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縣一業”看開遠“七彩雲菊”正芳菲

“一縣一業”看開遠“七彩雲菊”正芳菲
“一縣一業”看開遠“七彩雲菊”正芳菲

作為首批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開遠市堅持制度創新、重點突破,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以創建“一縣一業”示範縣為契機,堅持“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發展思路,打響花卉區域品牌,“七彩雲菊”不斷髮展壯大,成為推動高原特色農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主力軍。2019年,開遠市成功獲批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雲南省“一縣一業”示範縣;2020年2月28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七彩雲菊”商標註冊成功……如今,春色正濃、花開正豔,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雲南省“一縣一業”示範縣的創建猶如一雙大翼,助力開遠振翅高飛。

一朵花崛起一個園

花為夢 蓄勢破土一朝春

春風拂面,萬物生長。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開遠這座“火車拉來的城市”在風雨中馳而不息,在奮鬥中砥礪前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歷屆開遠市委、市政府勵精圖治,把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的藍圖繪就在廣袤的紅色大地上,在“光陰的故事”裡,催開了無數夢想的花朵,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圖景。

有人說,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彷彿“一夜成名”。

在羊街鄉,幾年前還零星種著包穀、水稻的“黑泥地”上,如今已雲集了23家知名花卉企業,其中包括投資過億元的5家、國際合作的3家。穿行園區,道路兩旁,雲南愛必達、上海虹華、浙江豐島、上海立深新園等國內花卉領軍企業林立。在佔地7000畝的園區裡,技術、人才、資本、市場、平臺等要素與區位、自然優勢深度融合,彰顯出巨大的創造力、蓬勃的生命力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瞄準雲南花卉產業迅猛發展的機遇,開遠市以市場為導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經過反覆論證,甚至爭論、碰撞,最終確定以開放的心態,共商、共建、共享,用更優質的服務、更高效的管理、更靈活的機制,加快推進高效現代農業園建設。

2016年12月,開遠市高效現代農業園動工。第二年開春,羊街鄉上千畝的土地便不再種包穀,縱橫交錯的田埂消失在推土機的轟鳴中,運輸鋼架、砂石、磚塊等的工程車來往穿梭,一座座種植大棚破土而出。

“從種下第一批花卉種苗開始,就埋下了改革開放的創新基因。”一位見證了園區建設發展的農業專家感慨。

以往園區管理機制習慣於採用行政化模式,部門之間職能交叉、協調困難、效率不高。改革就需要敢闖敢試的魄力。開遠市以“放管服”改革破局,創新財政支農資金投入方式,由紅河創森高原特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進行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流轉土地、統一基礎設施建設、統一招商引資,形成“多個龍頭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出水”的資金整合機制,建設集高效現代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冷鏈物流、互聯網銷售、休閒旅遊、創業孵化等為一體的高效現代農業園。

花為路 築巢成就康莊道

標準的現代化溫室大棚,品種自主創新,荷蘭普瑞瓦智能控制系統、全套智能氣候及水肥控制系統、全套種苗研發實驗等設施設備,採用國際領先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集約高效綠色生產,一臺電腦控制高端花卉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溫度、溼度等環境要求……高效現代農業園從建設之初就非同凡響。

以“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理念為引領,開遠把花卉產業鎖定在“專注於中高端產品”,力爭打造在全省有影響力、在全國有一席之地的主導產業。

“隨著園區知名度提升,不斷有投資人與我們聯繫。”園區運營方創森公司總經理助理曹喜民介紹,目前對入園企業標準為“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屬於業內的佼佼者,可以完成從種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生產。”

在落地的企業中,包括世界最大的雙梗蝴蝶蘭種植企業荷蘭安祖公司和世界最大的玫瑰、非洲菊生產商荷蘭西露絲公司。在投資過億元的企業中,雲南愛必達園藝有限公司實現種苗、種植技術、設備設施國際一流;上海虹華菊花種苗銷售量亞洲第一。

