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

流星小子


在教育行業工作十年,孩子衝突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孩子發生衝突是令家長頭疼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作為成人,在孩子發生衝突時,如何解決,怎樣給予正確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解決衝突的一些方法,家長在下次遇到孩子衝突的時候不妨一試:


1. 成人保持冷靜,避免進一步傷害行為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後,成人首先保持冷靜,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大聲呵斥孩子。冷靜的將發生衝突的孩子分開,以免出現進一步的傷害


2.認可理解孩子的情緒

家長往往在孩子出現衝突時,先批評孩子,“你怎麼能打人呢?”。這樣否定孩子的情緒的話,容易讓孩子變得更加激動,委屈。 成人要認可孩子的情緒,例如你可以說:‘我知道現在你很沮喪,很生氣,我們來想一想要怎麼辦呢?’


3.詢問孩子衝突的問題是什麼

孩子情緒穩定後,和孩子討論,發生衝突的問題是什麼,是因為想要玩同一個玩具,還是被對方肢體動作打到了。 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收集雙方的信息。


4、和孩子一起找出解決方法

成人不要自己給出一個解決方法,孩子往往不同意,會又加劇孩子的情緒。可以問問孩子想要怎麼辦,或者給出多個解決方法讓孩子來選擇,比如:“現在只有一個小汽車,那我提一個建議,我們輪流玩五分鐘,我來當小裁判幫你們計時。或者一個人玩小汽車,另一個人和我玩一個新的遊戲。你們覺得哪個方法好呢?”


孩子在社交發展中出現衝突時在正常不過的事情,那麼給予他們正確的示範和觀念,是我們成人應該引導的,千萬不可以告訴孩子別人打你,你要打回去這種觀念。以暴制暴多數只能兩敗俱傷。 孩子發展健康的社交關係,是平時的一點一滴形成的。

希望的我回答能夠給到您一些幫助。


Candy的早期教育觀


以兒童去教育兒童

小女兒生性膽小,上小學時經常被大個子男生欺侮,她從來不敢出聲。

一次,一個大男孩子故意將她推倒,孩子的鼻子碰破了,碰扁了,孩子躺在床上默默地流淚。

第二天早上,她眼淚汪汪地對我說:“媽媽,我不敢上學了”,我聽了孩子的話剜如割肉般心痛,我想到學校為孩子爭口氣,我想當面教訓一下那個小男孩,娃她爸不讓去,他說:“讓孩子學著自己去面對,我們不能老跟在她屁股後頭為她做主。”

孩子硬著頭皮去了學校,事實上娃她爸說得對,做得也對。



孩子們喜歡自我為中心,他不懂別人的感受和感覺是什麼,他們以自己的幻想去要求對方,如果對方不認賬,於是打架於是鬥毆,這一定是一件壞事嗎?也不一定,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以孩童的心理,不斷增強是非觀念,是獲得自我教育的手段。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堅持“以兒童去教育兒童”的原則,有了隔閡自己去消除,有了問題自己學著處理,有了矛盾想著辦法去化解,讓孩子去面對別人,面對陌生的世界,去感受失敗和被欺侮的感受,從而激發起維護善良、憎惡邪惡的美好情感,如同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游泳中學習游泳一樣,孩子們正是在相互抗爭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教育的過程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不要以成人的目光去攪和孩子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不要太多地介入孩子們之間正常的矛盾糾紛中,不要輕意地對他們說長道短,讓他們以自己童真的心一點一滴地理解生活,學著人和人如何相處,讓他們在失敗中克服內心的弱點,建立積極向上不怕困難的人生觀。


趙鎖仙


自家的孩子沒事!如果是別人家的孩子,那就要高質態,無論對錯都要先批評自己的孩子,因為是孩子不可能有大的衝突。如果護犢子不講理,那就助長了的邪氣,要為今後著想,讓孩子不在和孩子們發生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