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匱乏怎麼辦?專家建議:像建血庫一樣建眼庫!

根據美國每年角膜移植手術量和人口比推測,中國每年應該做16-20萬臺角膜移植手術,但實際情況是,我國每年角膜移植手術量不足1萬臺。這背後的原因則是眼角膜的嚴重缺乏。”

國內知名角膜移植專家、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院長李紹偉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的眼庫運作滯後於器官捐獻系統,角膜和器官無法併網捐獻,使得供體來源受限,他建議器官捐贈體系與角膜捐贈體系能夠儘快實現對接。

驚險的角膜移植手術

64歲的宋娟左眼被病毒性角膜炎困擾20多年,一直依靠藥物治療維持,病情時好時壞,反反覆覆發作過很多次。兩個月前,她感到左眼突然出現畏光、流淚、分泌物增多等症狀,她以為這只是又一次角膜炎復發,用點藥就好了,所以並未太在意。而且那時正處於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去醫院也有諸多不便。

宋娟在家自行用藥並沒有好轉,疼痛難忍便去醫院就診,醫生嘗試給她用了多種抗真菌、抗病毒和抗細菌藥,卻收效甚微,她的角膜潰瘍越來越大,以致眼內開始積膿。情急之下,當地醫生幫助宋娟聯繫上了李紹偉,李紹偉院長給出治療建議“儘快進行角膜移植,切除感染灶,保住眼球”。

但當地醫院既沒有角膜來源,又沒有能力實施角膜移植手術,李紹偉表示願意接收其來京明確診斷,而後進行角膜移植。受疫情影響,按照北京市抗疫防控規定,宋娟到京後需要隔離14天才能做手術。在宋娟隔離的第11天,宋娟左眼有熱淚流出 ,李紹偉給出了判斷:穿孔了,要做手術搶救眼球。李紹偉團隊緊急與愛爾集團各眼庫聯繫,急尋角膜救急。

受疫情影響,角膜捐獻量劇減,讓本就稀缺的角膜獲取更加不易。在宋娟角膜穿孔三天後,成都愛爾眼庫獲得一枚捐獻角膜。4月1日,原定宋娟做角膜移植手術的日子,但因裝著角膜的玻璃容器在空運過程中意外破損,角膜被汙染,無法使用。李紹偉再次向愛爾集團眼庫平臺發出求救信息,當天下午,長沙愛爾眼庫傳來消息,他們取得了兩枚新鮮角膜,有一名角膜穿孔患者已經用了一枚,另一枚計劃用於一位角膜白斑患者,患者已經住院等待手術了,但經過溝通協商,患者及家屬願意將這個角膜讓出給宋娟,當天晚上就把角膜緊急空運到北京。後宋娟角膜移植手術很成功,左眼算是保住了。

無奈的眼庫發展現狀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像宋娟一樣幸運能夠做角膜手術。據報道,作為全球第4大致盲疾病,現在全球有2000多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我國有400-500多萬角膜病致盲患者,且這個數據還在逐年增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角膜。“等一等”——成為很多角膜移植患者聽過的最多的一個詞,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眼庫供體資源分配情況,等待的時間各不相同。

據瞭解,愛爾眼科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眼角膜捐獻體系,在全國有10家眼庫、29個角膜捐贈接收站,每年的捐獻量達1000片,但與需要做的手術量相比角膜數量遠遠不夠。李紹偉介紹,目前國內角膜盲患者移植手術的供體來源,只能依靠自願捐獻。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後自願捐獻才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合法渠道。而角膜作為人體組織,重視度還不夠,沒有被納入國家器官捐獻分配系統,缺乏相應法律法規保障。

“目前,角膜和器官無法併網捐獻,使得供體來源受限。”李紹偉說,受限於角膜捐獻動力不足,較之器官捐獻更容易獲得的角膜捐獻反而發展滯後,角膜供體缺口巨大,不能滿足角膜防盲需求。大量的眼科醫生,因為角膜的匱乏,而失去了學習和培訓機會,病人因角膜匱乏得不到及時治療。有些眼科專家甚至嘗試使用豬角膜移植給患者。他呼籲器官捐贈體系與角膜捐贈體系能夠對接。

“眼庫應該參考血站的建設模式,只要允許發展眼庫,規範運作,角膜自然就不匱乏了,這個專業領域自然也就發展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