作為對“專注於中高端產品”另一維度的註解,園區負責人舉例說明:2016年,投產後的第75天,上海虹華公司就出產了第一茬多頭菊,全部訂單來自日本、韓國,按一年生產4茬測算,每畝產量近10萬枝、產值約15萬元,土地產出效益比種包穀等傳統農作物提升了150多倍。

志存高遠而以致千里,園區的腳步從未停歇。

經過10個月建設,投資過億元,設施設備一流的“雲花創新中心”投入使用。在花卉大棚,從荷蘭、以色列進口的智能氣候及水肥控制系統、立體加熱系統、分區微循環生態控制系統,營造了一個最適宜花卉種苗生長的環境。

面對著一眼看不到頭的苗床,曹喜民說:“雲花創新中心”投入使用以來,每年可生產種苗1億株左右,產品主要供應國內高端花卉企業和亞太區域國際市場,預計可實現產值7000萬元,帶動就業120人。

在國際市場上搶佔產品定價權和市場話語權,讓其成為我省打造千億級花卉產業的新動力,已然是開遠花卉產業轉型的一條新路徑。在這條道路上,市委、市政府與企業攜手謀劃著一盤更大的棋局。

花為裳 逐夢成真伴花舞

“一縣一業”改變了羊街發展路徑,也改變了羊街人的生活軌跡。

錢佳麗家在羊街鄉黑泥地社區。園區建成之前,大學畢業的錢佳麗選擇在外打工,看到家鄉發展得好,便回到黑泥地成為雲南愛必達園藝有限公司的一名花工,兩個月後成為公司的生產技術骨幹,知花小鎮鮮花交易展示中心建成後,錢佳麗來到展廳學習壓花技術。

壓花技術採用園區新鮮種植的鮮花經過壓幹以後做成乾花,再通過藝術加工形成藝術品。壓花技術的運用代表著高效現代農業園開始了花卉二次深加工創作,鮮花的採後處理和銷售方式開始嘗試多樣化。

“周邊遊客對我們做出來的壓花手工藝品很認可,自己也會親自體驗製作,喜歡的也會買回去,看到越來越多的遊客來知花小鎮和我一起做壓花,我感覺很幸福。”錢佳麗的臉上洋溢著自信和驕傲。

轉變的不止錢佳麗一人,園區建成後創造3000個長期就業崗位和1萬個季節性崗位,引導農民轉變為掌握農業產業技術的職業工人,帶動更多農民致富和周邊企業共同發展,實現了農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

“一縣一業”看開遠“七彩雲菊”正芳菲

一朵花連起一座城

花為信 萬語千言心相印

庚子年春節前夕,人們忙著購買年貨,計劃著出遊,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原有的生活節奏。

面對疫情,開遠市委、市政府一呼百應,全市人民團結一心,積極行動起來,共產黨員、群眾齊上陣;一線工作人員和後勤保障人員堅守崗位、各司其職,愛心企業和熱心市民也自發組織起來,給一線工作人員送物資,到處都是開遠人共同戰“疫”的身影。

2月4日,開遠市尚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拿出兩萬枝小菊花和玫瑰送給兩個高速公路收費站卡點、醫療系統、各鄉鎮(街道)等一線工作人員,以表達敬意。

2月16日,一封《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逆行者”的感謝信》,連同一束開遠天華生物產業有限公司種植的鮮花送到了堅守崗位的一線工作人員手裡。

當一束束鮮花送到一線人員手裡時,意外和驚喜舒緩了連日的緊張情緒,映開了一張張笑臉,一封感謝信溫暖了人心,嬌豔的鮮花讓疫情期間的堅守變得更有意義。

開遠天華生物產業有限公司原計劃贈送10萬枝鮮花,由於大家很喜歡,最終增加送出了22萬枝。

之後,共青團開遠市委和開遠市工商聯聯合開遠天華生物產業有限公司、開遠尚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開展“抗擊疫情,你我同行”鮮花義賣活動,義賣所得2.65萬元用於資助受疫情影響的困難家庭學生,幫助解決他們開學第一個月的生活費。

