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不出彩?怎麼辦?把握下面七點!

【 素描不出彩?怎麼辦?把握下面七點 】

1、根據理解的多少表現

素描是很理性的,素描的過程是腦、眼與手高度結合的活動。大腦是總指揮,充實的理性顯得尤為重要;在考場三小時考試中,一定要將平時所知道的、理解的知識通過畫面表現出來,理清思路,才能步步為營。

素描不出彩?怎麼辦?把握下面七點!

2、基礎、能力、素質

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學習訓練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習者正確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造型能力、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這也是考試考察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但光憑理頭苦幹是不行的,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正確的觀察與表現能力。

觀察方法通常指整體與比較,如:眯著眼睛看大體,在整體中比。而細節特別是精彩的細節卻要瞪大眼睛地近距離觀察,而且你描繪的如是正面,最好從側面或頂部來觀察物象,這樣多角度的立體考察對錶現物象的結構、起伏、特徵、轉折是有幫助的;要能敏銳地判斷感悟到表達對象獨特的形象特徵、精神氣質,能從平凡中發現美的形式、美的韻味,並能迅速地選擇相適應的又是自己的方法加以表現、處理。

素描不出彩?怎麼辦?把握下面七點!

3、基本功與創造力並進

美術高考生基本功好,是不是就創造力強呢?不一定。我們不缺紮實的基本功,要知道沒有創造力的畫面,基本功再紮實分數也上不了全新的高度。所以,處理好基礎教學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兩者之間的關係就顯得非常重要。建議同學們在考前可以多廣泛的閱讀、欣賞、交流、總結;通過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打破常規,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逐漸培養創造力。

素描不出彩?怎麼辦?把握下面七點!

4、畫面要做到到位與拉開

“到位”的內容包括構圖、結構、特徵、形體、比例、朝向、節奏、力度等等,到位是一種基本功、一種能力,它同我們通常聽到的“準確”、“逼真”的意思並不完全相同。“到位”更多地是指主觀感受、藝術上的到位,層次要高一些,主觀的發展空間也大些,就是“真實”也只是藝術上的真實。“拉開”則是一種人文素質,一種主觀手段,“拉開”的內容包括∶藝術語言、形體特徵、黑白灰、主次、虛實、強弱、剛柔、濃淡、曲直、前後、疏密等,是更高意義上的簡化與歸納,它比“到位”又更加主觀、自由,是藝術家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精神表現,是一幅成功素描作品的重要指標,是風格的俗與雅、格調的高與低的主要區別所在。

素描不出彩?怎麼辦?把握下面七點!

5、“黑白灰”很重要

一些有經驗的學生會通過利用“黑白灰”手法來拉開畫面的關係,提升層次感和節奏感,花較少的時間爭取到最大的效益,除了整體畫面的黑白灰、明度關係以外,其畫面中每個物體或者頭像五官個體都是有黑白灰的層次變化的。

素描不出彩?怎麼辦?把握下面七點!素描不出彩?怎麼辦?把握下面七點!

6、強調“特徵”

“特徵”包括在所表現的物象中,也包括作者所表達的藝術語言、風格。首先,形體結構與特徵結合起來,就可產生“象什麼”的第一印象,如某人看起來像蘋果、像冬瓜、像剪刀,成語中“骨瘦如材”,還有俗稱的“月兒眉”、“三角眼”、“大蒜鼻”、“櫻桃嘴”等等;還可以用“外形特徵”和“內形特徵”來描述;“外形特徵”可借鑑剪紙藝術某些技巧;其它的,如畫面陰影、空白、發須、衣領、布紋等,總之,你認為值得描述的對象及細節,都可以有意挖掘其特徵美;抓特徵美就是人為的主觀突出對象某些與眾不同的特點,或重視某些畫面可視的形,“寧過勿不及”,這樣“嚴重”地對待,促使畫面遠看有視、近看有“形”,大的整體、小的局部都會顯得耐看,有分量。“特徵”的概念,在素描表現中應該是貫徹始終的。

素描不出彩?怎麼辦?把握下面七點!

7、懂得“修改”

這裡的“修改”類似於一般意義上的調整,所不同的是:調整大都基於常規的循序漸進,而“修改”則是基於主動表現中的果敢、直幹;因為敢畫、敢錯,才有“修改”的必要;而每一次的“修改”都是一次思索、進步的過程,有時大刀闊斧的“修改”竟是一種昇華、或是一種起死回生。

因此,不用怕髒、不用過分地小心謹慎,要敢做敢為;不用擔心留有改過的痕跡,這痕跡應該是前進的足跡。“修改”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態度,一種自信進取的學習探索。初學者常常一錯就重來,總想立竿見影、急功近利、一鳴驚人,卻不知是一種浮躁的表現。

素描不出彩?怎麼辦?把握下面七點!
素描不出彩?怎麼辦?把握下面七點!

作者@傅永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