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一定要打東吳,其中隱藏著怎樣的戰略目的?

風一樣的小菇涼


劉備的戰略很簡單:他認為自己打這一仗是穩賺不賠的。

首先,夷陵之戰的風險可控,即便敗了也不會動搖益州本土的統治根基。

從理論上說,夷陵之戰的風險是可控的。因為即便劉備敗了,無非是損兵折將而已,吳軍不可能乘勝追擊,威脅到益州。畢竟曹丕的大軍虎視眈眈,就等著孫劉大戰之後收割孫權,吳軍就算戰勝了蜀軍,也只能立即收兵防魏軍。

事實上,歷史上的夷陵之戰,劇情就是這麼發展的。當劉備慘敗後,吳將徐盛、潘璋等人覺得機不可失,建議陸遜殺向白帝城,活捉了劉備時。陸遜就表示曹丕馬上就要殺來了,現在顧不上劉備。此後魏國三路大軍果然殺來,孫權趕緊派人向劉備求和。


由此也可以看出,夷陵之戰的主動權是掌握在劉備手上的。贏了可以開疆擴土,輸了也不會動搖統治根基,這種仗很划算,沒理由不去博一把的。

第二,孫權當時被魏蜀兩面夾擊,而劉備沒這個問題。

夷陵之戰前,曹魏的兵力分佈是這樣的:除了曹真、張郃坐鎮雍涼,可以打劉備外,其餘的部隊都是挨著孫權的。也就是說,如果曹丕當時想打劉備,他就得把部署東線對付孫權的部隊,如夏侯尚、曹仁、曹休、張遼等部往西大幅度調動。



很顯然,這種大規模的調動,是非常不划算的行為。而且大軍一旦西調,孫權還會在東線和中線趁火打劫。

但是曹丕打孫權就不一樣了,魏國只需要讓曹真抵擋住漢中來軍,即可以不顧劉備,就把孫權往死裡狠揍。

曹丕的兵力部署“東重西輕”,劉備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也可以讓魏延扼守漢中,自己放手專心揍孫權。

第三,曹丕繼位後,魏吳發生了兩次小規模的軍事摩擦。雙方劍拔弩張。

公元220年,夏侯惇去世,曹休接任夏侯惇的位置。曹休到任前,孫權派人去江北搶地盤,激怒了曹休。新官上任三把火,曹休直接就燒燬了孫權設在江北的據點。

夏侯惇薨,以休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車駕臨送,上乃下輿執手而別。孫權遣將屯歷陽,休到,擊破之,又別遣兵渡江,燒賊蕪湖營數千家。《三國志.曹休傳》

東線戰場發生摩擦後幾個月後,中線的襄陽戰場再生摩擦。

公元221年4月,即劉備出兵前的三個月,孫權趁襄陽兵力空虛,就派陳邵去佔襄陽。此舉讓魏國大司馬曹仁非常不爽,派軍回擊孫權,與吳軍大打出手,奪回了襄陽。

孫權遣將陳邵據襄陽,詔仁討之。仁與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陽,使將軍高遷等徙漢南附化民於漢北。《三國志.曹仁傳》


相比之下,劉備和曹丕沒這方面的矛盾。

所以說,劉備出兵前,孫權當時是有一點顧此失彼的。曹丕本來就針對他,他還跟曹丕屢屢發生摩擦。這在劉備看來,恰恰就是揍孫權的好時機。(如果不是孫權,換個心理素質差點的人,比如劉禪碰上這種情況,估計早就遣使求饒,雙手奉還荊州了)

另外,劉備之所以打東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性格問題。

劉備是什麼性格?是《三國演義》裡面那種動不動就哭鼻子的龜孫模樣嗎?

不是!他其實是一種老兵性格。用當時彭羕的話說——“(劉備)老革荒悖,可復道邪”。

劉備不是個讀書人,他喜歡結交豪俠。關張都是社會熱血男兒。相比起孫權有張昭可以團結士人,曹操有荀彧可以團結士人,劉備麾下的關、張、趙都是豪俠出身,黃忠和魏延也出於行伍。

他這種人物性格說白了,就是那種誰要是惹了他,他就要抄傢伙跟人幹一架的暴脾氣!