花為使 溫情湧動手相牽

“幹就對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這句話成了紅河創森高原特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劍非的口頭禪。看著溫室大棚裡鮮花盛開,銷路受阻,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幾年來辛苦引進和發展起來的花企和花農損失在所難免,朱劍非表面積極樂觀,鼓勵和提振花企、花農的信心,私下卻心急如焚,絞盡腦汁想辦法、找出路。

從北京到開遠這4年,優越的自然氣候環境、高效務實的政商合作關係、優質的自我發展平臺、淳樸包容的民風,讓朱劍非與開遠緊緊聯繫在一起,休慼與共。

困境與出路並存,逆境與機遇共生。2月29日,開遠知花小鎮鮮花大集利用週末首次開市,12家花企、21家花卉種植專業戶參與,免費送花1000束,迷你蝴蝶蘭、多彩小菊花、專利非洲菊等花卉品種齊全,價格按照基地批發價的50%或者更低進行銷售,同時舉辦向日葵、玫瑰花基地開放日活動,金融機構也到場服務花農花企,支持花卉產業發展。

藍色的穹頂之下,太陽已經開始顯示出威力,早春30℃溫暖的陽光,高速公路通行,久困於家的市民走出家門,享受陽光和春風,專程驅車到羊街逛花市。

“以前不知道開遠種出來的花這麼漂亮,這次聽說開遠的鮮花賣不出去,心疼我們的企業,專門過來買一點,算是支持開遠的花卉產業。”市民張女士曾參與高速公路卡點值守,她手捧著一束剛買的粉色小菊花說。

此外,雲南愛必達園藝有限公司、浙江豐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遠天潤園藝科技有限公司等園區企業也通過低價售賣或電商銷售的方式開展自救。

一時間,開遠市民通過各種渠道瞭解了開遠花卉企業銷售難,紛紛掏錢買花,或通過線上買花,或利用週末的好天氣到知花小鎮逛一逛,買一束自己心儀的鮮花。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的高端鮮花開始進入開遠、蒙自、箇舊等城市的尋常百姓家,城區居民家中鮮花盛開;羊街、大莊的農戶家中因為有鮮花點綴而增色不少,充滿生機。

3月13日,一場“全球百萬枝高品質鮮花直供”網絡推介活動在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舉行,當天,參與抖音、天貓、淘寶平臺直播互動的網友達56萬人,實現線上交易額23萬元,由此,開遠逐漸走出鮮花銷售困境。

“一縣一業”看開遠“七彩雲菊”正芳菲

一朵花扮靚一個未來

花為序 一帷盪開現麗影

“才放南枝四五朵,已招東閣兩三人。”這是明代文學家楊慎400多年前客居開遠時,留下的《早梅》中的詩句。

楊慎曾在開遠講學著書數月,某一冬夜,楊慎和好友王庭表詩酒酬唱,指窗外梅為題,詩興大發,一唱一和,一夜吟成《梅花唱和百首》,後人稱其為“雙百梅花詩”,《早梅》便是其中的一首。

“雙百梅花詩”作為開遠的文化瑰寶,影響開遠文化數百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氣候的變化,有詩無梅成為開遠的一樁文化憾事。

為填補開遠梅花種植空白,再傳梅花樹下吟梅花詩的佳話,開遠天潤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在嘗試種植了臘梅系列20多個品種後,發現澳洲臘梅適合開遠種植,遂選擇平頭、尖頭、重瓣等10多個品種進行試種、育苗,獲得成功。

臘梅試種、育苗成功的背後有著科技與人才的強大支撐。園區企業擁有發明專利18個,實用新型專利54個;建成亞洲最大的菊花資源庫,保留品種3600多個,已成功研發培育出菊花新品種60多個,獲得農業農村部授權菊花新品種46個,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菊花品種壟斷的局面;達成國際合作1個,與美國保爾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雲南保爾佳薈園藝公司,開展新技術合作和專利種苗生產;與雲南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雲南大學、南京農大簽訂相關合作協議。

