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文案總是被槍斃?或許是你用錯了思維

隨著6.18的到來,很多電商開始摩拳擦掌,企圖在這又一風口讓自己賺得缽滿盆滿。

於是開始各種會議不斷,只盼能在第一時間抓住顧客的眼球,

所以這時候在保證產品質量過關的前提下,文案顯得尤為重要。

誰的文案更出色,更能抓住顧客的心理預期和需求,誰就贏得了先機。

所以同事小李接到了領導的任務,為一家水果店寫一條宣傳標語。

但不管怎麼寫,領導總是不滿意,他的文案總是被槍斃。

後來小林寫了一條,立馬被領導採用。我帶著好奇心看了他們兩個的文案。

小林的文案讓我眼前一亮,是我我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小林的。

小李寫的是“甜田果園,鮮閒享受”等諸如此類的標語,

而小林寫的是“家人健康,我們與您共同守護”。

很顯然,小林寫的更加得深邃,更加符合用戶最深層次的感受。

後來小林問小李,是怎麼想到這條的,小李神神秘秘的說了五個字—

黃金思維圈。

一、什麼是黃金思維圈

1. 黃金思維圈VS普通思維圈

黃金思維圈最早是由西蒙.斯涅克提出的,

他在TED“偉大的領導者如何激勵行動“的演講中提出從why-how-what的思維模式,

如圖1所示,而普通思維圈如圖2所示。

為什麼你的文案總是被槍斃?或許是你用錯了思維

圖1:黃金思維圈:

為什麼你的文案總是被槍斃?或許是你用錯了思維

圖2:普通思維圈

第一層面-what,即事物的表像,我們要做的事

第二層面-how,即如何實現我們要做的事

第三層面-why,即事物的本質,我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

由圖對比可知,所謂黃金思維圈是要求我們由內而外的思考,以結果為導向,

從目的出發指導行為,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現象。

核心是why,而不是what。

而普通人的思維方式大多僅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核心是what,而不是why,

並沒有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考深度。

其實這跟古人提出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本道”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懂行的人,純粹是為了熱鬧去的,而瞭解內情的人瞭解事物的本質。

2.類比

其實這跟唐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語的參禪三境界有異曲同工之妙。

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what層面,還只是停留在表明,水就是水,山就是山;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how層面,看到的已經不是問題,而是解決方案了;

第三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why層面,已經明白事物的本質,知其然更知所以然。

二、如何運用黃金思維圈

既然黃金思維圈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運用到生活工作中去呢?

或許豐田公司的做法能夠給我們答案。豐田公司有個很獨特的做法,

它尋找解決方案,是讓員工連續問5個why,從而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

比如機器漏了油,其他公司的處理方式就是先清理,再檢查,更換引發漏油有問題的零件。

而豐田會用一個又一個“為什麼”來引導員工。

為什麼地上會有油?因為機器漏油了。

什麼機器會漏油?因為一個零件老化,磨損嚴重。

為什麼零件會磨損嚴重?因為質量不好。

為什麼要用質量不好的零件?因為採購成本低。

為什麼要控制採購成本?因為節省短期成本,是採購部門的績效考核標準。

所以地上漏油是因為採購部門的考核標準設計的不合理,需要更改採購部門的考核標準,這就從根源上解決了類似問題。”

豐田公司的做法,很好的詮釋了黃金思維圈的運用方式——即培養問“為什麼的習慣”。

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就說過,詢問自己一個個“為什麼”,

你能更好的思考問題,也能更好的獲得普世的智慧和深刻的洞察力。

黃金思維圈是一個系統性的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一般性需要從這三步走。

  1. 從why的角度挖掘,這個問題是如何產生的。
  2. 從what的角度確認,這個問題是不是非得解決不可。
  3. 從how的角度賦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為什麼你的文案總是被槍斃?或許是你用錯了思維

圖3:三步驟

三、思維改變人生

每當臨近畢業,很多公司要參加學校舉行的大型招聘會,

事先公司派我去各個學院張貼海報。因為學過黃金思維圈的緣故,

我總是喜歡多問自己為什麼?

問:為什麼要去各個學院貼海報?

答:是為了宣傳。

按照以往的經驗,我就屁顛屁顛的去貼海報了,可是問了自己為什麼後,

我就發現貼海報的目的是為了宣傳。

既然要宣傳,就應該是在最醒目的地方,人少的地方效果就不大,

而最醒目的地方往往在各個學院的宣傳欄裡,那麼我們就要去說服老師。

甚至思維擴散:

問:為什麼學校要舉行招聘會?

答:因為學校重視學生的就業。

好,既然我們發海報的目的是宣傳,而學校友如此重視學生的就業,

那是不是不僅僅只在學校發呢,如果在學校的主樓發,會不會效果更好呢,

這時候就可以去找學校就業處的老師了。

果不其然,招聘會的現場數我們公司最熱鬧,收到的優質簡歷也是最多的。

有人說過一句話:當我們拿著五千的工資,幹著五千的活,

那麼最後我們也就只能拿到五千的工資。

而當我們當我們拿著五千的工資,幹著八千的活時,

那麼最後我們也有可能拿到一萬的工資。

黃金思維圈就是讓你突破另外五千的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