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件事,河南封丘縣縣長、禹州市市長“同網競技”!現場很精彩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文

封丘的金銀花、禹州的熟地黃、金銀花等一批中藥材該如何在疫情肆虐的背景下走向海外,幫助那些受新冠肺炎影響的海外患者?

為了推進本土中藥材走向海外,讓河南中藥材通過香港賣向全球,同時也倒逼河南中藥材市場更加國際化、標準化、現代化,推動中醫藥產業進一步發展,4月21日,河南省商務廳舉辦的以“聚焦中醫藥抗擊疫情,推動好藥材走向國際”為主題的“香港河南網上藥材供求對接周”正式啟動。

據悉,本次活動通過“豫港多地”視頻方式進行交流洽談和資源對接,啟動儀式放在了鄭州,為全省各地的中藥材供應商、和香港的中藥材採購商提供互通交流的機會。

據河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李若鵬介紹,河南不僅是中華文明的肇始地,同時也是中醫藥服務業的重要發源地。

“河南不僅中藥材資源豐富,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前列,而且河南在中醫藥領域還擁厚重的人文優勢和豐富的人才資源、理論創新資源,可以說發展中醫藥服務業河南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李若鵬說,相信通過舉辦此次活動,進一步發揮香港在中醫藥“走出去”的橋頭堡作用,讓我們更多的優質中藥材走進香港、走向世界。

在啟動現場,封丘縣、禹州市“同網競技”,向香港客商們介紹起本土藥材歷史和產業鏈情況。

“金銀花是四大中藥的翹楚,在封丘有1500多年的栽種歷史。2003年,封丘金銀花榮獲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原產地標記註冊證,2006年被批准為河南省金銀花生產基地,2007年被授予河南十大中藥材種植基地。”對接會“現場”,封丘縣縣長王獻臣當仁不讓,推出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封丘金銀花。

隨後向客商們做推介的河南禹州市市長範曉東“不甘落後”,一連推出了幾大亮點:禹州是我國四大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神醫扁鵲、醫聖張仲景、藥王孫思邈都曾在此行醫採藥,禹州金銀花、禹州丹參、禹州半夏等6種藥材先後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

最後還向客商們遞出了橄欖枝:“邀請大家到禹州多走走、多看看,感受禹州藥材文化。”

除了封丘、禹州“同網競技”外,盧氏、濟源、輝縣、上蔡、三門峽等紛紛加入其中。該對接會在香港分會場,香港中藥聯商會、香港中醫學會、啟泰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香港澳斯佳藥業有限公司等機構和企業與封丘新鄉博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禹州河南華夏集團、盧氏縣人民政府、濟源市河南濟世藥業有限公司、新鄉輝縣河南百泉藥都集團、駐馬店上蔡亞英泛金銀花種植合作社、三門峽河南省寧壽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進行深入交流對接。

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獲悉,河南中藥材資源豐富,原生藥材達到2300餘種,自唐朝起就形成了禹州藥材市場。改革開放40年來,河南醫藥行業高速發展。2018年全省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50億元,同比增長8.1%,全國排名第三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其中中藥主營銷售收入850億元,同比增長10.35,居全國第五位,中藥已經成為我省傳統優勢產業,是我省經濟序列中最有活力的產業之一。

據悉,本次對接周活動將一直持續到4月26日。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豫港兩地的中藥材供應方、需求方將會深入對接交流、簽約交易。對接周活動是省商務廳積極推動全省中醫藥發展的具體行動之一,有利於河南藥材對接國際標準,擴大出口、提升質量,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優化我省服務貿易結構,打造“中國服務”品牌,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

(河南商報編輯 施尚景 首席編輯 華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