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果業發展的方向就是省力化

省力化栽培是一項系統工程,從栽苗開始就要規劃:

1.樹型的選擇,樹型目前最有效的樹型就是主幹形,其次就是兩主幹形或丫字形、y字形。

2.株行距的選擇,株距根據不同品種不同砧木有所不同,一般從1米一1米5在右,我個人認為蘋果樹1米5、桃樹1米3最好。行距主幹型3米,兩主杆型4米最,。我個人認為行距要根據主幹高度來決定最好。幹高行寬,幹低行窄。還要根據你進園耕作的農機大小來決定。

3.高度,一般都由行距定幹高,但是我個人認為,為了省力,樹幹的高度我們要能摸到即可,這樣,我們所採取的一切管理不用上高凳即可完成,即安全,也方便,更省力。為了彌補幹高對產量的損失,可以適當縮小行距,增加株數,整體產量也就不會影響,由於幹高降低,整個樹體光照更好了,商品率會更高。一般幹高不要超過2米,行距2.8米一3米即可,前提是行距要能通過耕作機械。

4.現在果園管理機械非常多,選擇適合自己果園的機械,耕地、開溝、施肥、打藥等全部利用機械來完成,即可以節約時間,又可以減少勞動

今後果業發展的方向就是省力化

今後果業發展的方向就是省力化

今後果業發展的方向就是省力化

今後果業發展的方向就是省力化

成本。

5.果園生草可以調節果園的小氣候,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適時割草和打草,都可以用機械完成,還可以減少耕作次數,保持土壤的通透性,保水保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