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苦澀的雨,踩著泥濘走向未來

“撐著油紙傘,獨自 / 彷徨在悠長、/ 悠長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著 / 一個丁香一樣地 / 結著愁怨的姑娘。”還記得詩人戴望舒描述過這樣一幅雨天的畫面:在雨天,逢著一位撐著一把雨傘的美麗姑娘,她美麗憂傷,令人著迷。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冬去春來,春天是多雨的季節。

品味苦澀的雨,踩著泥濘走向未來

尤其在近日,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遠遠看去,天空灰濛濛的,迷霧籠罩著山頭,一絲絲的雨垂落到地面,多了幾分詩意,也多了幾分惆悵。離家的路越來越退後,直到消失不見,心也越來越沉重,而雨卻無意間加重了內心的不捨與無奈。

柳永曾在《雨霖鈴》中感嘆道: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在這樣的季節裡,還要送別自己心愛的人,實屬離愁而又無奈。雨本是自然無情的,可是在這樣一個人為的環境裡,雨彷彿也渲染了離別的傷感。臨走的時候,母親一直不停地往書包裡塞吃的,父親騎車送我,細細小雨,路上泥濘不堪,在這樣的季節裡,多了一份心酸,坐在摩托車上,風不斷從臉上吹過,路途遙遠,求學之路的艱辛,凝聚著父母點點滴滴的愛。望著背影遠去,心裡很不是滋味。

白天的雨,還有色彩斑斕的世界作為陪襯,而到了夜晚,一切都隱退了,詞語也變得蒼白無力,這時候,詩句只能走向樸實與情感,便沒有了暮靄沉沉楚天闊的場景。

聽著窗外的夜雨,時而緊湊,時而稀疏。要說美,也沒有什麼美,小路泥濘難走,院壩裡的花也被雨打的七零八落,溫度驟降,多了一些溼冷。在這樣的夜裡,更能夠感受到平日裡塵世的喧囂被雨澆滅,萬物都被這雨聲統一了,夜雨剝奪了人們的活力,卻多了一份溫情。在夜雨中與家人圍坐在火爐旁,拉拉家常,閒談幾句,幾乎都不會吵架:在夜雨中,最容易勾起思念,往事也會滔滔不絕的浮現於腦海;夜雨裡也是最有靈感的,拿起筆,靈感便噴湧而出,文字也會變得滋潤溫暖起來。

品味苦澀的雨,踩著泥濘走向未來

夜雨是行路者的敵人,走的途中,會想家,會期盼安逸,會突然領悟到自己深陷孤獨的處境。記得小學時期,與朋友在學校吵架,夜晚天快黑了,自己賭氣一個人跑回家。小道上一個人孤苦伶仃地走著,害怕而又無措。夜裡下起了毛毛雨,鞋被穿壞了,踩在崎嶇不平的石子路上,與朋友的賭氣和盼望回家的心交織在一起。真正讓這種心緒平靜的,是第二天晴朗的早晨。雨後的早晨,讓人把昨夜的不快忘記,卻又不能完全忘記,留下了一點影子,陰陰涼涼的,添一份淡淡的惆悵。

夏季的雨來的最猛烈,在八月有雨季的日子裡,下個不停。依稀記得兒時的夏季,暴雨下個不停,壩子裡的泥被沖刷了一層,落在地上的雨也成了泥色,激起無數的水花。屋簷的雨成股狀往青石板滴落,時間久了,青石板會滴成一個小漩渦。那時的雨是粗暴的,無情的,屋簷下的桶不一會兒就會溢滿,這不是主要的,更可憐的是,房屋外面的地上,會被雨打溼,一屋走到另一屋,就要變得小心翼翼。屋裡也漏雨,到處用水盆接著,一不小心就會滑倒,這大概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吧!。父親會披著蓑衣,戴著斗笠,去檢查田壩的缺口,腳上早已沾滿了稀泥。如今,破舊的房屋早已拆掉,陳年的蓑衣也不知去了哪裡,屋裡“下雨”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可那段回憶,卻成了生命中不可磨滅的記憶。

品味苦澀的雨,踩著泥濘走向未來

在人生的旅途中,雨的魅力也可以探尋。

電視劇裡,兩個相愛的人吵架或者分離時,瓢潑大雨總會來到,淋溼了整個大地,也淋溼了彼此的心。雨澆滅過兩人的怨恨,也彰顯過愛情的不易。一場雨,也扭轉過傑出人物的生命旅程,一場雨,可以使一場戰役轉敗為勝,也可以毀滅一個人的希望。無偶然裡隱藏著必然,堂皇的必然中也遍佈著偶然,哪怕是雨,也默默佔據著屬於它的歷史地位。雨有時也和風連在一起,“風雨”指困難、破碎。“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年老的陸游,臥病在床,聽著窗外的雨,心裡還想著馳騁沙場,為國效力。這夜雨,正像風雨飄搖、山河破碎的南宋,不知何時才能迎來黎明。

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使雨失去了曾經的苦澀味,雨的詩意也慢慢的褪色。也很難再像小時候,打著一把雨傘走過崎嶇漫長的泥濘路。在燈光燦爛的都市街道,走路或是駕車遇雨,實在是完全談不上詩意的,但多了一份輕鬆愉悅美。

我願一再地品味苦澀的雨,然後踩著泥濘走向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