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學校系統難以留住優秀教師?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切體會到體制內人員的無奈。

朋友所在學校朋友所在學校地處兩區市結合部,距離本市中心和鄰市差不多遠近,學校所在地是農村。朋友房子買在鄰市,老公在那裡上班,孩子在那裡上學。所以朋友每天上班也是很遭罪,開車上高速單程兩個小時,這還得是在不堵車的情況下。一天有四個小時都在路上,時間成本非常昂貴,更不用說油費了。

我曾問她,為什麼不選擇辭去這裡的工作,去鄰市另找一個工作呢?她說:我考上教師編制不容易,更何況去鄰市也沒有這麼穩定的工作,我也不一定能考上鄰市的教師編制啊。我就質疑,一定要做老師嗎?她回答:要不我還能幹嗎?

每個月五千塊錢的工資,每天還要來回開車四個小時,在我看來並不那麼划算。可是教師這個職業很奇怪,可能是因為來之不易,所以得到的人都很珍惜。(我只是從單純職業、收入角度,暫且不論教師職業道德層面的問題。)在鄰市找個工資5000的工作並不難,那為什麼我的朋友不願意回去呢?可能因為“教師”這兩個字太有吸引力,代表著一種社會地位,一種認可度吧。不管在哪裡做教師,不管距離遠近,教師總歸是教師。

為何學校系統難以留住優秀教師?


一直有一種說法,一旦踏入了教師隊伍,你很難再去做別的工作。為什麼呢?因為這個職業會將你圈起來,你是教小學英語的,就會一直研究小學英語,之前你的BEC證、TEM-8證全都沒用了,再怎麼厲害也白搭。你是教初中數學的,你以前的高數、微積分還能再算嗎?慢慢地,你曾熟悉的領域的知識就會退回到適合你任教的年級的水平。即使老師有一些專業知識提高的途徑,但大多還是功利性地提高教學水平的。至於不符合當前教學的所有知識,都會被時間慢慢捨棄。

為何學校系統難以留住優秀教師?


說到底,教師這個職業有些尷尬,被這個社會認可,卻又遠遠沒有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

我所在城市是全省教師工資最高的地方,年輕教師工資5000左右(第一年4000多),隨著教齡和職稱的增長,工資會跟著增長。這個工資在我們城市,真的不算高,畢竟房價已經是工資的好幾倍了。

很多人總是覺得做老師輕鬆,有寒暑假。殊不知寒暑假所有老師都要值班,要培訓,還要24小時待命群消息,真不是旁人看上去那麼輕鬆愉快。

總是有人說老師收禮,老師辦輔導班。很負責任地說,這都是教育系統明令禁止的,幾乎沒人敢觸碰紅線。不可否認,任何職業都有不守行規的人。絕大多數老師都只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在自己崗位上耕耘,掙著微薄的工資,不理解的人還覺得當老師能掙好多錢呢。

這幾年,教師行業中辭職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年輕人。大概是覺得自己付出和所得不成正比,無法在自己崗位上實現自己應有的價值。那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老師,現在應該過得很開心吧。

我只聽說過教師辭職去考公務員的,沒聽說公務員辭職當老師的,這應該能反映出一個問題:不管是待遇,還是社會認知,教師職業遠遠沒能達到它該有的水平。

為何學校系統難以留住優秀教師?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不易,沒有經歷就沒有發言權。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這個職業得到更多的理解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