有了科技和人才的加持,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在短時間內,實現園區種源研發和種苗繁育、花卉品種和地域擴展,高端花卉向中、低端花卉延伸;主花向配花延伸;觀賞型花卉向食用、藥用型花卉延伸;簡單插花裝飾向藝術造型花卉、小微型盆栽、組合盆栽花卉等產品延伸;種植地區由原來的羊街鄉局部為主向開遠全域延伸;花卉種植分類由原來的蝴蝶蘭、洋桔梗、非洲菊等20餘個草花品種向鮮切花、木本花卉、盆花、鮮食花等延伸。 隨著產業鏈延長,花卉產品附加值提高,開遠市花卉產業一產向二產融合、向三產延伸,初具全業態發展雛形,“七彩雲菊”區域品牌打響市場。

花為媒 恰是雲端春意濃

白雪是一名花卉企業的員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鮮花賣不出去,她在微信上建了一個基地直供鮮花交流群,將喜歡鮮花的小姐妹拉進群裡,每天早晨在群裡發佈鮮花采摘圖片及售賣信息。

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建設初期以高端花卉為主,引進的都是國內大型花卉企業,採取的都是訂單式銷售。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之間的銷售鏈中斷,出現鮮花賣不出去的困境。白雪利用微信群在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搭建起銷售平臺,這種方式很受消費者歡迎。

“鮮花的主要消費者是年輕人,但他們或忙於工作,沒時間去花店買花,或喜歡花但不願意去逛花店,通過微信下單後,鮮花就送到顧客手裡,非常方便。”白雪說。

為解決因疫情導致銷售渠道不暢的問題,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建設信息網絡;與雲南省級數字農業展廳合作,實現農業物聯網共享,在園區建成一個完善的產業體系;建立花卉研發中心、花卉集散中心、基地直供中心,搭建公共信息平臺、電商帶貨平臺,打造開遠全新的銷售平臺。

“隔著屏幕,似乎依然聞到花香。”一位網友參與留言互動,“多元創新的服務,讓開遠的春天在雲端綻放,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花為翼 天高雲闊競自由

把小農戶帶入大市場,讓大企業帶動大產業發展。為了帶動農戶種植,園區制定聯農帶農致富三步曲:入職農企學習技術、企業內部創業孵化、走入市場,有組織培養孵化創業創新者。

園區在開遠天潤園藝科技有限公司開闢了80畝露天農地,組織開遠各鄉鎮農戶到這裡考察學習種植技術,選擇種植技術含量低、投資少、花卉灌溉需水量小、適合農戶種植的澳洲臘梅、澳洲木百合、針墊花、珊瑚果等10個系列100多個品種進行示範推廣;園區提供全程技術跟蹤指導、質保服務;採收時由園區統一按照市場價格協助銷售。目前已成功帶動200多個農戶種植花卉,羊街鄉紅土村委會主任張海備就是其中之一。

“過去,我家一直以種蔬菜為主,去年聽說花卉產業相對於蔬菜收入穩定,於是嘗試種植乒乓菊、小菊花、多頭菊等20多個品種的花卉6.6畝,由天華公司提供種苗,派技術人員來指導我們管理、銷售,收入還不錯。”張海備說。

隨著開遠市加大花卉產業投入,張海備打算擴大種植面積,讓更多農戶看到種植花卉帶來的效益,以點帶面帶動農戶們在紅土村委會把花卉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為了充分利用好開遠氣候、光照、海拔等優勢,由政府、園區和行業協會等共同參與規劃佈局,按照各鄉鎮(街道)所處的地理位置、水利條件、地勢差異,引進國內外市場較好、價格穩定、增長勢頭較高的品種進行分區、分工、分片種植,避免出現過度供應導致價格波動較大。

“一縣一業”看開遠,“七彩雲菊”正芳菲。未來,開遠市將繼續以高效現代農業園為依託,打造總體規劃3.7萬畝、提供3000個長期就業崗位和7000個季節性崗位、產值達到34億元以上的現代花卉產業,在我省由花卉大省向花卉強省邁進的征程上,成為新的主力軍。

雲南網記者 李樹芬 通訊員 李雪瓊 董懿鋅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