關羽是他的兄弟,現在被人殺了,他必須要去報仇。如不然,別說隊伍不好帶,他本人也會睡不著覺。

因為,他就不是那種能目睹兄弟被殺,還能忍氣吞聲的性格。

關於劉備這種性格,諸葛亮是知道的。所以他在勸劉備不要興兵伐吳無果後,給劉備提了個意見:只派一員上將即可,不用您親自去征討東吳。


應該說,諸葛亮的建議還是有眼光的。他認為蜀吳之戰打的是聲勢戰爭,以防守反擊為目的的去打,教訓一下東吳即可,畢竟東吳北面也有曹丕在旁邊窺伺,所以蜀漢不需要動員過多國力,而劉備一旦親征,這個規模就大了,萬一有個閃失,那就是最後的家底兒都叮咣五四的沒了。

只不過,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建議,他認為自己戎馬數十年,陸遜算個什麼東西?結果就輸了個精光。

總的來說,劉備要親自出征伐吳,是因為當時曹魏的兵力大部分在東吳方向,且劉備出兵伐吳前,孫權和曹丕矛盾不斷,承受了兩線作戰的壓力。這種形勢下,劉備出兵最好的結果就是逼孫權講和,吐出荊州。最壞的打算就是退回益州,坐等魏吳火拼。因此從戰略上看,劉備伐吳算不算是錯誤的決定。

然而不幸的是,事態的發展跳出了劉備的劇本。夷陵之戰前,曹丕沒有給孫權足夠的壓力,逼孫權向劉備認慫;而劉備在夷陵之戰又敗的太慘,以至於戰後魏吳大打出手時,他連趁火打劫的力氣都沒了。

如果他沒敗那麼慘,當魏吳開戰時,他完全可以趁勢要挾孫權,讓孫權吐出荊州。這比他親自跟孫權火拼要划算的多。


Mer86


湘水劃界之後,劉備控制了荊州南郡、武陵、零陵三郡。關羽失荊州後,這三郡被東吳孫權全部佔據。

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的名義,討伐東吳,其真實的戰略意圖就是打痛東吳,然後在談判桌上與孫權討價還價,其目的還是在荊州上。

01

孫劉聯盟及荊州利益的爭奪

赤壁之戰孫劉聯盟打敗了曹操,主要是孫吳出的力,劉備方面沒有實質性的功勞。

但劉備卻趁機佔領了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南四郡。而孫權僅僅是控制了江夏郡的江南部分,並沒有佔據多少地盤。

就當時的局勢,孫權能夠打敗曹操,保住了江東,在戰略上就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已經是超出了戰役預期,也沒有奢望有更大的戰役收穫。

在之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孫劉聯盟繼續合作,打敗駐守南郡的曹仁,佔據了荊州南郡。

但時間一久,孫權對於劉備在赤壁之戰後獲取的利益,就有了覬覦之想。

在劉備取得益州之後,孫權提出要回荊州。在遭到劉備拒絕後,孫權惱羞成怒,派兵進攻關羽把守的荊州五郡。

劉備親自率領數萬大軍,從蜀中趕來援助關羽,與孫權對抗。

孫劉聯盟徹底破裂,劉備與孫權的決戰拉開了序幕。

如果這場戰役最終打起來,兩敗俱傷,曹操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

但這種聯盟的微妙之處就在於:緩則兩鬥,急則兩和。

曹操趁著孫劉兩斗的時機,出兵平定了西涼、關中、漢中,直接威脅著劉備的益州。

面對老窩被抄的局勢,劉備無奈,只好做出了妥協,與孫權湘水劃界,把長沙、桂陽二郡讓給了孫權。劉備僅僅控制了荊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

之後,關羽坐鎮南郡,儘管與孫吳屢有摩擦,但沒有大的戰役出現,基本還維繫著聯盟的存在。

漢中之戰,劉備打到了“男戰女運”的地步。在關羽攻打襄樊時,劉備已經無力支援,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孫吳把荊州全部佔領。

