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出現負值 運用WTI原油期權對衝風險

芝商所投資教育專欄

4月20日,全球原油市場出現了歷史性的事件,NYMEX 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跌破0美元,結算價收報-37.63美元/桶,首次收於負值,下跌55.9美元/桶,跌幅305.97%。

為何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會出現負值呢?這主要是特殊情況下的產物:一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150多個國家或地區蔓延,經濟停擺導致成品油需求銳減,而煉廠開工同樣受到影響,原油需求斷崖式下降使得油價瀑布式下跌;二是由於需求斷崖式下跌,而全球原油產出維持高位,庫存快速累積,使得庫存容量不斷減少,已經發展為租用超大型油輪(VLCC)來儲存多餘的原油,在商業庫容不足的情況下,各國戰略儲備庫容也在慢慢灌滿原油,使得一般交易所很難找到新的儲備管道或者設備交割接收原油;三是4月21日是WTI原油期貨最後交易日,在多頭交易所無法尋找到庫容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平倉或展期,這使得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在4月20日面臨多頭不斷平倉,而空頭也集中對多頭進行逼倉的交易,使得價格變為負值。

從理論上講,商品價格不大可能變為負值,原因在於商品為負值變成賣家賣出商品還需要給買家交付費用,這在一般商品中是不會出現的。然而,由於原油是特殊商品,一方面原油不能像西方國家發生經濟危機時倒牛奶一樣進行丟棄,原因在於原油丟棄會引發環境汙染;另一方面,關閉後再重啟一口油井的成本很昂貴,因此一些生產商願意暫時保持抽油,即使是虧本。

此外,導致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出現負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庫欣的儲油空間正迅速耗盡,截至上週,庫欣的儲油設施已經使用了90%,交易商稱兩週內這些設施將被裝滿。根據WTI輕質低硫原油交割文件規定,交割必須按通過俄克拉荷馬州庫欣的管道或儲油設備的FOB價格進行。買方有權選擇通過下列任一方式完成交割:使用賣方出油管或儲油設備通過設施間泵送至指定管道或儲油設備;在賣方允許的前提下,向買方轉讓儲油槽所有權或出書轉移。

負油價簡單來說就是將油運送到煉油廠或存儲的成本已經超過了原油本身的價值,目前主要是發生在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上,而WTI原油並沒有出現負值。現貨負油價目前僅出現在個別地區的重油現貨價格上。由於原油種類繁多,用途廣泛,不同的等級根據幾個因素來定價,包括密度、含硫量以及運輸到貿易中心和煉油廠的便利程度。重質高硫原油的價格通常低於輕質低硫原油(比如西得州中質油),因為此類原油往往需要更多加工。

WTI原油期貨6月會不會再次出現負值呢?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原因在於當前庫存累積意味著5月底大多數國家或地區原油庫容會被用完。截至4月21日,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的持倉量大約為58萬張,相當於5.8億桶現貨。庫欣庫容大約是8000萬桶,截至4月17日已經使用的庫容超過90%。

從全球範圍看庫容,截至4月17日,全球原油及成品油總庫容為72億桶,其中80%已經裝滿,原油剩餘庫容為8億桶。目前,原油每天過剩量超過600萬桶/天,8億桶庫容大約10多天就會灌滿。另外,目前存儲於海上油輪的浮式儲油量約為1.6億桶,60艘超大型油輪被用來儲存多餘的原油,遠超過2014—2016年原油嚴重過剩時的1.2億桶。據測算,超大型油輪大約有2億桶的庫容可用於存儲剩餘的原油,這意味著接下來只剩下0.4億桶的庫容可以用於浮式儲油。

關鍵是超大型油輪租用費用不斷攀升,這意味著囤積原油或者持有原油多頭的交易商繼續需要遠月升水要高於租賃費,這才有利可圖,不然國際原油可能缺乏多頭的買盤。原油大量儲存,在實際的操作中既困難又不經濟。

基於半衰期測算,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雖然4月出現峰值,但是回到零增長可能要到8月甚至年底,這意味著全球管控措施不大可能在未來2個月全部撤銷,原油需求大概率還是負增長的,原油還將面臨很大的儲運成本。

截至4月17日,原油類ETF的成交量增長了近4倍,其中最大的原油類ETF——美國原油基金(USO)已經將大部分頭寸移到 6月合約,大約佔82.7%。因此,一旦5月全球原油庫容耗盡的話,那麼USO可能會提前拋售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並可能再次引發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跌至負值的可能。

策略上,由於NYMEX WTI原油期貨更多是反映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可能並不能很好地反映現貨價格,投資者可以運用芝商所旗下在休斯敦結算的WTI原油期貨(HCL)捕捉接近現貨價格的交易機會。投資者也可以賣出NYMEX WTI原油看漲期權來對沖6月合約再次跌破負值的風險。 (作者單位:寶城期貨)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