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全世界90%的銀耳,都來自一個小縣城

銀耳,一種普通而又珍貴的食物。為了把它從皇家貢品變成民間食品,福建古田的人們努力奮鬥了將近半個世紀。

你知道嗎?全世界90%的銀耳,都來自一個小縣城

古田雖然只是中國福建省的一個小縣城,但卻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銀耳產地。整個縣銀耳產量約佔世界的90%。

說到銀耳烹飪,古田人除了甜湯之外,還創新了更多的烹飪技巧和菜餚。其中最著名的是出現在人民大會堂的“山海共歡笑”。

你知道嗎?全世界90%的銀耳,都來自一個小縣城

首先,菌類和蘑菇類被視為同胞,基本上不區分你我,但它們的名字在不同的地區可能不同。銀耳是擔子菌亞門、銀耳綱、銀耳科和銀耳屬真菌的子實體,屬於金針菇等食用菌。我們能買到的銀耳品種主要有大花銀耳、雪穗和蠟穗。但這並不意味著銀耳家族品類稀少。

你知道嗎?全世界90%的銀耳,都來自一個小縣城

僅在古田,整個縣就有至少12個菌種研究所,還有許多外人不知道的民間專家。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新品種。為了培育新產品,有人在附近甚至建了一棟樓,說“誰也不能阻止我做銀耳!”這可能是一幅毫不猶豫地生死與共的畫面。

你知道嗎?全世界90%的銀耳,都來自一個小縣城

我們從古田銀耳栽培專家姚錫耀那裡瞭解到,銀耳品種一般根據外觀顏色分為黃色或白色。至於具體的品種數量,大概有幾十個品種。如金耳、雪耳、皇姑、木耳、雪耳、燕耳、銀耳等本草,還有很多很多品種沒有正式命名。我不禁感嘆古田人太愛銀耳了。事實上,四川巴州和通江的蘑菇種植戶最早實現了銀耳的人工栽培,但真正讓銀耳走向世界的是古田人。

你知道嗎?全世界90%的銀耳,都來自一個小縣城

古田人第一次種植方法椴木銀耳,產量很少。因此,幾乎每個古田的蘑菇種植戶都在積極尋找增加產量的方法。從椴木到瓶栽再到袋栽的技術更新將生長週期從200多天縮短到了40天左右。目前,銀耳(鮮品)年產量已超過35萬噸,居中國第一,甚至居世界第一。一個價值1500元和1公斤元珍饈終於走下神壇,變成了普通人能夠承受的家庭日常食物。

你知道嗎?全世界90%的銀耳,都來自一個小縣城

此外,古田位於福建省中部的東北部。它是一個聚寶盆,可以留下溫暖潮溼的空氣。中亞,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空氣溼潤,四季如春,陰天多霧,非常適合銀耳生長。銀耳憑藉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獨特的氣候環境,生長髮育充分,其色澤、花形、氣味、品質和產量都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我們一走進蘑菇屋,就被一股奇怪的香味吸引住了。一些人說它看起來像茉莉,而另一些人說它看起來像玫瑰。總之銀耳營養豐富,口感脆爽,吃法多樣,喜歡的朋友可以點下方瞭解!

你知道嗎?全世界90%的銀耳,都來自一個小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