漢中之戰後,劉備經過戰略調整,恢復了一定的軍事實力。

此時,曹操已經病逝,曹丕稱帝。曹丕面臨著核心的問題是完成權力的交接,暫時還不能構成對漢中的威脅。

02

在這個戰略機遇期,劉備就發動了夷陵之戰,企圖奪回荊州。

其戰略目的有二:

第一,直接奪回荊州。

第二,打痛孫吳,與孫權討價還價。

劉備雖然是以替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動的戰役,不能否認政治家也會有情感,但必須承認政治家首先考慮的利益。

夷陵之戰開始,孫權就派人求和,劉備沒有答應。

劉備清楚,就當時的能力,滅掉東吳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唇亡齒寒的聯盟利益。

談判是劉備希望的結果,關鍵是孫吳能夠出啥價碼。

孫權興師動眾奪取了荊州,自然不會再讓出來。劉備得不到期望的結果,自然不會就此罷兵。

沒有史料記載,孫吳能夠做出怎樣的妥協,但肯定的是沒有達到劉備的要求,也就是不想把關羽原來控制的荊州部分,再還給劉備。

外交是戰爭的延續,沒有軍事實力做後盾,是沒有發言權的。誰也不想把吃到嘴裡的肉再吐出來。

那就只有決戰,把孫吳打痛,再來談判。

遺憾的是,夷陵之戰,劉備打敗了。劉備逃回了白帝城,孫權再次求和,劉備又是在無奈之下同意了。

孫權已經得到了利益,也取得了勝利,但不想跟蜀漢一直對抗下去。否則,對自己不利。

劉備戰敗了,已經沒有跟孫權討價還價的資本了,不妥協也得妥協。否則,對自己更加不利。

如果孫權也犯渾,乘勝追擊,蜀漢就徹底結束了。

因此,從夷陵之戰前後,孫劉之間的矛盾和利益衝突來看,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真實意圖就是為了荊州,這毫無疑問。

至於開始不同意孫吳求和,最後不得已而同意求和,僅僅是為了達到戰略目的採取了不同的策略而已。

在戰略上,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沒有錯誤,遺憾的是,戰術上劉備犯下了致命的錯誤。先是輕敵,沒有把陸遜放在眼裡,之後又棄舟登陸,犯下兵家之大忌,導致戰役失敗。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戰略目的,也最終因為戰役失敗而泡湯了。





初心有言不止


看待戰略一定要從大方向,從全局來看待問題,政治家的思維與普通人的思維是不一樣的,是以政治利益為前提考量的,不以個人感情為依據,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一般來說都是冷血和理智的。

任何戰略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要隨著時局的變化而變化,劉備集團的戰略在早期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期還有龐統的荊州破敗論和法正的漢中三策。



諸葛亮的隆中對的主要戰略就是:東聯孫權,北拒曹操,西吞益州,休養生息,等待時機,待天下有變時,從荊州和益州兩路北伐曹魏,必定能統一天下。

龐統的荊州破敗論是說:荊州荒蕪破敗,人才流失殆盡,而且東邊有孫權,北邊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而益州有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盛,如果能奪取益州,必有大的發展。



法正的漢中三策的主要思想是:曹操平定漢中後,沒有乘勝南下進攻巴蜀,說明曹操有內憂牽制,如果我們能積累力量攻打漢中,上可以消滅敵人,興復漢室,中可以蠶食雍州和涼州,廣拓國土,下可以固守險要地勢,是持久之計。

把諸葛亮、龐統、法正的戰略思想,彙總在一起,就是劉備集團的發展戰略。



劉備在公元219年漢中之戰擊敗了曹操,開始採取戰略進攻的姿勢,拿下漢中後,劉備讓劉封、孟達進攻上庸三郡,讓關羽進攻襄樊,把漢中、上庸、襄樊三地用線連起來,可以清楚的發現,公元219年劉備的戰略就是打通漢水,因為漢中、上庸、襄樊連起來,就是漢水的走向。

