用起来的,才能算是真正的领袖。

而在东北众多英雄人物中,只有张作霖,张雨亭做到了!而这就是他的优势!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