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籍:新舊傳承,推陳出新,不可偏廢。

作者|孜孜 編輯|文字驅

關於書籍:新舊傳承,推陳出新,不可偏廢。

孔子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說:我只傳述而不創作,相信並愛好古代文獻。

華夏曆史上下五千年,有許多優秀文化傳統,經典著作不可計數,閱讀古代典籍是必不可少的。

關於書籍:新舊傳承,推陳出新,不可偏廢。

然而,越是久遠的書籍越是容易失真。原因是多方面的:1,原典籍已經毀滅,流傳的偽作或者合集。比如《易經》,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2,古典籍古文記載,現代人無法理解它本來的意思。《論語》中孔子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大家理解的都不一樣。3,許多書籍是經過後人加工或者二次創作的,如《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取材於唐元稹的《鶯鶯傳》。成書於元貞、大德年間,有五本二十一折。4,各類實錄記載各種原因也失真。比如,毛澤東熟讀二十四正史,也曾說百分之六七十不是真實的。

關於書籍:新舊傳承,推陳出新,不可偏廢。

但是,還是會有少部分典籍保存下來,並且流傳後世。或者典籍未完全保存,卻以合集或者其他形式獲得流傳。天文、地理、醫學、卜筮等著作還是比較完整,歷史類除了正史,還有還多歷史演義,小說野史可以參考。

關於書籍:新舊傳承,推陳出新,不可偏廢。

舊書好而易失,所以是否不用去讀呢?當然是否定的。首先,很多經典的書籍古代居多,近現代居少,把古代典籍拋棄,能閱讀書籍不多。比如,歷史類作品,近現代再也沒有和《史記》、《三國志》、《資治通鑑》等相媲美的。其次,很多現代的著作是根據古代典籍而重新創作,或者深受古典籍影響,其中融入古典籍文化思想。不去閱讀這些古典書籍,對於現在作品恐怕理解不透測。比如,讀《毛澤東選集》,不瞭解《孫子兵法》、《二十四史》、《三國演義》、《紅樓夢》,就無法理解一個普通的讀書人為何成為偉大的軍事家,思想家。

關於書籍:新舊傳承,推陳出新,不可偏廢。

近現代書籍,經典不多但是比較真實,形式多樣化,往往帶有現實主義,批判主義。如《魯迅文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豐乳肥臀》、《王小波全集》、《圍城》等。哲學、科學、經濟、管理等領域發展迅速,許多西方經典著作流入。

古書籍沉澱,而新書出新。新舊傳承,推陳出新,不可偏廢!

本文由文字驅創作發佈,轉載請註明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