回過頭再來看劉備在219年擁有的地盤,荊州三郡+益州+漢中+上庸三郡,已經形成長江+漢水的兩大戰略通道,如果關羽能拿下襄樊,劉備集團與曹魏集團的前線,就維持在漢水一帶,劉備是在為日後隆中對的戰略進行部署。



可惜關羽沒能拿下襄樊,而且孫權偷襲荊州,導致三國之間的重大戰略平衡發生變化,原本是吳蜀聯合抗曹,結果就成了吳曹暗中勾結打擊蜀漢,劉備集團的戰略隨之發生重大變化。

殺你大將,奪你城池,這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熟不可忍的,何況是劉備,孫權偷襲荊州三郡,殺害劉備集團的頭號大將關羽,搶奪了荊州三郡,收降了數萬荊州軍,及無數基層官員,賦稅、糧草等等物資。



尤其重要的是,劉備集團的核心骨幹成員,絕大部是荊州籍貫人士,比如諸葛亮、龐統、馬良、馬謖、蔣琬、費禕、董允、伊籍、劉巴、廖化、劉封、霍峻、向寵、向朗、馮習、傅肜、輔匡、魏延、楊儀、郭攸之等等,一直到蜀漢滅亡 ,荊州籍貫人士仍是蜀漢政權的領導階層。

可以這麼說,蜀漢居統治地位的領導階層,絕大部分是荊州籍貫人士,現在東吳奪了荊州,蜀漢的統治階層等於失去祖籍地,淪為無根之水,在當時極其重視鄉土觀念的情況下,劉備討伐東吳是一點毛病也沒有。



劉備討伐東吳的目的,不止是為關羽報仇,也不止是為了奪回荊州,而是蜀漢的統治階層都是荊州籍貫,如果不奪回荊州,蜀漢統治階層將會人心渙散,人心一旦散了,就會影響劉備的統治,堡壘往往是從內部開始攻破,這才是劉備最需要顧忌的頭等大事。

劉備伐吳,除了趙雲勸諫過,基本上沒有其他人勸諫,包括諸葛亮,因為趙雲不是荊州人,沒法理解荊州籍蜀漢官員的心情,當時諸葛亮是沉默的,為什麼沉默?因為諸葛亮就是支持劉備伐吳的。



荊州不僅僅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骨幹的籍貫地,而且是諸葛亮隆中對中最重要的戰略支點之一,沒有荊州,隆中對將成為一紙空文,諸葛亮如果從國家利益考慮,一定是支持劉備伐吳的,又因為諸葛亮的親哥哥是在東吳為官的,諸葛亮為避嫌不好說話。

毫無疑問的是,諸葛亮是支持劉備伐吳的,而且劉備伐吳在戰略上是沒有問題的,劉備伐吳有三個目的:



1、為關羽報仇。劉備手下的頭號大將被人殺了,劉備能忍受和沉默嗎?不能,必須做出回應,就是攻打東吳。

2、奪回荊州。沒有荊州,隆中對成為空中樓閣,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況且荊州交通便利,四通八大達,還數萬荊州軍及大量的基層官員和賦稅可以徵收。



3、安撫荊州籍貫的內部人員。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冷兵器時代,能打勝仗基本上是靠著人員優勢達到的,現在蜀漢內部的荊州籍貫的祖居地被人搶走,能坐視不理嗎?

另外劉備攻打東吳,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戰略改變,劉備在關羽被殺 ,荊州被奪後,就失了攻打曹魏的實力與能力,因此劉備改變了戰略,將矛頭對準東吳,力爭能消滅東吳,因為柿子要拿軟的掂。



因此劉備的戰略從以曹魏為最大敵人,改為以孫權為最大敵人,因為曹強孫弱,劉備無法撼動曹魏,只能拿東吳下手,所以劉備要選擇先打東吳,有可能的話,能滅亡東吳最好,留給劉備的時間不多了,發動夷陵之戰時,劉備已經61歲,這個年齡離去世真的不遠了,劉備想在去世前,拿下荊州,消滅東吳,為劉禪留下一份政治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