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縣:念好“循環農業經” 走上生態脫貧路

  小麥、玉米秸稈發酵後製成菌棒種植蘑菇,蘑菇收成後菌棒還田種植甜瓜……利辛縣望疃鎮蘆溝村把“下腳料”變成“好材料”,發展循環經濟,將土地效益由每畝地千元左右提升到了五千元左右,也讓這個昔日的貧困村,有了產業支撐,確保“脫貧不返貧”。

  “以前一麥一豆,一畝地純收入也就千把塊,今年我種甜瓜一畝地能摘3000多斤瓜,一畝地能淨賺5000塊左右。”蘆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武恩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今年種了3畝甜瓜,僅這一項就收入了15000元。“明年我打算再多種兩畝。”

  武恩祥告訴記者,蘆溝村的甜瓜如此受歡迎,是因為該村種植了蘑菇。

  甜瓜受歡迎和種蘑菇有什麼關係?記者很好奇。

  蘆溝村位於利辛縣與蒙城縣交界處,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47戶828人,貧困發生率超過15%。2016年該村出列,但貧困人口還有70戶,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果的任務都很艱鉅。

  2017年,亳州新能源學校與蘆溝村開展脫貧攻堅結對幫扶工作,在走訪瞭解了村裡的情況後,該校決定發揮學校的技術特長,指導村民發展循環農業。

  當年在亳州新能源學校的技術指導下,村裡的20戶貧困戶用玉米秸稈和棒芯粉碎後發酵做基料,種了3萬袋平菇,這些平菇為貧困戶和村集體帶來了13萬元的收入。平菇收成後,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非常適合瓜果種植的蘑菇菌棒做有機肥還田,當年全村有9戶貧困戶種植了220畝甜瓜,平均每畝地淨收入5000元左右。

  通過發展循環農業,2017年、2018年蘆溝村分別有41戶、1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目前,該村貧困人口還有17戶53人。

  “開會前就有好幾戶貧困群眾找到我,也想種蘑菇、種甜瓜。今天咱們就說說以後怎麼擴大規模?”9月4日上午,蘆溝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宋代嵩組織村幹部、種植大戶、貧困戶開了一個會,會上,他們決定明年將甜瓜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增收致富。

  宋代嵩說,貧困戶自己願意動起來,脫貧增收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